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如果按照順時針方向,我國1.8萬餘公里海岸線的終點,2.2萬公里陸地邊界線的起點,在廣西東興市有個交匯點,這就是竹山村。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它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芒街隔江相望,因盛產竹子得名!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這裡有大清國一號界碑,100多年來,位於竹山村北侖河口岸的大清國一號界碑,歷盡滄桑,巍然屹立,巋然不動,它的存在向世界昭示著中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竹山一號界碑的存在具有非凡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這裡是廣西最美沿邊公路S325的零公里起點!725公里的S325,從這裡,一路沿中越邊境曲折蜿蜒,穿過崇山峻嶺,茂密的林海,肥沃的農田,直接雲南。整條路雲遮霧罩,神秘莫測,中越邊境數十塊界碑,都隱藏在密林深處,引得無數自駕者前來探秘。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竹山村很大,有18個村民組。駕車在村裡繞了一圈,千年古榕樹,百年龍眼樹,掛滿樹幹樹枝的菠蘿蜜,叢叢青竹,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水果樹,比比皆是!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竹山村的古榕部落由一棵千年古榕、多棵百年古榕及眾多的大葉榕小葉榕組成。這些榕樹的根系特別發達。數百條氣根牢牢的紮根在土地上,接觸地面後長成樹幹,造就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一棵榕樹就是一場百年千年的演繹,是奮鬥,也是掙扎。

許多榕樹的樹幹上遍佈著百年的滄桑,滿身的瘡痍,樹枝上卻招搖著千年的風韻。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也許,它們是為了要抵抗海風,才在如此的環境裡,發展成這樣一種模樣!是大海鑄造了它們,成就了它們!

一棵1300年的古榕樹, 被海風劈成了碎片,被時間掏空了樹幹。只有支離破碎的殘肢碎片還在死死的堅守。空空的樹幹已經腐朽成殘屑,但它的枝葉依然青蔥碧綠。這是生命的抗爭!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千年古榕、海順門、子孫滿堂、龍飛鳳舞、鴛鴦戲水、榕風海韻、把根留住等景觀名稱,既形象生動,又奇特精巧。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這裡還是中越邊界河北侖河的入海口處,有一片廣袤的紅樹林,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

紅樹林不僅淨化了海水,阻擋了波濤,保護了村莊,也美化了這片海域。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有了它們,這個村莊才能在三面環水的圍困裡如此安詳寧靜。

這裡還有保護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植被遮天蔽日,構造成天然的“森林氧吧”,負氧離子奇高無比,這是當地人們長壽的秘密所在。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這裡的各種熱帶水果俯拾皆是。幾百年的龍眼樹依然掛滿果實。高大挺拔的菠蘿蜜累累贅贅。像盛放的花朵一樣掛滿果的楊桃青黃有致。走在林蔭道上,噗地一下,就有一個番石榴,或者番荔枝,落到你眼前。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竹山舊街由一條直街和二條橫街組成,總長200餘米。始建於清朝末期,民國初期達到鼎盛。當時,商賈雲集,金鋪、妓院及各種商鋪櫛比磷次。據說,那時,它曾是這一帶最繁華的商埠之一,每星期定期有商船直航香港、澳門。街道兩旁房屋歷經百年滄桑,至今仍保持著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村莊三面環海,左邊是萬尾金灘,右邊一水之隔便是越南。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竹山,不僅歷史文化厚重,風景優美,而且常年無霜凍,氣候溼潤,四季如春,實為人類宜居之地!

這裡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與越南隔江相望,有大清第一界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