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作者 鏡銘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重溫誓詞 打響戰“疫”

在助力復工的這場戰“疫”中,總有那麼一群人,無畏險阻,用行動踐行使命,用堅守詮釋奉獻,用責任守護我們身邊的平安。他們是這場“看不見的戰役”中最美的逆行者、勇敢者、奮鬥者、奉獻者!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去聽聽中國建築四局土木公司遵義分公司匯川文化體育公園建設項目部的“疫”線故事。

戰“疫”·使命在肩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現場監測體溫


抵攏春節才抽身離開貴州遵義搶工現場,共產黨員張世龍到浙江嘉興履行一年唯一一次看望老人的義務。但沒呆幾天,他就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宅”在異地。作為土木公司遵義分公司匯川文化體育公園建設項目經理的他,從大年初二起就一直沒有休息好。他心急如焚,思考著如何在疫情稍緩時儘快返崗,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和復工工作。

匯川文化體育公園建設項目,位於鍛鍊、休閒的市民人員往來頻繁的貴州遵義市中心,甲方要求今年9月就要交付投入使用,且參建工人來源複雜,將面臨搶工期、防疫情雙重責任壓力和繁重任務。在因受管控退票2次後,張世龍於2月21日終於與其他同事一樣,“逆行”回到遵義工地,組織各工種工人陸續復工上崗。

為了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加強管理,分公司在這個重點“疫”線,火速構築戰鬥堡壘,成立了項目黨支部。兼任書記的張世龍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就帶著共產黨員稅清山、廖江平、叢濤等,完成了應急預案和管控辦法編制、物資準備、現場排查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臨危不亂的有針對性措施,有效地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支部全面動員部署,黨員在重溫誓詞、發揮帶頭作用中首先打響戰“疫”,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在履行原有業務本職責任崗位的同時,增加防疫責任崗位,嚴格落實建築工地人員每天的健康排查,確保築牢工地"防疫牆"。又扛起黨建第一責任的張世龍知道,他的工作關係著工地人員的健康,不敢有絲毫馬虎。體溫儀出了故障,他立馬開車去換來。作為項目黨支部這座戰鬥堡壘的指揮員,張世龍長期吃住在工地,每天奔波於施工生產和防控一線,檢查、督促、瞭解、勸說,一樁樁一件件,是職責使然,也是使命所在。

“我是一名黨員,也是項目書記和防控領導小組長,咱們戰“疫”一線的工作都在工地這兒,比起人員的健康,苦點累點沒什麼。就是要好好做好防控工作,把平安、和諧的工地還給工人和管理員工。” 張世龍說的很堅定。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嚴守工地入口

黨員·身先士卒

“請打開手機健康碼,並在登記冊上登記自己的真實情況,您的體溫是.....”這就是防疫“守門人”叢濤、廖江平、稅清山等黨員,每天要重複的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為共產黨員,他們深知這次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2月下旬匯川文化體育公園項目正式復工開始,就因缺少門崗人手,而主動請纓,志願充當防疫排查主力“守門員”。

項目綜合辦黨建人員稅清山,不顧年齡50多歲且身患胃病,放棄在家“清閒”主動請戰,從機關調來工地加入抗疫戰鬥,並主動牽頭開展防疫人員排查。“項目安全大家才安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要衝得上,頂得住。保障工人自身安全了,也是打贏防疫阻擊戰的關鍵,這是責任,也是使命。”來不及過多考慮個人得失,也顧不上照看、監督和輔導被 “宅”在家“網學”、很是頑皮頭痛的小學生兒子,稅清山一頭扎進防疫方案完善優化,協助統籌安排、監督檢查,親自“守門”排查,以及協助黨務、黨建品牌創建、項目管理標準化高質量等工作及業餘讀研“充電”,每天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過得很是充實。在配合後勤監管中,他提出的在食堂使用公筷分餐、分散就餐等建議得到採納,促進工地形成了良好衛生就餐習慣。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為工人測量體溫


生產經理廖江平每天來往於施工現場與辦公室之間,生產的很多事情,都需他親自協調解決。他也積極牽頭參與防疫方案完善、人員排查“守門”等工作。一個大小夥一天到晚跑來跑去,常累得腰痠背痛。剛開始有多人不解,問他為什麼去接防疫這“燙手山芋”。他卻笑呵呵地說“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就該站在最‘前線’。” 身為一名黨員,廖江平深知自己該是工地戰“疫”線上的一面旗幟。態度好、辦事快,是工人對他的評價。

現場施工安全與防疫健康安全,是整個工地每天繃得最緊的二根弦。拿安全部負責人叢濤的話來說,他們是基層服務的先鋒力量,在疫情時期,他們就是戰“疫”先鋒。“只要衝鋒的號角一直在吹,我們就得一直‘戰鬥’。特殊時期的雙崗雙責要特殊應對,但依舊要把為工地服務放在首位,這是我的職責,也是作為一名黨員該有的覺悟。”

堅定的信仰引導著前進的腳步,默默的工作只為更好地服務工地。匯川文化體育公園項目部的黨員們,是“疫”線逆行者,是我們的好同事。疫情當前,守好工地門,站好工地崗,就是把安全帶給大家。對於黨員們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為民服務。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到現場監測體溫


幹部·扛責“守門”

忙於技術工作、既是領導又是兵的項目總工陳永超,已很久沒有好好休息了。本來想趁著過年休假好好陪陪家裡人,跟住在老家四川廣安的老人妻子說說話。哪曾想病毒無情,讓同時擔負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重任的陳永超這簡單的想法,變得很是奢侈。

同樣在疫情稍緩就從老家安徽 “逆行”返遵、既是頭又是兵的動力部負責人陳勇,顯得有點失落。“疫情前面,守護工地站好崗,做好排查保安全也是我的責。我既然從事這份工作,就得把它做好。其實家裡也很支持我,但還是覺得虧欠他們。”雖很是慚愧,但陳勇知道他要為這個工地的人員健康盡力。面對疫情,他依舊義無反顧。

隨著復工人流數量大增,防疫排查人員成了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看到一個個黨員在戰“疫”中身先士卒、臨危不懼、深入現場實幹排查的身影,像陳永超、陳勇一樣的管理人員,比如僅一人天天奔波於項目預算、決算、簽證、協助收款等業務的商務部負責人蔣明秀等,也紛紛請“戰”,自願加入到防疫排查、心理疏導、後勤保障、宣傳教育、監督檢查組行列,每天24小時輪流值守,織密全覆蓋的“防控網”。

為了保障辦公環境的安全,綜合辦負責人祝賀在做好辦公、後勤“雜務”,維護項目部工作生活正常運行的同時,每天還親自揹著噴霧器,對辦公室、過道、廚房、廁所區域噴灑消毒。儘管每天回家後,還有病人需要照顧。

全體管理幹部早出晚歸,在工地入口,親自檢查人員進出信息登記、體溫測試等具體工作。同事從國外採購帶回的體溫儀缺少遙感功能,他們就通過交流學習,買來塑料薄膜一次性手套,每次分別套在體溫儀和值班檢測者手上。這樣,讓體溫儀既能貼近準確檢測,又方便檢測後噴灑酒精消毒,還預防檢測者、各被檢測者之間的交叉感染。他們說,“關鍵時期,一個細節也不能放過。”

“嚴格落實好工作要求,為工地站好崗,守護好工地人員最近的一公里是我們的工作要求,不能馬虎也不能放鬆。”從復工至今,堅持天天如此簡單地嚴防死守,卻使管理井井有條,措施落實到位。四局土木公司遵義分公司匯川文化體育公園建設項目部,目前正在施工的基礎工程,從基坑開挖、支模,到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等,都一天一個變化。不僅工期進展極其順利,技術質量、安全等方面得以保證,還至今未發現疫情。施工生產與防疫管控兩不誤,這都因工地有了這群,逆行復工搶工、臨危不懼不亂、齊心協力戰疫的“守門”人。他們是最美的一群勇敢者、奮鬥者、奉獻者!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為辦公區消毒


工地這群戰“疫”“守門”人

大家逐步養成在食堂用公筷分餐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