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於房地產數據的上漲,比起房價下跌20%,還要讓炒房者害怕

一項關於房地產數據的上漲,比起房價下跌20%,還要讓炒房者害怕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發佈的一份關於房地產庫存量上升的數據,在80個監測的城市裡,房源庫存量在上升中,但大部分仍在18個月內,在北京、大連、廈門、瀋陽、汕頭、舟山、煙臺、宜興等地的庫存超過18個月,因為以上八個城市的供應較高,同時物業買家比較謹慎,所以去化率較低,以上八個城市要以較長時間才能把房屋賣出。第二2018年房屋供應量增加22%,而在一線城市的供應量更上升45%,主要是地方對預售證的審批放寬,尤其針對房價的限制。

這份樓市庫存量數據,克而瑞地產中心表示,雖然庫存在上升階段,但大部分城市的庫存量仍處於健康水平。在這份數據上,不難看出三點,第一、庫存量超過18個月以上的城市,二手房成交艱難;第二、購房者謹慎和觀望的心態不減;第三、一二線城市的供應量加快上升,新建商品房備案速度比以往加快。新建商品房的供應量上漲,是全國性的,並非局部性的。供應量上漲,而消費者購買力不持續,沒有消化量,庫存量自然而然上升。

一項關於房地產數據的上漲,比起房價下跌20%,還要讓炒房者害怕

房地產庫存量的上升,比起房價下跌20%的影響還要大,對於炒房客來說,如果房子可以在下浮10%到20%左右的情況下,也能夠咬牙甩貨。但問題是,庫存量的上升,購買力在下降,購房者可選擇的空間比較大。在純粹的買方市場的情況下,炒房客的話語權一次次的下降,因此,持有物業不能拋售,如果資金不足的炒房客,面臨的風險就是銀行斷供,法院拍賣。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不僅僅三四線城市的炒家撤離,一二線城市的炒房者也苦不堪言。首先開發房企撤離三四線,發展核心轉移至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本身拿地總面積佔比高,房企和購房者的關注度都在經濟基礎較好的城市。外加上房企將核心重點轉移,加快開發力度,所以一二線城市庫存量上升就更快。

一項關於房地產數據的上漲,比起房價下跌20%,還要讓炒房者害怕

新建商品房的優勢,在這樣局勢下體現的淋漓盡致,一方面可以聯合銀行下調房貸利率,加快放款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降價或者加大優惠幅度,促進銷售成交。因此,炒房客腹背受難,賣不過新建商品房,也沒有人買炒房客的房子,要麼大幅度降價,要麼持有物業繼續等待被套,兩種結局必然。

私信辣條,可以獲得您所在城市的一二手房均價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