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賞:黃梅作家楊仕英的作品《難忘故鄉河邊柳》

西湖的楊柳疏密有致,北海的垂柳姿態萬千,荒漠的柳樹滄桑遒勁,不同的地域展示著柳樹的不同風姿,讓人歎為觀止。

生活在黃州多年,對黃州的楊柳最為熟悉。在這個水鄉之城,到處是湖汊,到處是水塘。更別說遺愛湖、白潭湖那一望無涯的水域,還有煙波浩渺的長江。幾乎是有水的地方就有柳樹生長,而且也呈現不同的風采。

小湖汊自由生長的柳絲碧綠柔韌,無拘無束,倒也如鄉間的女子一樣純樸自然。水塘邊的柳,似乎更有靈性,在微風的吹拂下,輕吻著人的面頰。遺愛湖的柳就很有氣勢了,綿延兩岸看不到頭,相對而出,托出一泓清水。江邊的楊柳樹皮斑駁隆起,古老的樹幹撐起蓊鬱的樹冠,在空曠的大地上,益顯滄桑古樸。

美文欣赏:黄梅作家杨仕英的作品《难忘故乡河边柳》

已是初冬時節,柳葉漸黃,已剩下不多的綠色。那鵝黃色的柳葉絕沒有憔悴之感,那似乎是一種生命走向極致的黃,當柳葉隨風翩然落下,展現的也是壯麗的美。

季節的更替,似乎從沒有讓柳樹失去應有的風采,看著那燦爛的柳樹,我不禁想起了生長在故鄉河邊的柳林,那是寄託著我無限思念的柳林。

我的家鄉在鄂東平原,是一個美麗的鄉鎮,鎮上有一條舉水河,從遙遠的大山上流下來,一直流向武漢新洲,直到匯入長江。河流就在我讀書的學校旁邊,河水旁有一大片沙灘,沙子細軟,赤腳走在上面,不會擔心被劃傷。

河邊生長著很多樹,楊樹、槐樹……最多的是柳樹,地上生長著一些野花,黃的、紫的各色花朵,較多是野薔薇,那粉紅色的花朵恰似少女的臉。

美文欣赏:黄梅作家杨仕英的作品《难忘故乡河边柳》

柳樹沿著河邊延伸,有的古老蓊鬱,需要幾個人才能圍抱;有的剛剛長大,頎長秀麗。長長的柳枝隨風擺動,繁茂的柳葉成就了一片片樹蔭。

這片柳林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放學後,孩子們大都來到這裡嬉戲,女孩子跳橡皮筋、踢房子、男孩子躲迷藏、打仗。

柳樹粗大,約一米高就開始分丫枝,丫枝長粗後,就一直往上分丫。樹皮粗糙,容易攀爬,男孩子一下子就爬到樹上,坐在枝丫上。有的在上面靜靜地看小人書,有的摘下柳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裝扮成八路軍,拿著木頭手槍,做起打仗的遊戲。若是夏天,便悄悄地爬到樹上,乘知了還沒反應過來,一下子逮住它。

女孩子折下柳枝,撕開皮,將葉子滑到末端,做成吊籃,拿在手裡,當成燈一樣提著,或者互相打鬧著。

柳林裡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嬉戲聲……

我的哥哥從小就得到奶奶的寵愛,自由散漫慣了,特別貪玩,不到天黑是不會回家的,他常常與同學在河邊柳林裡玩,比賽投手榴彈,有時還在河裡用碗沉些小魚給媽媽。幾乎每次一回家,就將柳帽丟在地上,等不及吃飯,就累得睡著了。

有一年夏天,學校組織我們小學五年級學生到白沙洲開展夏令營活動,孩子們到柳林裡折下柳枝,編織成柳條帽,每個孩子頭上戴了一個柳條帽,遠遠看去,長長的隊形,還真像行軍隊伍,一支充滿童趣和活力“兒童團”。

柳林除了是孩子玩耍的樂園外,還給人們帶來很多益處呢。家鄉能幹的手藝人,常常用柳枝編成筐、籃,裝蔬菜、水果。倘若秋天,落葉鋪滿了林子,勤快懂事的女孩子在河邊掃落葉,拿回家當柴火,乾透了的樹葉在灶裡引火,一下子火就“嘭”起來了。

美文欣赏:黄梅作家杨仕英的作品《难忘故乡河边柳》

柳林裡的點點滴滴記憶,總讓我湧起揮之不去的鄉愁,那是刻在靈魂深處,可再也回不去的鄉愁,是他鄉的柳樹一觸即發的思鄉之情。

作者簡介:楊仕英,網名梅梅,公務員、湖北省作家協作會員,出版了《追隨民主的腳步》,散文被錄入《湖北省作協詩歌.散文卷》、《遺愛湖文選》、《精美文萃集》等書集,先後在《全國人大》、《湖北曰報》、《人民代表報》、《楚天主人》、《黃岡日報》、《鄂東晚報》等發表散文,並且獲得過市級散文徵文二等獎、優秀獎等。

美文欣赏:黄梅作家杨仕英的作品《难忘故乡河边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