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260一天,進工廠流水線8小時包吃包住3500一個月,你選哪樣?

極品妖狐


說實話,如果是剛畢業的學生娃來選,多半會選3500元的工廠,但是有一部分在工廠裡面呆夠了又沒發展的中青年偶然間做一下工地,估計他多半要到工地上做。其實工廠裡面的確實看不起工地上的,穿得髒,吃的不怎麼講究,感覺是猛吃猛喝猛幹,中午睡的是木板,地上……,工地上的人又不喜歡工廠裡面的,穿得乾淨,窮講究,沒錢又要面子,有事請不到假,30天天晴下雨風雨無阻必須上班。

這個問題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07年以前我在佛山一家大型五金廠做管理4年多,08年我被前廠長挖去杭州做管理兼技術總監,是公司裡別人非常羨慕的人。公司裡有人想往上面爬,有人想踩你,爭鬥太多……種種原因,累了。當時就往家鄉跑,以為在家找個工資低點的工廠上班,看家照顧小孩兩不誤,結果都是月光族,後來又往廣東跑,高不成低不就的做的沒勁,後來偶爾一個機會跟著別人做工地,在深圳龍崗愛聯那邊做了幾天吧就被淘汰下來了,睡不好,又累又餓太陽又毒,幾天人就瘦下來了。

後來沒辦法在一家小五金公司裡面做了一年多,再後來碰到一個同學也做工地,最初在香格里拉做了幾天,後來去了內蒙,展轉又去了北京,結果那工地沒做成,最氣人的是沒路費了,m呀!我是四川人啊,後來找朋友借了五百塊,準備回家。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朋友一個電話,我們回到內蒙,開始了我做工地的旅程,因為我沒做過小工,不知道小工的苦,因為小工工資低,也沒做過中工,我也不知道那些曾經的河南湖北廣東的做了幾年中工,有技術而又不敢做大工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我就直接做大工了,雖然中途也鬧過一些笑話,但憑我在五金廠紮實的技術功底很容易就跟上師傅們的節奏了,當然很快在有些地方甚至是超過了很多同行們。

記得前年我閒著沒事去重慶榮昌一家準備上市的五金廠面試部門主管,試用期4000有自己的房間,試用期後工資再漲,有獎勵有業績提成,有年終獎,我面試上了,也體檢過了,面對裡面那些熟悉的機器設備我猶豫了好久,最終放棄了再進工廠的想法,因為工地自由,就算是做一天玩一天也能做到進工廠那麼多工資,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就混到工地上來了,還做了那麼久了,唯一傷心的就是同很多工友一樣,夫妻感情變淡了,而我們,已經冷戰一兩年了。所以說,工廠裡做3500的是可以慢慢做工地260的,只是要一個過程,做工地的確很難再回去做工廠了,每一個工友都有自己的工廠經歷,酸甜苦辣





1號塵埃



鄉村楓楓


我是二個工作都做過,廠裡做,省力,大廠,大麼司是八小時,可你要算一下帳,一個月生活費,加其他開銷花一千五,一個月存2500元,一年是三萬。工地上不能按月算,一年除了下雨天,春節,累了休息,一年幹250天,250✖️260等於65000元,減去一天花50元,250✖️50等於12500元,一年存52500元。二個工作比下來還是工地上收入高。你以為在工廠上班就有前途,還不是一樣的,說的好聽,廠裡有工作餐,吃的很差的,每天,土豆,等素菜,反正如果想早點不想打工,還是工地上做。打工的前途是不想打工,早點積累資金,早點脫離苦海。又不是七,八十年代,那時工廠裡上班很牛的。一個人工作,四個人也夠開銷。朋友們我說的對嗎?


13777534325


我是做工程的,我來說一下哈。其實,在深圳還有第三個群體,裝修工人。320到350元一天。不包吃、自己租房子住。做一天,有一天的工錢,沒做,就吃老本。很多很會計算,裝修工人月薪過萬呀!而實際上是雙手扇耳刮子,啪啪響。事實上,裝修工一個月能有幹二十天以上的工,就不錯了。加上租房、吃、喝、拉、撒什麼的。一個月沒有兩千幾是搞不定的。如果生個病,正規醫院沒有買社保,不敢去。私人診所掛個三、四天水。一千塊大洋又不見了。如果在工廠裡除開五險金,每月有3500元,能學到一門技術或者還有拓展的空間,也是一件好事。道路千萬條,哪條適合自己才是對的。


牧羊人75495575


我選進廠。比如我進了一個電子廠。一月工資3500元。一個月,我充話費花掉100元。理髮花掉20元。我不喜歡吃零食。也不喜歡買衣服。夏天,20元買個短袖。45元買個褲子。再花10元,買個布鞋。再花8元買雙襪子。再買些日用品,100元也用不完。一月攢3000元沒問題。我只掙不花。開個玩笑。而試想在工地上幹,一天260元。沒地方住。住在工地上,不花錢。吃飯,一天最少得60元。一頓二三十元。去小飯店吃。如果自己做飯。成本也得20元。剩240元了。辛苦幹一個月,240乘以3,7200元。幹一個月,等於在工廠幹兩個月。但工廠幹兩個月,感覺時間過的很快,也不怎麼累。天熱了,我在空調車間。下雨了,我在室內。衣服乾乾淨淨。看到美女心情好。美女還能穿裙子。在工地上,頭頂是太陽,腳下有釘子。我幹過很多年小木工。就是幫木工扛鋼管。一不小心,手破了。頭破了。釘子釘到鞋上了。腳疼。幹一會兒就口渴。口渴了就想喝飲料。一瓶飲料3元,我一天最多喝過十瓶。平時,一天喝二三瓶。而且我幹活費手套。一雙手套最多戴3天。平均2天一雙。最便宜的手套,2.5元一雙。同時,還得注意手機安全。有一次把手機裝入屁兜。一爬鋼管,屁股把手機屏壓壞了。而且大熱天,還要戴個安全帽。還怕褲子不結實。一用勁,褲子變成乞丐褲。我一般穿最結實的牛仔褲。然後買一大堆工具。買個工具包一背。什麼鋸,剪鉗,錘子,鉗子……包裡裝的滿滿的。想學個大木工。但人太木,學了幾年木工,還是小工。學了幾年電工,還是小工。學了幾年瓦工,還是小工。累的腰疼腿疼,掙的錢養家困難。後來去工廠,雖然沒工地上工資高,但攢到了一些錢。比以前幹工地強多了。所以,我建議去工廠。工廠掙錢,細水常流。月月工資按時發。工地幹活,幹活容易要錢難。


隴縣wp1224


如果是我選擇,會進工廠。建築工地每天260,一個月是7800,工資看似比流水線多出兩倍還一拐彎兒,但是建築工地的工作有很多隱患,我在高考結束後,由於親戚是瓦匠,我為了找點事情,在建築工地做過4天的力工,是150塊一天。

說實話,我只堅持了4天,根本就受不了那個罪,頭一次覺得賺錢真難,每次晚上回家都是倒頭就睡,所以說如果不是實在沒有活幹了,還是不建議去建築工地。

細算一筆賬,其實不多。

首先咱們說建築工地是很少有管飯的,不是你像進工廠那樣,中午就算不吃了,下午幹活堅持下來也不算難,在工地上中午不吃飯,下午的活根本就沒法幹,我記得自己光中午一頓飯就需要30塊,一大早起來,幹到中午累得都要吐血了,中午自己吃光5碗米飯不都一定能夠,想省都省不下來,不吃飽沒法幹活。

還有一些必須開支,手套、衣物、襪子什麼的,畢竟乾的是體力活,很容易磨壞,渴了還要買水喝,平時再有個什麼劃傷刮傷的小事故,這些費用都需要自己承擔。裡外裡算下來,真不如進工廠合算。

建築工人沒有保障。

很多時候連工資都不敢說保證按時發放,而且工友們基本上都是臨時的,沒有什麼正規手續,包工頭看著人挺老實,不耍滑頭,直接讓你進來了,幹一天活,給一天錢還算是不錯的。

我在建築工地幹活的時候,是提前打好招呼了,而且人家是看我歲數小,所以每天都能領到工資,其實更多的時候給錢都是等工程結束的,因為本來就是臨時搭夥的,就怕你犯什麼事兒跑了找不著人,咱們也沒聽過底層的建築工人會上保險的吧。

建築工地門檻較低

這不是什麼好事,門檻低,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良莠不齊,所以都沒有什麼法律意識,有點什麼矛盾直接就開幹,講道理沒有用,打個頭破血流的不在少數。

之所以在建築工地上班,大多都是一些低學歷,沒技能的人,也是生活所迫,如果你能有點手藝,還能混得好點,不然像我做得那種最底層的力工,活是最重的,錢是最少的。

總的來說,別看進工廠流水線賺的少,但是基本的保障還是有的,正規合同、五險一金,也有自己的自由時間,還有那麼一丟丟的晉級空間,跟建築工地相比已經是很不錯了。


朋也


題主的這個問題中的建築工地、進工廠兩項工作,我都經歷過。如果只有這兩個選擇,我更願意選擇建築工地。


建築工地:我曾在建築工地做小工,夏天早上很多人5.30左右就起床洗臉刷牙,然後吃完早餐去上班;一直做到中午12點才下班,吃飯休息2個小時左右(冬天就休息1個小時左右),2.30繼續上班,一直到晚上7點左右才下班,偶爾晚上要加班。一天上班時間10個小時,身邊年輕人很少,大部分中年人。環境衛生不怎麼好,特別是衛生間,是我最不能習慣的。


工廠上班:曾經在一家傢俬工廠上過班,我發誓再也不願去上班。每天帶著口罩去車間上班,做著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沒有盡頭,車間永不停息的機器聲音在耳邊一直響著,還有最讓人討厭的晚班。在那個一個月,看到身邊有人的手指就被機器給鋸掉。雖然題主說8個小時,在工廠上班的時間不是自己能安排的。


兩種經歷,我還是願意選擇在建築工地,只因為一點,在建築工地上班自由,可以呼吸新鮮自由的空氣;雖然辛苦累,至少自由感覺自己不像機器。另外,生命在於運動,工地上班累,卻也能鍛鍊身體。誠然,兩種選擇都不是很好,最終還是要選擇新的出路。


職場小蟻


建築工地260一天進工廠流水線八小時,包吃包住,3500一個月,對於養家餬口的人來說,260一天的建築工地更合適。

1.建築工地收入更高。

建築工地一天260,一個月上班時間按25天計算,一個月收入6500,基本生活費吃住減去1500,到手還有5000;而工廠做流水線工人月收入只有3500。對於缺錢的人來說,去建築工地掙得更多。

2.建築工地比工廠自由。

我曾經在工廠待過四十天,工廠嚴格的管理制度讓人非常不適。每天早上上班前要換好工作服,在車間打卡開早會,中途車間工人去衛生間都要登記,不得超過十分鐘。除此之外,進出工廠大門需要車間領導簽字的通行證,管理非常嚴格,一點兒都不自由。

而建築工地相對來說比較自由,管理沒有工廠嚴格。

3.建築工地入行門檻低。

去建築工地和工廠流水線的,一般多為低學歷、沒有特殊技能的體力勞動者。工廠流水線工人有年齡限制,比如:45週歲以下等;還會有學歷要求,比如:初高中以上學歷等。

而建築工地沒有學歷要求,比如農村家庭條件較差,沒讀過書,不識字的人,完全可以去建築工地,門檻較低。

之所以選擇建築工人幹體力活,多為無奈之舉,因為別無選擇。我前天出門遇到一位大約50歲的建築工人,他問我郵政局怎麼走,其實我並不知道郵政局在哪,但是看到他渴求的眼神、一臉的疲憊和滄桑,我猜他應該剛從工地收工,我迅速用手機導航之後告訴他路線,步行大約得半小時,我告訴他可以坐公交,他說他走過去就可以。我問他去郵政局幹嘛,他告訴我給家裡寄東西,然後他就急匆匆的步行去郵政局了。

他走了之後我才想起來郵政局已經下班,看著他遠去的背影,也看到了建築工人的辛酸和無奈。誰願意背井離鄉的乾重體力活,還不是為了維持生計?對於這位建築工人來說,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有硬著頭皮在工地幹活。

因此,對他們而言,只有到手工資更高的工作才更適合。


筆記簿杏豆


從表面上來看,在建築工地上工作工資更高,因為一天的收入有260元一天,我們按月休4天來計算,在工地上每個月幹26天總收入有六七千元的收入,而流水線的工資每月只有3500元的收入,可以說工地上比流水線每月公司多出了近一倍,但我們還是要細分下來說。

工地上面260元一天的工作,很多也是一天8小時的工作,但是這裡我們要考慮幾個問題。

穩定性。其實在我老家見到不少在工地上工作的人,有些就出現明顯的不穩定狀態,一年12個月,有事做的時候一年可以幹10個月的事情,有些可能一年就只有三四個月半年的活可以幹,這就影響到了一年的總收入水平。

包吃住。一般工地上都是不包吃住的,我們村那些在工地上乾的人,基本上是早晚在家吃住自己家裡,中午在外面吃,每頓大概就是10多元,我聽說即便是在外地工地上做的人也很少包吃包住,即便是包吃住飲食和住宿條件也不是很好。

所以在工地上工作日薪是很高的,但工作的不穩定性很大,可能有些工地幹一陣子就停工了,自己如果沒有人介紹又要處於待業的狀態。

而工廠則不同,如果沒有遇上經濟環境不好又或者企業業務不好,對於流水線的工人來說待上個幾年十年都沒有問題,而且還包吃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整體的工作生活環境會比工地上好一些,雖然收入只有3500元,但如果加上吃住這兩塊的成本,一個月也有5000多元。

所以如果你在工地上活多,那麼可以去工地上掙錢,如果活少還不如去工廠,畢竟足夠穩定,一年下來也有三四萬元的收入流水!


樓盤網


我哪一樣都不會選。因為我還有別的選擇,比這兩個都要好。

但如果就這兩個選擇擺在自己面前,也不是說想選哪個就選哪個。依舊要自己有本事吃那口飯才行。

01

不是沒有選擇,有幾個人願意吃建築工地的苦?

還是好多年前,我表哥初中讀完就沒讀了,出去打工,和他爸在工地上幹活。

年輕人,力氣大,也吃得了苦。可即便如此,他做了兩年不到,就完全不想幹了。

因為真的太累了,那種每天趕工程進度,強勞動力的工作負荷,沒做過的人真的體會不來。他們賺的真的是辛苦錢。

於是他選擇了讀書。他發現還是讀書好,就進入了一個技校學機械。出來後就進了富士康,一個月幾千塊錢,舒服啊。

所以當建築工,260一天擺在你面前,你能做下來嗎?你能吃得了那苦嗎?如果做一兩天就撂挑子不幹了,那對不起,你做不了這份工作。

02

進工廠,要是沒打算奮進,就只能一輩子在流水線上工作了,這種生活也無聊

多少人進廠後,就開始抱怨了。工資低、待遇差、不受尊重,哪一項又是看起來舒服的字眼呢。

我表哥進了工廠。做了也沒兩三年就出來了。他在裡面的工資還要更高,遠不止3500。

再加上富士康還比較規矩,加班就有加班費。一個月算下來也不少。

他出來後,自己做生意了。這幾年感覺什麼都做過。一開始流動攤位,現在是租了個門面。

用他的話說就是,自己做點小生意也累,但好在比較自由,來錢比較容易。

所以進工廠3500,你願意做嗎?可能嫌沒出息、沒前途,可能嫌工資太低、不受待見。

03

工地和工廠,都不是什麼好地方,不是沒得選,為了生活,真沒人想去

現在的年輕人,是有幾個還願意往這些地方跑的。都想做點別的。選擇做這的,多半暫時沒有更好的去處,有就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

那如果非要選一個怎麼選?看自己今後想做什麼。

如果打算搞建築行業,又能吃工地的苦,那就先去搞建築,學一些技能,再自己組隊做私活。這個錢來得快。

如果是想從工廠裡學一些東西,自己搞個小廠,或者想在工廠裡搏一搏,往上升,那就選擇工廠。

在選擇時候,還要考慮自己對休息時間、生活質量等方面的考慮。

比如在工廠,雖然錢少些,但好歹休息算完整,要是去了工地,真就什麼都沒了。不把活幹完,錢都不好拿。

雖然幹完了,也不一定能及時拿到錢。這也是工地的一個問題。

所以,這兩件事,都不是長遠發展的,總要為以後考慮。站在未來的角度,根據自己的意向發展路徑,再做選擇即可。

我是 ,管理諮詢公司COO,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專業書籍《從零開始學招聘》全網售賣。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