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楊絳先生學人生觀:心中有慈悲,諸事皆趣味

用了兩日的所有空閒來讀羅銀勝的《楊絳傳》,時而偷笑,時而落淚。這位享年105歲的老人家,這一世的苦難都被她當做趣事來講,那些舉重若輕的話語讓人都不敢細想當時的殘酷。

33的讀書筆記|同楊絳先生學人生觀:心中有慈悲,諸事皆趣味

心中有慈悲

33的讀書筆記|同楊絳先生學人生觀:心中有慈悲,諸事皆趣味

楊絳一家

楊絳先生好像從來都沒有爭過什麼,從小便是。選專業的時候,不去管這今後前途如何,只是憑著自己的喜歡。跟著錢鍾書去英國留學,也一心用在去讀書館讀書沒事蹭個課,沒有怎麼惦記過學位的事情。一輩子都乾乾淨淨,不太去追逐利益的事情,也不問什麼公平不公平。

在幹校時,一屋四個人,有兩個好些的鋪位,同屋的一去不管長幼病弱也不商量,霸道地搶了好位置,讓人氣憤,可是楊先生,自己找了個最不好的鋪位,沒有一點不開心。楊絳先生雖然在利益面前清高得很,但是在為人方面很是熱情。

在那個對於她來說特別昏暗的年月,她總是去接濟別人。所以即使在那樣的年月,那樣的身份,楊先生的人緣也特別好,不太激進的人都會想著法的幫她。

她有個朋友,和錢老一樣,有肺病,但是家裡經濟負擔重,沒有辦法治。楊絳先生得知後,每次去給錢老抓藥,都會給這位朋友也帶一份,直到治癒。還有一些有經濟壓力的年輕的朋友,楊先生也會悄悄的資助。楊先生年長後借出去很多錢,但從來不張口要。

曾經有位被折磨的年輕人動了自己了結的心思,便偷偷去把欠楊先生的錢還上。結果隔天,楊先生竟然偷偷來了,在那個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時候,楊先生還肯來看他本就夠讓人感動,還把錢送回,並囑咐來日方長。

楊先生還愛貓,愛狗。她家養的第二隻小貓,剛到她家時,嚇得瑟瑟發抖,楊先生就抱了一整天。在幹校時遇到一隻小狗,她也處處為小狗著想,怕他多走路,怕他被人抓。

其實楊先生的慈悲最重要的還是在她的作品裡。楊先生寫過幾部喜劇,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但是對於多麼壞的角色,她的角度都是可憐可悲的,也怪不得楊先生不爭不搶,怕是也知道那些看似可恨之人都有格外可憐之處吧,且最終的落腳處也不會好。

楊先生對於錢老的感情,用慈悲肯定不合適,但是那中間的心疼格外珍貴。在牛津,楊先生生娃,在醫院住著回不了家。錢老天天來來回回於醫院和家之間,每次都要來彙報些禍事。什麼檯燈砸了,桌布讓墨水染了等等,楊先生只說,沒事,我能弄好。然後錢老就放心了。這樣的事放回我的生活,我怕是至少也要埋怨兩句吧。可楊先生只有心疼,心疼這個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樣的錢老。在女兒、丈夫前後離世時,楊先生的悲痛全部留在心裡。女兒的朋友來看她,忍不住流淚。楊先生反而勸她,要是我先走了,他們留在這世上可該怎麼辦呢?這樣也好。而這就是楊先生的好!

諸事皆趣味

33的讀書筆記|同楊絳先生學人生觀:心中有慈悲,諸事皆趣味

楊絳先生

楊先生的眼好像不是她的眼,像是個旁觀者的,要來這塵世找趣味一般,什麼病痛屈辱冷暖都是一種趣味。

錢老就是個極有趣的人,特別喜歡揶揄別人,而且話說得很有趣。心思單純些強大些的,都很喜歡和他聊天,但是拘謹的心小的就很可能有點受不了。楊先生喜歡和錢老說笑,他們都能接住彼此的笑點,不管是什麼樣的日子,兩人一起總是開心的。說幾個印象深刻的楊先生的趣味吧。

楊絳先生從小就是個有趣的人。記得上學的時候,老師讓她做一個大師演講的書記員。她不知道是做什麼的就答應下來,以為只要坐在那裡就可以,不知道竟是要做記錄的。結果,她在臺上認真的聽了一場課,什麼也沒記。她說自己恐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坐的筆直一動不動的書記員。

至於後面有一次楊先生被剃了陰陽頭。一個總是體面的女人頭髮被剃去一半,如果是一般人,怕是接受不了吧。錢老在一旁傷心,結果楊先生居然說,小時候總是羨慕男孩子可以剃禿頭,希望自己也有那樣涼快的一天,沒想到許的願竟然真的都會實現,只是方式跟原來的不大一樣。

再說,書中唯一記載的楊絳先生在那段時間的一次歇斯底里。有人給錢老定了個莫須有的罪名,還寫了大字報。楊先生同錢老商量連夜寫了小字報,提供了線索希望重新調查。結果被揪出來要批鬥。站在臺上,所有人都要低頭被鬥,只有一向溫婉的楊先生不服,怒不可遏跺著腳喊:就是不符合事實!就是不符合事實!時隔多年後,楊先生這樣寫到:我想這有何難,就難倒了我?……當時雖然沒人照相攝入鏡頭,我卻能學孫悟空讓“元神”跳在半空中,觀看自己那副怪模樣,背後還跟著七長八短一隊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那場鬧劇實在精彩極了,至今回憶,想象中還能見到那個滑稽的隊伍,而我是那個隊伍的首領!

我哭哭笑笑看完一本書,心裡有好多感動,也有好多努力的方向。除了慈悲和趣味外,還有對待工作的認真,對待閱讀和寫作的態度,以及育兒和夫妻相處之道,以後整理好了再慢慢記錄。

總之,這世間有這樣的人,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