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看過《幽遊白書》漫畫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雖然“靈界偵探”這個職業聽起來相當酷炫,但從事實上從頭到尾,書中出現的靈界偵探,總共也就只有三位。除了已為人母的初代偵探真田黑乎以外,剩下的兩位,分別就是主角

浦飯幽助,和“超級反派”仙水忍了。

明明是人類,仙水夢寐以求的宏圖偉業,卻是打通人界與魔界的隧道,讓A級和S級的妖怪可以隨意進出,肆意來人間作惡,讓人間變成無序與混亂的地獄。

相反的,擁有魔族“最強鬥神”雷禪血統的幽助,雖然是個性格暴躁、喜歡打架的不良少年,卻為了保護人類,為了守護人界與魔界的平衡,一次又一次與妖怪、人類以及人類中的超能力者戰鬥。

曾經同為靈界偵探,為何背叛靈界和人類的,不是那個曾把閻羅王都當成打架對象的幽助,反而是最有天分、靈力最強、曾經對妖怪嫉惡如仇的“最強人類”仙水忍呢?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自身因素

雖然在漫畫後期,浦飯幽助因魔族基因覺醒而暴走,並在雷禪的隔空影響之下秒殺了仙水,但是在最初經歷車禍之前,他的靈力卻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的。從靈界特防隊隊長口中我們得知,因為魔族基因的隱藏性極深,以至於幽助在車禍喪命之時,魔族血統都沒有被激發出來。

幽助能夠得到復活試煉的機會,就像牡丹在第一卷中所說的,“對靈界而言完全是意料之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偶發事件”。此種情況,天堂和地獄都無法收留他,所以靈界才建議他接受復活的考驗。

至於幽助接受考驗、並能順利通過,拋開主角光環來說,也完全是順勢而為。幽助復活以後,雖然接受了“靈界偵探”的工作,但那也只是因為妖怪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影響到了他身邊的朋友(桑原)。小閻王教會幽助使用靈丸,他用靈丸教訓了誣陷他的老師巖本,心情大好以後,才開始正式進入了“靈界偵探”的角色。

雖然在校期間品行惡劣,但幽助卻有著樸素的正義感。不過最初這種正義感,也僅僅是出於本能。就像他在第一卷開篇為了救一個孩子,被車撞死;復活後為了制服吃小孩靈魂的惡魔剛鬼,又差點丟掉性命,

這並非是出於什麼“使命感”,而僅僅是他年少熱血的一時衝動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他經歷了許多次與妖怪的戰役,卻沒有倒戈,並不是出於對靈界的忠誠,和作為靈界偵探的“責任感”,而是由於他有著非常強大的內心,自信心爆棚。其實只要用日語念出“俺様”(老子、本大爺)這個詞,就能體會這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情。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自負又有所不同的是,這僅僅是一個所謂的“不良少年”在青春期的熱血澎湃而已,沒有侵略感,也不帶有主動的惡意。

正是有了這種絕對的自信,在面對困難時,在遇到令人猶豫彷徨、需要作出選擇的十字路口時,幽助都會毫不猶豫的聽從自己的內心。“我是浦飯幽助”,“我就是我”,“我要打到仙水”,“我要回人間”……

這種強烈清晰的自我身份認同感,是高情商、自強自信的表現。因為只有認同自己、接納自己,才能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也更容易被別人所認同和接受。

所以,即便幽助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壞毛病,瞭解他的竹中老師、青梅竹馬的螢子還有幽助的母親,卻並沒有嫌惡和放棄他。他們雖然嘴上說教著幽助,卻從來沒有像品行卑劣的巖本老師那樣唾棄他。在他們眼裡,幽助只是個欠收拾、欠調教、但內心善良的野孩子,就像螢子說的那樣,“他的確野蠻,但又不是有毒”。

像這樣有著絕對自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怎樣去做的幽助,是不可能背叛人類與靈界的。因為在他的眼裡,一切從開始就沒有絕對的“正義”和“使命”。他所做的,不過是順應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他不代表人類,亦不代表靈界,更不代表正義,他只代表他自己——浦飯幽助。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反觀仙水忍,和幽助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典型。仙水從出生開始就擁有靈力,幼年因為靈力過於強大,能夠看到各種妖怪,因此常常遭到妖怪的襲擊。於是小小的他就開始了和妖怪戰鬥的漫長生涯。

在心智尚未成熟之時,擁有過強的能力,並不一定是件好事。仙水漸漸把這種戰鬥當成了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當成了“天選之子”。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人類,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而妖怪們都是“邪惡的一方”,必須被消滅。

“世界因善惡一分為二”,“非黑即白”,“戰爭中一定有且只有好人和壞人”,這些幼稚的想法,如果存在於一個普通孩子腦海裡,或許不會出什麼問題。但當它們佔據像仙水這樣的“人中龍鳳”的大腦時,卻好似在他潛意識裡埋下了一枚巨大的定時炸彈。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曾經仙水也相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他卻不像幽助那樣清楚的瞭解自己,也並沒有絕對的自信。當上靈界偵探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嘴上不說,但能力帶來的責任,卻像一座隱形的大山,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又像一柄懸在他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隨時有可能在不經意間要了他的性命。

所以年輕的仙水才會在遇見妖怪“樹”的時候,只聽對方閒話了幾句,就立刻改變了自己曾堅持了小半輩子的“絕對善惡”的理念。號稱“見過他的妖怪都得死”的仙水忍,只因為樹和自己喜歡看同一檔電視節目,因為對方說了一些“有點人性”的話語,就頓悟“妖怪之中,也是有好壞之分的”,輕易放過了對方,還把他留在身邊,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助手。

正如樹所言,當時仙水的心智,比他的實際年齡還要稚嫩許多。比起單親家庭長大、少年老成的幽助來,披著“最強人類”外衣的仙水,倒更像是一株在溫室裡長大的植物,根本不懂得人情世故,也缺乏自我意識和自主判斷力。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這樣的仙水,外表的確強大,內心卻也脆弱不堪,連最起碼的一點話術煽動都經受不住,當然更經不起突如其來的“信仰危機”。

在仙水心目中,自己是正義的代表,是人類的代言人,是被選出來與代表邪惡的妖怪作戰的勇士。所以在他突然發現自己代表的一方,隱藏著極度惡劣、令人作嘔的罪行時,他心中對“正義”的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他隨即做出了一個非常過激的決定,殺光了當時所有正在虐殺妖怪的人類。他以為那是一場噩夢,那些作惡的傢伙並不是他的同類,所以必須被清除。只要清除他們就好了,一切還能恢復到最初。

不過仙水錯了,當他開始研究記錄人類罪行的“黑之章”錄像帶時,他發現之前的虐殺行為並非偶然。人類世界中,大量而普遍的存在著各式各樣、比他之前看到過的還要喪心病狂和無法直視的罪行。

於是仙水作為“正義之士”的底線終於徹底崩潰了。他站到了人類的對立面上,決心挖通魔界與人界的隧道,讓更強大的妖怪降臨,將人間變成燃燒著血與火的煉獄。而他則會親手掘墓,將所有活著的和死了的人類,無論神父、婦女還是孩子,全部埋葬,一個不留。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發現自己站在了錯誤的立場上→馬上與之前的陣營劃清界線、並轉換到對立陣營→消滅先前錯誤立場陣營裡的所有人,仙水這一波迅雷不及掩耳的騷操作,震驚了靈界,也震驚了每一個認識他的人。

連神經大條的幽助都看出來了,仙水的這種表現,是一種可怕的極端主義行為。而這種行為很可能是源於“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也就一種情緒、認知和人際關係上都極度不穩定,處在劇烈變動中的模式。這類患者往往自我同一性混亂,甚至有些人會產生性取向模糊的問題。

人格上的先天障礙,加上突如其來的巨大心理創傷刺激,誘發了仙水的極端行為,導致了他對人類與靈界的背叛。而後,為了應對信仰與立場上的劇變,仙水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成了更加嚴重的“解離性身份疾患”(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MPD),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多重人格”。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從高談闊論的演說家,到滅絕人性的殺手,再到負責家務的普通人,甚至還有純情內向又愛哭的女性,擁有“七重人格”的仙水終於覺得自己圓滿了。既有強大的壁壘保護,又有貼心的助理幫自己處理麻煩,還能在愛人面前盡情展露脆弱的內心,還有什麼比這更棒的了呢?至於曾經的痛苦,背叛之後內心的掙扎,都丟給主人格“忍”去承擔好了。畢竟他的名字就叫“忍”,也許本來就是為了承受痛苦而存在的。

仙水忍的“七重人格”,同時也是他“自我”定義模糊的體現。和自我意識明確、獨立自主的幽助不同,看似高大威猛的仙水,對於“自我”的認知,卻大多是來自於外部反應的。他對外界有著極強的依賴性,急需被肯定、被認同。而在一個陣營中站穩腳跟,保持鮮明的立場,是最容易獲得和保持這種“認同感”的方法。

先前他作為“正義之士”,堅定的站在人類一邊,認定自己是在代表人類除魔衛道;後來,他對正義的信仰崩塌之後,又馬上跑到人類的對立面上,搖身一變,成了“可憐、弱小又無助”的妖怪以及被人類破壞的大自然的代言人。

仙水忍的背叛絕非偶然,而可以說是“命中註定”。並且如果不是因為死亡,這種“背叛”今後也有可能反覆出現,直到其中一方,或者仙水本人徹底毀滅為止。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外部因素

說完了影響這兩位人物行為的自身因素,我們再來看看,又有哪些至關重要的外部因素,讓幽助與仙水擁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促使同為“靈界偵探”的他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這裡我們著重要講的是“羈絆”,也就是他們與身邊最重要的人之間存在的親情、友情、愛情等重要人際關係。

首先來看浦飯幽助的家庭關係。雖然他一直苦於被老媽嘮叨,表現得很不耐煩,但從他出事以後,母親溫子悲痛欲絕的表現,和他突然有了生命跡象時,母親與螢子相擁而泣的行為看來,他們母子之間的親情紐帶還是非常牢固的。溫子可以為幽助放棄自己的學業,忍受別人對單親媽媽的風言風語,努力把幽助撫養長大,供他上學,對他卻又沒有半點嬌慣,會在他自作自受的時候盡情的嘲笑他。

正是這種堅強獨立的母親,培養出了人格獨立的幽助。溫子與幽助之間,那既是親人、又像損友一般的母子關係,既彌補了父愛的缺失,讓家庭氛圍輕鬆和諧,也讓幽助形成了樂觀的性格。幽助之所以懂得變通,不會像戶愚呂那樣沉迷於力量,不鑽牛角尖,情商強大,母親溫子的這種看似“放養”、實則用心關注的教育功不可沒。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溫子對待幽助:絕不偏袒,自作自受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吃點苦頭

然後再來看幽助與螢子的戀人關係。他倆從小到大都像冤家一般,每次見面都如同火星撞地球。常常是幽助對螢子惡作劇,然後螢子再還給他一頓猛K,二人就在這樣打打鬧鬧的日常中一起成長。然而幽助和螢子卻並沒有因此結怨,反而真應了那句俗語,“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相識,越“打”感情越深。

螢子可不是一般的女孩。她學習成績優秀,體育全能,是男生們競相追求的偶像,卻又拒絕了自己的追求者,一心一意只等幽助甦醒的那天。她既能手撕調戲女同學的不良少年,又能勇敢對抗被妖怪控制的無良教師,而且和幽助一樣堅持著自己清醒的判斷力,從來不曾人云亦云。

幽助生前,螢子在閨蜜們面前竭力替幽助闢謠,證明他只是有點粗魯,而非十惡不赦的壞蛋;幽助陷入昏迷以後,她又悉心照料幽助的身體,甚至還曾奮不顧身衝進火場去救幽助。

幽助對螢子也是一樣,嘴上說螢子是“醜八怪”,其實心裡卻把她當成唯一的女神。曾經冒著不能復活的危險,衝進不良分子的大本營去救螢子;在危急關頭選擇停止按鈕時,他也依照直覺,選擇了螢子最喜歡的顏色。

健康穩定的戀愛關係,促進了幽助和螢子的心理成長。雙方都在與彼此交往的過程中,從彼此身上吸收了許多正能量。尤其是幽助,在螢子這樣優秀的戀人影響之下,改掉了不少曾經的壞毛病,從一個頑劣的不良少年,逐漸成長成為了一個自食其力、獨當一面的真正的男子漢。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最後再來說友情。幽助與桑原之間,互相“貶損”、互相競爭、卻又暗中互相守護的友情,也是雙方成長所必不可少的關鍵之一。

桑原是個非常講義氣的夥伴,為了讓好友能保住校外打工的機會,他與老師打賭,即便對手找上門來,他也決不還手,一邊捱揍,一邊拼命努力唸書。為此,當時還是靈體狀態的幽助,也放下了往日的嫌隙,守護在桑原身邊,在他遭遇老師不公正對待時,及時將念力傳達給他,制止了他的衝動。再後來,和幽助一同出席暗黑武術會的桑原,為了激發幽助的潛力,讓他能夠打敗戶愚呂弟,更是捨棄了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幽助。

有這樣一位擁有“捨生取義,殺身成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精神的好兄弟,原本有些吊兒郎當的幽助,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對方的影響。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追隨在幽助身邊的好友,除了像桑原這樣單純正直的人類,就是像藏馬那樣知恩圖報、學富五車的妖中學霸,還有像飛影這種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因為幽助的影響而漸漸冰釋前嫌、迷途知返的妖怪。一個好漢三個幫,在他們的助力之下,原本就自信滿滿的幽助,只會變得越來越好,是很難像仙水那樣,滑向與人類背道而馳的深淵的。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再來看仙水這一方,由於書中沒有關於仙水家庭環境的描寫,我們也就不在這裡妄加猜測了。只針對他身邊出現最頻繁的幾位能力者,和與他關係最密切的妖怪“樹”來進行分析。

首先來看仙水手下的幾位人類能力者。他們分別是:名為“醫師”、實則濫用能力濫殺無辜的神谷實;電子遊戲能力超群、心理卻極其脆弱、容易被蠱惑和左右的“網癮少年”天沼月人;高中畢業後離家出走的冷血狙擊手刃霧要;還有被蟑螂一般頑強的惡魔戶愚呂兄寄生在體內的吞噬者卷原定男。

唯一一個有點良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猶豫彷徨的“水手”御手洗清志,還因為桑原的捨身相救,倒戈到了幽助陣營的一方。

這些所謂的“能力者”,其實也影射了看似“完美”的仙水本身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殘忍的殺戮、容易被蠱惑洗腦、對人群的冷漠疏離、內心寄住著未知的可怕惡魔。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仙水之所以看中這些能力者,不單因為他們身上可以被利用的特殊“能力”,更因為從他們身上,仙水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將自己的理念灌輸給對方,讓他們接受,然後利用好這些人,達成最終目的,對仙水來說,就是“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接下來再來看,仙水與樹之間的情感羈絆。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的不可思議,也十分令人費解。一個曾經視一切妖怪為敵、認為必須把妖怪全部消滅掉的靈界偵探,為何會因一隻妖怪“有點人性”的三言兩語,就放過對方,還讓對方留在自己身邊,而後更是發展成了一種病態的依賴關係呢?

仙水內心的脆弱,自然是依賴形成的根源之一。但是作為被依賴的另一方,“樹”的所作所為,對仙水的隕落,也有著無法推脫的罪責。“沒有動搖仙水”,這看似無懈可擊的辯解,實際上完全是在推卸責任。在一旁靜靜欣賞他的改變,幫他完成心願,這看似無比貼心又忠誠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無差別的溺愛。對於逐漸走向墮落的愛人,

“不作為”才是最大的惡意

許多人都被漫畫中仙水與樹之間深刻的羈絆所打動,但是在我看來,樹的愛情,只是一種自私到變態的佔有慾,根本不值得被歌頌。樹以為讓仙水見識到人類的惡行,因此陷入痛苦與絕望之中,能讓他變得更強大,也能讓他與人類社會決裂,投入自己的懷抱中。但到頭來,也讓仙水徹底對自身的存在價值產生了懷疑,進而被人格解離所困擾,最終走向了在爆發中滅亡的悲劇。

樹替仙水說出了“死後不想去靈界”的遺言,但已經真偽難辨,因為他也說了,是他自己不想把仙水的靈魂交給靈界,不想讓別人用所謂的道德標準對他的愛人進行審判。樹揹負著仙水,關上了異度空間的門,也從此隔絕了仙水的希望與未來。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結語

結合內部因素和外部誘因看來,仙水的“背叛”絕非偶然,而是有著可悲的必然性,這是一種古希臘式的悲劇。過強的“宿命感”與突如其來的“顛覆”交疊,使他最終走上了癲狂與覆滅之路。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終前回顧自己的一生,仙水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打通魔界的隧道,真實目的是想來到魔界,來到他曾經親手殺死的無數妖怪的故鄉,死在這裡,在因果之上真正瞭解,得到心靈的解脫。而在與幽助的戰鬥中,他在幽助的感染之下,也體會到了戰鬥的快樂,這是他此前從未有過的體驗。所以,在他對幽助說出“謝謝你”三個字之後,就欣慰的閉上了雙眼,了卻了心中的遺憾。

對於仙水之於人類的“背叛”,富堅並沒有持完全批判的態度,而是以一種悲涼的筆觸,剖析了悲劇的成因,展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情感世界。人性的複雜,遠不止涇渭分明的善惡兩面,因此富堅所描繪的《幽遊白書》中的“反派”,很多也都是打著雙引號的。一幕幕轟轟烈烈的戰鬥背後,卻是一次又一次對人性更深入的探討與拷問。

當然,引發思考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動搖信念。恰恰相反,是為了讓活在當下的人們,更加深入的瞭解自己,從而更加堅信自己存在的價值。

同為《幽遊白書》靈界偵探,為何背叛人類的不是幽助,而是仙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