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溫寧三度被製成傀儡,最終成為了人人聞風喪膽的鬼將軍。

五歲那年,阿寧第一次被吸去靈識,影響不大,只是將心性保留在了純真的孩童時代。

阿寧第一次成為傀儡,是溫氏被滅後,溫寧被刺,魏嬰以為他死了,不小心將其製成傀儡。此刻魏嬰為了護住溫氏姐弟及其家族,便在大名鼎鼎的“亂葬崗”安了家,而一度失去意識的溫寧也漸漸恢復神智,成了魏嬰的小跟班,開開心心地種蘿蔔。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眼看日子越來越好,在師姐的堅持下,魏嬰被邀請去喝一杯師姐孩子的滿月酒。可窮奇道赴宴路上,一聲別有心機的笛聲,讓溫寧兇性大發,徹底失去理智,一劍刺死姐夫。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這是溫寧第二次被奪去靈識別,成了傀儡。這次被控制的時間不長,但這一劍,徹底斷了魏嬰與江氏姐弟重歸於好的念想;這一劍,間接逼得魏嬰“夜洗不夜天”。

這場大戰之後,師姐身死,魏嬰不知所蹤。溫寧因為其特殊的體質,被有心人又製成傀儡,成了真正的鬼將軍,直至十六年後。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總結鬼將軍這前半生,那是身不由己,殺人如麻,臭名昭著。可就是這樣的溫寧,每次一出場,便有網友在彈幕裡高呼“溫寧小天使”,這是為什麼?

真正看過這部劇的人就知道,清醒時的溫寧,單純至極。他被各方勢力折磨利用,明明有足夠的理由去復仇,可他從來都只圍著自己最看重的人,彷佛在他身上的痛苦都沒有發生過,眼神依然清澈。

最重要的是,他的單純不是傻,是心裡透亮又柔軟,是該直言時很果斷。十六年後,當他認出來阿苑這唯一的親人時,怕給阿苑惹麻煩並沒有相認,只是買了一隻竹蜻蜓送給阿苑,輕輕問:“你過得好嗎?”不僅如此,看到世家年輕子弟懼怕他的眼神,他連忙後退,生怕驚到他們。當他們從亂葬崗回到蓮花塢後,江澄始終對魏無羨冷嘲熱諷,阿寧不顧魏嬰叮囑,這才將當年換丹真相吐露,這次有了後來雲夢雙傑的最終和解。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當阿寧不是鬼將軍的時候,他真的就是“小天使”的化身。

惡魔和小天使,這兩種形象,集中到了溫寧一個人身上,使得阿寧這個人物形象更有層次。

在那些被他殺掉的人和他們的親人看來, 阿寧就是魔鬼一樣的存在,眾世家弟子的討伐,師出有名,並無冤枉。而在魏無羨等人眼中,溫寧只是一把被人利用的“刀”,錯不在他。

這樣的矛盾與衝突,讓我想起來另一個人物,也有著極為衝突的兩面性——《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安嘉和,安醫生。在眾人眼中,他溫文爾雅,對弟弟好,對同事友善,對病人和藹,可唯獨對自己妻子拳腳相加,喪心病狂。我相信在外人眼中,安醫生是好人,在妻子眼中,他是惡魔。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如果外人知道了安醫生是家暴男,他的好形象是否會被粉粹?我們女人自己肯定會堅決把他標上“惡魔”的標籤,因為我們站在了受害者那一方看問題。假如是安醫生提拔的後輩呢,會不會覺得“他雖然家暴,可是他幫助了我”,那些被救治的病人,會不會說“安醫生救了我的命,我還是感謝他”?

再假如他家暴行為是心理疾病的症狀,這行為本身不受他主觀意識控制,就像被“攝取靈識”一般,是不是就能洗白成“小天使”?如果他對別人的傷害不是故意的,就值得被原諒被遺忘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照此邏輯,其實阿寧這把無意識殺人的“刀”,難道要受到懲罰才能告慰那些被他殺死的故人?

這個問題其實無法有準確的答案,因為每一個看客會帶入的立場不同。我們看《陳情令》,更多是從魏嬰的角度看阿寧,我們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多是從女性角度去考慮。那假如我們是金子勳們的爹,是安嘉和們的弟弟呢?

行文至此,只覺得世間看待萬物,彷佛萬花筒,轉一轉,又是另一個圖像。

當然,安嘉和與溫寧完全是兩類人,他們身上兼具暴力和柔情,不同的是,安嘉和隱藏罪行,恃強凌弱,是有意識地進行了暴力行為,而阿寧則是被迫毫無意識地暴力,清醒時有悔改和承擔之心。

《陳情令》阿寧,你眼中的天使,別人眼中的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