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涼山“量身定製”高含金量新政

日前出臺的《關於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中提出進一步加大國土政策、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併為涼山“量身定製”多條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這些政策措施將為涼山脫貧攻堅提供哪些保障,又如何落地落實?記者走訪省級相關部門、專家學者,進行深度解讀。

涼山變為“熱土”

國土政策為脫貧“找錢”

“《意見》給出的保障建設用地指標和加大增減掛鉤支持力度,是為涼山‘量身定製’的政策。”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楊冬生直言。

2017年,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購買雷波縣增減掛鉤節餘指標903畝土地,既解決了成都用地不足的問題,又讓雷波獲得2.6億元指標收益,其中1.06億元已到賬。“收益將主要用於支持聚居點及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涼山州國土資源局局長聶強說。

原國土資源部為進一步提升政策含金量,2017年出臺政策,允許四川部分貧困地區的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省市範圍內流轉,其中包括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今年1月,浙江嘉善與四川木裡簽訂框架協議,嘉善擬在3年內以每畝72萬元價格,向木裡購買增減掛鉤節餘指標3000畝,助推當地儘早脫貧。

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調節進一步釋放了涼山深度貧困地區的土地活力,但不平衡的矛盾也顯露出來。“無論是跨市州還是跨省流轉,都限定在涼山的11個深度貧困縣,還有6個縣市無法享受這些政策,而這些地方仍然分佈有貧困人口。”省國土資源廳規劃處副處長楊韜說,為了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意見》允許州內其餘縣市節餘指標在省域範圍內調劑使用,收益由涼山州統籌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工作。

除此之外,《意見》還指出,貧困縣開展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產生的節餘指標,可在省域內流轉使用。“涼山是四川礦產資源富集區,不少工礦廢棄地可以復墾,產生節餘指標。”楊冬生介紹,指標流轉使土地從資源變資產和資本的路徑更清晰更靈活,也將進一步促進涼山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土地集約化利用。

在用地保障方面,《意見》規定,貧困縣省級以下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民生髮展等建設項目,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可納入重大建設項目範圍,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辦理用地預審,並按照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省國土資源廳規劃處副處長瞿亮說,涼山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尤其是道路建設,幾乎難以避免佔用基本農田,政策將為涼山脫貧攻堅用地提供堅實保障。

從“輸血”到“造血”

金融支持為產業打底

土地問題解決了,如何吸引更多資金進入涼山?《意見》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金融資源向涼山州傾斜配置。

“金融重點支持產業,不能單純地注入金融‘活水’,還要有產業打底。《意見》從金融支持產業出發,指明瞭涼山州金融扶貧的發展路徑,讓金融機構找準方向。”人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對涼山州的金融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有真行動。人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說,將進一步健全省級金融機構與涼山州融資對接工作機制,組織省級金融機構到涼山州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扶貧專項融資對接活動。推廣“政擔銀企戶”財政金融互動扶貧模式,進一步完善扶貧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加強對扶貧產品銷售體系創新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指導,將扶貧產品物流、銷售納入金融重點支持範圍。

《意見》還提出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應貸盡貸。人行成都分行相關負責人說,一季度末,涼山州已實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行政村“分片包乾、整村推進”責任書籤訂和金融精準扶貧到村聯絡員制度100%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將全面對接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推廣“重信用、輕資產”的“5221”貧困戶信用評分體系(即誠信度50%、家庭勞動力20%、勞動技能20%、上年度人均純收入10%)。針對涼山州實際情況,開展彝族信用家支評定,聘請家支中德高望重的“德古”參與信用評級和徵信宣傳,協助金融機構清收不良貸款。

“就金融力量為企業發展助力,《意見》也給出相應政策措施。”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遠勝說,比如支持涼山州企業到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免除掛牌費用。通過“綠色通道”支持涼山州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

針對涼山州農業為主的現狀,《意見》還提出開展特色農業保險,試點目標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農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扶貧貸款保證保險等險種,適當降低保費標準。

減稅降費“放大招”

財稅為涼山“開小灶”

6月29日,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耿福能算了一筆賬:3年來,靠著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企業共減免1445萬元稅款,他將用省下來的錢繼續進行品牌建設和創新。

據涼山州國稅局統計,2015年至2017年,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已累計為當地企業減稅93.52億元,受惠62.7萬戶次。

《意見》將進一步為涼山企業減稅。具體包括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民族自治地區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農村金融發展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和易地扶貧搬遷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等。

在省財政廳財稅法規制度處相關負責人看來,這些優惠政策在減輕企業稅負的同時,還將促進涼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吸引社會資本和外來投資。

《意見》的含金量不僅於此。省財政單獨開起了“小灶”——《意見》提出,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單列單算。“就是財政單獨切了一塊資金,加大了對涼山的補助力度。”省財政廳預算處相關負責人稱,單列單算的目標在於增強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財政保障能力的“營養”。2018年,省財政已下達涼山州均衡性轉移支付單列單算補助7億元。

《意見》還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切實加大脫貧攻堅財政投入。

在金融支持政策上,涼山特色農業保險獎補標準有望“上漲”。省財政廳債務金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度涼山州特色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接近6000萬元,位居全省前列。下一步,省財政將提高特色農業保險獎補標準。

與此同時,省財政將積極支持涼山規範合理使用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優先安排用於脫貧攻堅。2018年,省財政擬安排31億元一般債券用於貧困村提升工程等脫貧攻堅項目,擬根據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情況安排一般債券保障易地扶貧搬遷資金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