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對於應試英語尤其是考研英語的認識是逐漸積累起來的,這份積累來自於我教與學的經歷,這些經歷涉及了K12到雅思託福類的內容,我本人經歷過考研複習,做考研英語老師做了兩年多,成為機構白名單老師(不斷生源),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喜愛(學生從初試到複試一直要求指導),因此對於考研英語的教與學有一些認識。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1. 難度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考研英語一和考研英語二題型有不同,英語一難度更大些,側重在於閱讀+寫作。英語二相對簡單,可以衝擊很高的分數,側重在於閱讀+寫作+翻譯。英語一的大作文靈活度更大些,英語二的套路(固定句式或用詞)較強,兩者都可以寫出“花”來,但是英語一展示的餘地很大,因此難度也大。兩者在考研中其實即使對於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也是很可以攻克的,前提是足夠耐力+較為正確的學習強化方法閱讀篇幅上,英語一差不多要比英語二多出三分之一。四六級的考試主要是學生相對淺顯的瞭解或者理解話題和內容,主要是看學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但考研英語則是看重對於長難句和內容的分析,甚至是對於基本素質(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考察。這些內容的綜合使得考研英語,尤其是,英語一難度不小,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查。

2. 重要性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考研英語的重要性不及專業課和數學,這兩科是大分得主。但不代表英語的地位就是低的,地位較為“超然。如果英語成績差了,那基本可以斷定好的學校和專業方向沒機會了。這一點與政治不同,政治可能高分很難,低分也很難。但英語要是低起來,30多分也是常見分數,十分致命。此外,考研英語其實還肩負著“面子”工作

。學術國際化的交流,起碼的外刊、論文查詢是必備技能,好的導師尤其是項目多的導師十分看重英文寫作和檢索能力,直觀的評價英語水平方式就是學生經歷過的考試,尤其是考研分數。因此,英語成績的地位不僅僅是為了進初試,還有印象和麵子分的成分。

3. 大綱要求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考研英語大綱對於考生的要求較為全面寬泛,不斷強調閱讀理解分析能力和基本寫作表達能力。考察的文體和話題內容包羅萬象,但又有所侷限,類似“戴著鐐銬跳舞”之感。正是這種兼容性,使得考研英語既難又簡單,具有獨特的魅力。因為出題人會有一些出題思維和痕跡,就好像每個你不懂的句子出題組一定會設題目,那麼選好節點來處理就是很好的捷徑和方法。可能會有“水中撈月”之感,不過有的時候也是果實滿滿的。

4. 意義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一般的大學生可能在過了六級,甚至過了四級就放棄了英語學習,更有甚者進了大學就與英語絕緣了。考研英語的學習就像是一年一度的體測,平時不鍛鍊,但是要求體測成績還要好,那就會使“跑”起來非常致命和難受了。考研英語的深度和材料的廣泛來源都是一個人加深思考和對外界認知的機會,這樣的鍛鍊雖然不一定帶來愉悅感,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思考水平以及對於世界和某些領域的人士的認識瞭解實現了極大的拓展,這是其他考研甚至其他學科不能帶來的學習“紅利”。之所以稱之為紅利,是因為這種紅利是可以延展的、可持續的具有推動力的內容

5. 複習考研英語的學生

對於考研英語的認識

可能以上內容會被認為是一個老師的自嗨,那麼這個部分則是對於學生在考研複習過程的認識。這部分學生分為三個梯隊:

(1)基礎很好,水平不在考研英語70分以下水平

這類學生的水平沒用明顯短板,讀、寫等基本能力較強,但缺乏正確科學的備考方案,以及對於考研英語的部分誤解。可能存在一些英語閱讀思維和考研寫作的訓練和指導,但是只是戰術性調整即可,總體問題不是很大

(2)基礎相對較好,需要增強學習,有可能在考研中和第一類學生不相上下

之所以能不相上下,可能是因為十分努力,趕超上來。還有就是考研英語只有100分,拉不開兩者實際差距。這類學生韌勁很大,學習意願強,會複習的很紮實

(3)基礎差,有的甚至差到簡單語法現象不能識別和分析。

這類學生在考研第一關:背單詞上表現出極其濃厚的“不感興趣”,很多學生就是因為記憶單詞放棄了學習語言。對於英美文化的認知可能相對也會弱一些,英語思維和應試思維及方法理解不夠,做題的能力也就差一些,造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循環。(不是說不好,恰恰相反,提醒一下你的情況是否是這樣

但不管哪一類學生,都可以肯定地說每個人都是可以到達終點的,不過可能最開始有的人是開車,有的人是騎車,有的人是步行。可是不是步行的人在未來開不上車的,zhi'shi需要的努力更多些。


決定最後考研英語成績的是基礎+努力+運氣。運氣是偶然的,基礎是可以補的,努力是你唯一的方法。最好的考研英語方法不是掌握各種考試技巧和關鍵詞,是可以碾壓的實力,減少了一切偶然或者偶爾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