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在明代,確實有武大郎、潘金蓮這兩個人。這個武大郎名叫武植,確是清河縣人,老婆也確叫潘金蓮。但這兩個人卻和我們熟知的武大郎潘金蓮完全不一樣。


在小說《水滸傳》中,武大郎矮矬窮佔了兩樣。

在《水滸傳》中,武大郎不僅長得矮,醜,皮膚還很差。

基於他在市中心有一套小別墅,做燒餅生意,還能讓老婆潘金蓮做全職太太,可以想象,他應該不算很窮。

與武大郎醜陋形象有鮮明對比的是他的老婆潘金蓮。潘金蓮在書里美得跟天仙一樣,卻很不安分,後來甚至串通姦夫毒殺親夫。


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在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裡,這對夫妻也是這個形象。

隨著這兩本書的走紅,武大郎和潘金蓮以這種形象深入人心。


但歷史上的武植和他老婆完全不是這樣的。

實際上,這個武植不僅長得一表人才,帥得風雨飄搖,還是一個讀書的文化人。

據《清河縣誌》的記載:“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時喚作大郎,少時聰慧,家貧,中年中進士,做了山東陽穀縣的知縣,相貌不俗,身材高大,為官清廉,為民除惡,鄉民送萬民傘。武、潘共育四子,後世子孫徙至武家那村,半數姓武”。

說的就是武大郎年輕時候家裡很窮,但他人很聰明。後來考上了進士,做了山東陽穀縣的知縣,而且他這人長得也是一表人才,身材高大,絕對不是《水滸傳》裡的“三寸丁谷樹皮”身材。而且他做官清廉,為民除惡,很受百姓的喜歡。


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在這裡,還順便提了一把他的老婆潘金蓮。說潘金蓮和武大郎一共生了四個孩子。這也可見,其實人家兩夫妻的關係很好。

關於潘金蓮,有記載說她出身很好,是貝州知州家的千金小姐

,住在距離武家那村不遠的黃金莊。潘金蓮的父親曾官拜知州,她在少女時代也曾是遠近聞名聰明美麗的大家閨秀,是一位名門淑媛。


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反正在現實裡,武大郎和潘金蓮最多算一個郎才女貌的良緣,並沒有那麼多故事。

但為什麼他們的形象會逐漸“黑化”呢?

據說是因為武大郎年輕時候家裡很窮,曾經受到好朋友黃堂的資助。

武大郎當官後,黃堂家裡的房屋失火,無家可歸。於是黃堂就跑到武大郎家裡,想讓武大郎提攜提攜他。但他去到武大郎家裡三個月,雖然好吃好喝的都有,卻隻字沒聽到武大郎說提攜的事。

黃堂心裡很不滿,就在回鄉的路上大肆造謠武大郎和潘金蓮的“醜事”

有個叫西門慶的混混還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譽”,讓自己成了潘金蓮的“姦夫”。

結果等黃堂回到家裡後,才發現家裡已經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訴他,這是武植派人建的。黃堂無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倆人的醜惡形象,早已轟動四方,而且越傳越精彩。後來因為這故事編得太精彩了,就被寫進了各種小說裡。


我要愛上武大郎了,真人和小說的反差也太大了


於是,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名聲就這樣千古流傳,而他們真實的事蹟卻少有人知。

但,仔細梳理一下時間線。施耐庵在元末明初就死了,也就是武大郎中進士之前,所以關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是如何進入到《水滸傳》中的,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水滸傳》不是施耐庵的原版,是經後人改編後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加進去的。

第二就是武大郎考中進士的時間出現了錯誤。


但不管怎麼樣,武大郎和潘金蓮確確實實存在過,也確確實實沒有小說裡寫的那麼不堪。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得罪文人,一不小心就會讓你遺臭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