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是情感,是思鄉

2007年,我到縣城上高中,宿舍裡有一位和我來自同鄉的,我們之間有時候互相稱呼為“老鄉”,這是我第一次有了老鄉這個概念。

2010年高考結束,我去市裡打工。有一次幹活,僱主是我們縣城人,比我年長几歲,他一直喊我老鄉,還幫我幹了不少活。返回的路上,他說,我不適合幹這些粗活。我第一次覺得,“老鄉”竟然是包含著一種情感,也許第一次遇見,因為是老鄉,會格外親近。

2010年9月,我離開了故鄉甘肅,一路東行,到了天津上大學。甘肅人成了老鄉,甚至西北其他省的也被稱為“半個老鄉”。在大學裡,第一次參加老鄉會,老鄉居然是一種凝聚力,也許我們的交集僅僅是來自同一個地方,但是勝卻人間無數。

我還沒有離開過中國,在國外遇到中國人,也是老鄉。也許我會第一次體會到民族自豪感,老鄉也許是一種信仰和希望。

遙遠的未來,也許會發現其他星球的生物,老鄉也許就是來自地球的人。

所謂老鄉,就是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同一片星空下的故鄉人。

大學一年級專業課老師,是我的老鄉,而且我們來自同一個縣城。老師對我很上心,我經常去她教研室寫作業,因為如此我的成績是大學所有課程裡最好的一科。老師離開甘肅有很多年了,我們會聊一些甘肅的事情,總是能夠找到話題。

有一年回家,在火車上遇到一個定西人,我是聽他打電話,說話有著厚重的西北腔調。於是我用方言直接問他哪裡人,他上下打量我,也用方言回我話。在高鐵開通之前,從北京出發的特快,需要接近二十小時的路程,我習慣了一個人東奔西跑,幾乎沒有和其他人結伴而行,因為人多了就容易意見不統一,麻煩。

倒是偶遇的老鄉,打開了我的話匣子,聊了不少。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