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有感於風動、幡動和心動

夜來無事,翻閱閒書,偶然翻到這樣一則小故事:六祖慧能禪師在得到五祖弘忍禪師的衣缽後,就離開弘忍禪師,回到老家嶺南隱居修行了十幾年。之後不僅,慧能禪師到了南海,住在法性寺,慧能禪師有空就經常去法性寺聽講。

有一天傍晚,法性寺印宗大和尚正在講經,突然一陣風吹動了經幡,被兩位僧人看見了,兩位僧人就觸景動議,為此爭論了起來。其中一個說是幡動,一個說是風動,兩人各執一端。慧能禪師聽了,就去開導他們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你們的心動。”

恰好印宗和尚聽到了慧能禪師的“心動”說,也頗感震驚,於是就把慧能禪師請到了自己的室內,詢問"心動”的根據。慧能禪師就說:“風吹幡動,非是幡動,非是風動,是因緣巧合所以動。但這種動只是動的幻想,因緣和合才決定了動的真實性。那一切不過是機緣巧合而已,其實一切全在於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心動才會發覺外物的動。”

1991年第一次坐飛機,是從福州義序機場飛往長沙黃花機場的飛機,是蘇制安49型,總共座位就20多位,沒有空中小姐,只有一個飛行員。起飛後,飛機馬達“突突突”地雷鳴般響,機身左右搖晃、上下起伏,第一次坐飛機的我是覺得太過癮了。二個小時我的眼睛從沒離開過機窗,盡情享受空中美景。到達長沙黃花機場,從小客機炫梯上爬下來,突然發現同機的很多乘客臉色慘白,有的甚至大吐起來癱坐在地上,同時聽到他們“嚇死了”的議論聲,這才意識到剛才是否有什麼異常,但由於我專注於體驗第一次坐飛機的感覺,竟然對周圍大家的表情一無所知。以後的二十多年,不記得坐過了多少次飛機,而且坐的都是大飛機,最長的一次橫跨歐亞大陸在機上呆了整整11個小時,雖然都沒有第一次那樣刺激,但有時用一個“怕”字形容也並不為過。這“怕”不單單指的是旅途的勞累,有時更應該是一種因飛機巨烈顛簸所引起心理暗示的效應,這應該也是所謂“風動幡動心動”所含有的哲理吧

世間事莫不是如此。在現實社會里,我們真的應該努力,但更要懂得隨緣、簡單和率真,練就淡定。保守自己的一顆本心,不為外物所動,則人生自將又會是一番另外的景象。自然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自然也就能盡享人生的樂趣。

(人生感悟)有感於風動、幡動和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