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FF曲線救國深得馬自達精髓,你賣車造轉子,我賣轉子造車。


據外媒報道,由賈躍亭創辦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近日宣佈與美國混合動力公司(US Hybrid Corporation)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為US Hybrid開發的新能源產品提供電力總成系統。


我總結了一下,FF基本每年都會搞一個大新聞。


2017年忽悠孫宏斌投資,硬是把一個霸氣絕倫的孫老闆坑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樂視坑了我幾百個億!"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告別孫宏斌,2018年FF又傍上許家印,老許成為FF第一大股東,然而3個月後雙方對簿公堂。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即便有兩位前輩的慘痛教訓為例,依然擋不住有人給FF送錢。2019年,朱駿第九城又送來6億美金,還表示"我們期待與FF建立長期而成功的合作關係。"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到了2020年,眼看直接送錢是不行了,這次FF適時成了US Hybrid的供應商,靠技術輸出賺錢,這錢拿的更硬氣了。


不得不說,FF就是造車圈的一個bug,簡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強,每次到了生死邊緣就有貴人拉它一把,即便老賈的口碑是那麼的不好。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賈躍亭每次都能找到接盤俠?


即使當賈躍亭申請個人債務破產重組辭去法拉第未來CEO一職,結果前寶馬全球副總裁畢福康,寧可丟下自己在中國的親兒子拜騰,也要巴巴的跑去美國接棒賈躍亭的職位。


可見不管賈老闆怎麼“渣”,FF始終是個香餑餑。它的商業化價值目前還看不到,但技術價值顯然是被認可的,US Hybrid選擇FF也證明了這一點。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這家成立於 1999 年的美國新能源公司,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在從事重型電動、混合動力以及燃料電池客車和卡車的動力轉換系統的設計和製造,追求經濟,高效,輕便,及先進的動力總成技術,而FF的技術儲備恰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US Hybrid首席執行官Abas Goodarzi博士表示:“US Hybrid很高興能與FF合作,以擴大創新型的零排放動力總成組件的製造。這些組件可有效減輕車輛的重量和成本,同時提高中型和重型電動,混合動力以及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能量運用效率。”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在去年 11 月,畢福康也說過,與保時捷、奧迪、寶馬和奔馳相比,法拉第未來擁有業內最好的電力傳動系統。他還表示,在功率密度和功率範圍電池技術方面,該公司有著現有最先進的技術。


FF的核心團隊,可以說是業界的精英!據相關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FF的專利技術數量通過了380項,其他的綜合起來超過1500項,涵蓋三電系統、自動駕駛、車聯網、生產和製造領域,其中大負載電力輸出技術及梯形逆變器率先在美國獲得專利。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舉個例子,據說恆大在投資FF之前就把FF91拖到德國做了一個月的測試,FF 91最大功率783千瓦/1050馬力,僅2.39秒加速至60英里,這甚至超過了特斯拉MODEL X。


此外FF的動力推進系統可以支持配合不同的客戶需求,其電動機驅動單元可進行單,雙和三電動機配置,同時FF的高效能電池組可按客戶和車輛規格要求,以任意數量組合使用。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在動力電池方面,Faraday Future與LG合作生產的鋰電池,據傳當時達到了全球的最高能量密度,130kWh的電池包能讓車輛續航達到700KM,對比Model X 100kWh電池包續航575km,完全不落下風。


其實在去年11月份,據說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CAU.N)也曾表示與法拉第未來進行技術收購談判。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由此可見FF的技術如果真能在量產車上應用,將又是一家不弱於特斯拉的電動車企。


至於FF91離量產還有多遠?


其實我挺佩服老賈這個人,有勇氣有魄力,放著好好的樂視皇帝不當,硬是把自己整成老賴,一般人估計早就鬱悶死了,偏偏老賈屢敗屢戰,越戰越勇。


老賈不但順利從債務中脫身,搖身一變成了FF首席產品和用戶官(Chief Product & User Officer,簡稱CPUO),還拉來了前寶馬全球副總裁畢福康、前華晨寶馬全球供應鏈副總裁班尼迪克、前觀致汽車首席技術官鮑勃等一批傳統汽車行業的大佬,人氣越來越旺。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而有了這次合作,FF的財務危機或許也會逐漸好轉,馬自達能賣車造轉子,FF一樣可以賣“轉子”造車,FF已經學會自己賺錢了。


畢福康也表示,今年FF與US Hybrid的合作,可以看作是FF的技術和產品走向市場的第一步。


目前FF的資金需求已經從從20億美金降至8.5億美金,在融資到位後的9個月內,FF 91能夠實現量產交付,第二款產品FF81以及未來車型及下一代核心技術開發也能夠做好相應準備,而在融資完成後12-15個月內,FF將實現IPO。


FF新車沒上市就開始賺錢,這次賈躍亭靠的不是“賣柺”

那麼可以推測,FF 轉型零部件供應商之後,不但有了新的利潤來源,融資之路也會更加通暢,集齊8.5億美金的速度再次提升,沒準今年真能看到FF91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