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第四夜: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那就是”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指標。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社會學上所講的社會的最小單位是什麼嗎? 是”我和你“。只要有兩個人存在,就會產生社會、產生共同體。

阿德勒所說的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以”我和你“為起點。

青年:以此為起點怎麼做呢?

哲人: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interest)變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interest)。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圖的中心

只關心自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位於世界的中心。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人只是“為我服務的人”;他們甚至會認為:“大家都應該為我服務,應該優先考慮我的心情。”

當期待落空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大失所望並感覺受到了極大的屈辱,而且還會非常憤慨,產生諸如“那個人什麼也沒有為我做,”那個人辜負了我的期望“或者”那個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敵人“之類的想法。

抱著自己位於世界中心這種信念的人很快就會失去” 朋友“。

無論是你還是我,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要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 ”。這就是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

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阿德勒心理學說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 “,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橫向關係還是縱向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父母教育孩子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因為無論批評還是表揚無意之中就營造了一種上下級關係。上下級的關係就是縱向關係,而平等關係就是橫向關係。

人為什麼會去幹涉別人呢?其背後實際上也是一種縱向關係。正因為把人際關係看成縱向關係、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會想方設法去幹涉對方。

阿德勒心理學反 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

在課題分離的時候說過不要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但是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要施以援助。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但是幫助孩子建立“ 自己能夠學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應對課題的能力。打個比方,就是“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

阿德勒心理學把橫向關係的援助稱為“鼓勵 ”

。當別人做了讓我們高興的事情,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說“謝謝”!人在聽到感謝之詞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所貢獻。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怎樣可能克服自卑心理呢?

當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存在時,人就容易感到自卑。阿德勒心理學說對別人寄予關心、建立橫向關係、 使用鼓勵法,這些都能夠帶給自己”我對別人有用“這一實際感受,繼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氣,克服自卑情緒。

如果能夠與某個人建立起橫向關係,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關係的話,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以此為突破口,所有人際關係都會朝著”橫向“發展。有了橫向關係,就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