如果種一畝田可以賺10萬元,你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回家種田嗎?

木蘭香麗麗


其實合作社、大型農場、和小型農場和個體承包大戶,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當然我們要認真看清國內國際的現實關係,在目前看來中國的糧食是不成問題,可以說中國在世界上已佔上風沒有那幾亇國家可以抗衡,可是我們要居安思危,糧食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自已的國家糧食不搞好,那也是個大問題:國民都進城務工,又有多少工可以務,前四十年的中國發展,我們以廉價勞動力和底價製造向國外出售,全國各個地方的私人小廠遍地都是,所以農民工各種行業用人量大,再加上中國的房地產業帶動了中國的就業人群形成了做一天工等於種一畝田,許多人離開家多拖家帶口出去打工,農田形成拋荒。從這幾年慢慢城市的用工少了各個行業的小廠都不行了用人工方面減少,許多到了城市又回農村,城市要的是年輕技術工種打工者有百份之八十五都是老了無技術,可以說這些人最終都要回到農村,回到農村種地l心裡不服,城市和農村形成很大反差,可這些人國家最終要解決衣食住行,可國家不能養,一切要靠它們自食其力,才能減輕國家的負擔;從現在開始中國的農業要負起責任養重多人口,那農田就是農民生活之路,多少專家提到現在種地不怎樣,可幾千年都這生存下來。農民可以過下去,對於改革開放帶來多少事情慢慢會解決,城市當然好,可是生活要解決,我們國家一定能解決好的。


花崗糧油


對於你的話題我真是不太想回答,因為太無聊了,和我一樣看到你這個問題的人想法可能都是這樣的吧!有這種好事那還有人到外面去打工嗎?不是全回農村去種田了,我不種多,搞個5畝算了,這個問題開開玩笑可以,真實是不可能的。

我老爸老媽在家種20畝田,畝產700公斤左右,一斤米賣3塊錢,你算算能賺多少錢?沒算農藥化肥錢,我們在外面打工一年除掉吃喝都撈不到5萬,這是我真實的事,這樣的話你覺得種田划算還是打工划算。


廚子愛搞野


我不會,這個收入誘惑不到我。種一般農作物搭上工夫不賠就不錯了,要是種糧食一年一千都夠嗆。

我也幹不了,因為羨慕農村吃無公害蔬菜,2015年我在農村老家收拾個小院,在院子裡種菜,五十歲了一輩子沒幹過重活,根本幹不了。有一次栽白菜扭傷了腰,光治病差不多花了一萬塊錢,氣的老婆罵我這些錢可以買一火車白菜了(老家白菜五毛錢一棵都沒人要)。要是讓我種上十畝地還不愁死我啊!。和鄰居們關係很好,每次回家左鄰右舍都給送菜,後來種菜積極性也降低了。今年只在院子裡種了點絲瓜,扁豆啥的,基本不種菜了,後來又迷上養雞了,把雞養成了寵物,暖和時節還可以,下的蛋自己吃不了,我拿著送人,送誰誰都喜歡,不吃飼料養的雞下的蛋確實好,到了冬天十隻雞平均一天還不到一個蛋,養著雞還得再買雞蛋[捂臉]




雪宮村人


我看過類似的文章,這是一個美麗的夢,把農民都笑死都不會實現的美夢。不知出此問題者是何意?為何政府下要上交糧食都沒人和了,現在政府補貼還是沒人種呢?是認為農民比工人強,還是農村比城市強?為何城市建設有那麼多農民工,而不是工人?是城市勞動力不夠嗎?為何農民進城務工而沒有工人務農。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對照。如果農民一畝有十萬收入,工人的月薪也一定不下二十萬一月。你看城市一戶都可認買多少房子,農民一幢房子都不能超過三層還有面積的控制。城裡都買些什麼在家裡?要那麼多幢房做什麼用的?農村呢?養牛,養豬,養雞鴨鵝等,不有一些農具這都是要地方關著養著的,照這而積一幢平房是遠遠不夠用的。所以別說是一畝十萬收入,一畝如果收入有100萬元,那工人的資也會月入200了的,所以別眼紅。自古以來農民苦,農民窮,就是地主也是在外賺錢了,回老家賣的土地。沒有一個是種田富起來的。


手機用戶11382084144


現在農業種田是有補貼的,包括農作物補貼、種糧農民補貼、農綜合補貼,不過這三項補貼按照每畝來算,也就一千元左右。

如果有錢投資農業園區,那收益就是種植產業+商業(旅遊)+農業補貼,平均每畝也能達到10萬元。

如果有資源和資金,我是十分想放棄現在的工作回家種田,但現實不允許啊!

就拿我家來說,因為家人身體原因不適合外出打工,在家辦了個小型養豬場,佔用一畝地,養了十來頭豬,加上豬場旁邊的魚塘,雖然不賺錢但也能餬口。

然後前年開始,縣政府表示不允許辦小型養豬場,想要養豬至少要有一百頭的規模。

這明顯是不讓小戶做農業啊!


營養科班生


如果一畝年收入能有10萬,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現在的工作,立即回家務農去……

正如回答區網友們的答案一樣,題主命這樣的題目,真的是一個偽命題,試想,在農村,別說畝產年收入有10萬,能達到十分之一的產量就已經很不錯了。憑這一點,就能說明題主應該是從來沒接觸過種莊稼,也應該不知道一畝田能產多少的量,更應該不知道耕種田地究竟該有多苦。

每年節後進城務工的人群中,試問有幾個人真心願意背井離鄉的?如果在家務農能抵得上外出務工一年的收入,那又有幾個人願意出去?尤其是屬於上有老的要贍養,下有小的要照顧的打工群體,他們每一次的離鄉,有誰真能體會到他們內心的苦處?

假如能在家裡有個畝產年收入10萬的,估計沿海辦廠的都會招不到人了,因為外出打工一年,也掙不了10萬元;假如家裡的田地能畝產年收入10萬,估計連剛上班的大學生也會放棄現在的工作,選擇回家種田,畢竟,辛苦上了一年的班,也未必能掙得了10萬塊錢。

所以,這樣的問題,只能作為閒聊話題而已。




攝界PHOTO


如果一畝田可以賺10萬元,那豈不變成黃金田了,虧你想得出,就是種金貴藥材或者金三角種植鴉片,也很難畝賺10萬元的創舉。

但我佩服你的想象,雖然是異想天開,最起碼給農民伯伯帶點一絲絲希望。

他們一輩子修理地球,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成年累月同土疙瘩打交道,仍然飢不果腹。

也許有一天,老天爺慈善心腸,流淌黃金雨到地裡,農民就大發特發,畝賺百萬、千萬,我相信馬雲也會放棄他的阿里巴巴,挽褲腳種田了。

夢,我們每天都做,不管是美夢也好,惡夢也罷,一覺醒來,付諸一笑,但也要面對現實,該幹嘛就幹嘛!下田幹活,準時上班,打開店鋪等等,為謀求生計而打拼,天方夜潭的神話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與我們現實根本不沾邊。

好啦!今晚上是夜班,無聊瞎扯扯,但只要天亮,立刻去鄉下承包十畝田,啊!十畝太少,要承包百畝、千畝……。一年就可以擺脫棝燥無味的打工生涯,搖身變成千萬富翁,豈不美哉!




突破烏江


首先,一畝田能掙個十萬按現在的消費水平來說是不太現實的,作為一個回鄉創業的一個大學生我認為,回鄉種養殖,它並不完全是因為錢,當然掙錢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也是當我看到我們每個年輕人出外面工作奮鬥的時候,彷彿把村裡面的生氣也帶走了,而留守在老家的年邁的父母和還在牙牙學語的兒童,那種出門的不捨和許久才能回來的期盼的眼神,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們年輕一輩何嘗不希望能時常陪伴親人左右?所以我回來了,不為過多的什麼,只為村裡留住一分生氣,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影響村裡人的想法,並不是在家裡就沒有前途,也並不是出去才會有出路,現在的農村水泥路基本上鋪到每家每戶,國家政策對三農的扶持,加上我們這一輩的努力,這就是路!


易農視覺


現在工作,月薪4千,一年才5萬

而現在的工作呢,個人一年總工資才5萬,那麼種地一年的收入,可以上班16年,我想只要不是腦子進水了,換誰誰都喜歡幹,立馬辭職走人,工資不結都沒關係,因為那點工資,對於高薪的我,已經不算什麼事情了

【從古到今,種地的收入,基本都是最低的】

從古到今,種地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最低,當然不是說種地不賺錢,現在種地,你必須有大量的天地,就是承包很多,成為農場主,那麼才有可能賺錢,別說一畝賺10萬,個人認為,給你100畝,都不一定一月賺10萬

生活多苦,想法是美好的,顯示總是骨幹

生活多苦,想法是美好的,但是這種情況,在正常合理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基本上可以說不可能,所以,還是好好努力,認真工作最好


豬豬帶你看世界


你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別說種一畝田可以掙10萬,5000以上都回去。但是,回去種地,只是利用種地積累資本,有錢了還是要離開,去大城市拼搏、闖蕩,追求人生的夢想。這是人性的必然、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大量的農民告別父母、妻兒,離開家鄉到城市打工。四十年來,這些農民工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50、60、70後,他們打工是為了吃飽飯、穿暖衣,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狀況:二類是80、90、00後,他們打工,更多是為了改變命運,追求人生的價值和夢想。如今,農民工正在開始快速更新換代,80、90、00後已經成為主力軍。

對於80、90、00後的農村年輕人,種地,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嗎?!能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和夢想嗎?!答案是:肯定不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裡是高處,當然是城鎮、城市、大城市,因為在那裡,機會要遠遠多於農村、多於種地……。

留在農村種地,掙再多的錢,最後充其量也就是個地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