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首先,我們要知道,測量放線儀器種類較多,全站儀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且放樣精度較高的測量工具,比傳統的建築放線方法靈活,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座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

作為一名建築施工現場的施工員,測量和放樣是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5種全站儀簡易使用方法,後續補充完善其他類型。

一、賓得全站儀

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賓得全站儀的機載內置程序分為兩個大的模塊:模式A主要用於常規元素(角度,距離,和高差)的測量;橫式B則以豐富的應用程序幫助我們實現程序化測量,如座標測量(以下稱測量),座標放樣(以下稱放樣)。對於該全站儀在測量和放樣中的操作步驟,介紹如下:

1、座標測量

開機一整平一按ENT進入模式A—按F5進入橫式B4F1功能一 F2測量一選擇直角座標數據(按ENT鍵)—選擇測點(按ENT鍵)—輸入測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按F5選擇後視點一輸入後視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照準後視點—按F5確定進入座標測量。(有後視點座標的情況下,在測量模式下按頁替換可直接切換到放樣)。

模式A—按F5進入模式B—按F1功能一F2測量一選擇直角座標數據(按ENT鍵)一選擇測點(按ENT鍵)一輸入測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F3置零或F2輸入角度一按ENT鍵進入座標測量。(指定後視方位角的情況下)。

2、座標放樣

進入橫式A—按F5進入模式B—按F1功能一F5頁替換一F1放樣一選擇放樣(按ENT鍵)一選擇測點(按ENT鍵)一輸入測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按F5選擇後視點一輸入後視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照準後視點按F5確定一輸入放樣點座標一按F5接受一進入放樣模式一按F3翻頁一轉動儀器把水平角轉至零度鎖定一在此方向擺放稜鏡,將稜鏡中心對準儀器十字絲—按F1測距放樣一平距顯示為正則稜鏡,往儀器方向移等值距離,為負則相反,顯示為零即是放樣點。

3、後方交會(自由設點)

進入模式A—按F5進入模式B—按F1功能一F4自由設點一設置儀器高(按ENT鍵)一輸入已知點1座標一按F 5接受一照準已知點1,按F1測距一按ENT鍵一按F1追加一輸入已知點2座標一按F5接受一照準已知點2按F1測距一按ENT鍵一按F5計算。

4、懸高測量

模式A—按F5進入模式B—按F1功能一 F5頁替換一F2計算一選擇懸高測量,按ENT進入一按F3修訂稜鏡高一照準目標按F1測距一按ENT鍵進入懸高測量橫式一轉動望遠鏡照準所要測的點即可。

5、對邊測量

模式A—按F5進入模式B—按F1功能一 F5頁替換一按F4選擇對邊測量一照準基準點按F1測距一按ENT鍵一照準目標點按F1測距即可。

6、溫馨提示

注意目標選擇,每按一次(目標)按鍵,儀器在稜鏡(P-30)、免稜鏡(N-0)之間切換。如用稜鏡觀測,確保儀器目標設置為P-30,否則測量值會產生誤差3CM。

二、南方全站儀

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1、測量

儀器對中整平後,開機一項目(A)—新建項目一輸入項目名稱(作者及註釋)一建完後點鉤一建站一已知點建站一測站一輸入已知測站點名稱(通過下拉菜單調用或者新建一個已知點作為測站點)一如新建一輸入測站點名稱及X、Y、Z座標一建完後點鉤一輸入儀高一輸入鏡高一後視點一通過下拉菜單調用或者新建一個已知點作為後視點一如新建一輸入後視點名稱及X、Y、Z座標一建完後點鉤一後視定向(盤左精確瞄準後視點,照準後水平制動鎖死)一設置,此時設站及定向過程完畢一ESC—採集一點測量一照準待測點一依次輸入點名、鏡高一測距、保存(也可直接測存)。

注:測距表示測量後會在顯示板上顯示出來,保存表示把剛剛測得的點的數據保存,測存表示測量後數據不顯示在顯示板上,而是直接存儲到儀器的文件夾中。

2、放樣

儀器對中整平後,開機一放樣一點放樣一通過下拉菜單新建或者調用裡邊的數據進行放樣一輸入X、Y、Z座標一參考顯示板上羅盤狀的圖形一轉動儀器,左轉數據到達±0.0003dms (目的在於將儀器當前水平角同放樣點所在水平角的角度差歸零)一水平制動鎖死一參考HD中的數據,在適當位置時指揮稜鏡左右移動與望遠鏡裡邊的豎絲重合(通過儀器望遠鏡觀看並指揮跑尺人員的移動)一找準稜鏡點一測量一參考移遠,根據顯示的稜鏡所在位置與放樣點設計位置的距離差,指揮跑尺人員順看望遠鏡指示的方向前後移動稜鏡,移動一次測距一次,反覆移動,反覆測距,知道稜鏡所在方向精確符合於望遠鏡中心十字絲所指示的方向並顯示的距離差達到放樣精度要求後,該放樣點在實地的位置即可確定。

3、數據導出

開機一插上存儲媒介(U盤、內存卡等)一項目B選項卡一導出一存儲方式一數據類型一座標類型一導出一輸入導出文件名。

三、索佳SET600全站儀

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1、測量(座標測量)

將儀器對中整平,按"ON"鍵開機一按"ESC",直到屏幕出現"0 set"界面,把儀器繞水平方向轉動一圏,再把望遠鏡繞垂直方向轉動一圏(此步為角度初始化,每次開機都要執行此步),當水平角(HAR)和垂直角(ZA)都在屏幕上出現後(測量界面),按"ESC"鍵一F3 (內存)一選擇MOB"(工作文件),按"確認"(面板右下角的灰色鍵)一選擇"JOB name edit"(文件名編輯),按"確認"一按F1至F4 (FUNC為鍵盤輸入內容的擴展,包括數字,字母和符號)輸入文件名,輸入完畢按"確認"一ESC(退出)一ESC—ESC—依次按FUNC (功能),當F3上方顯示"座標"時(如果不考慮座標數據的存儲及調用,可跳過建立文件名的步驟,當角度初始化完畢後,按FUNC調整F3的功能為座標時再進行以下操作)一F3 (座標)一選"Stn.Orientation"(測站定向),按"確認"一選擇"stn coordinate"(測站座標),按"確認"一F3 (編輯),按F1至F4輸入測站座標(N0為縱座標,E0為橫座標,Z0為高程),一行輸入完畢,按"確認"當光標跳至Inst.h時,輸入儀器高,光標跳至Tgt.h時為稜鏡高,全部輸入完畢一按F2 (記錄),在Pt處輸入測站點號(F4為編輯修改),按F1 (OK)(當出現Over write的提示時,說明在儀器內存中有點名相重的點,要麼按F4覆蓋,要麼按F3重新修改點名)一(如果不考慮數據記錄及調用,可跳過上一步)F4 (OK)—選擇"Set H angle"(設置水平角),按"確認"一選擇"Back sight"(後視),按"確認"一F3 (編輯)一依次輸入後視座標(輸入法參考測站定向,NBS為縱座標,EBS為橫座標,ZBS為高程)一F4 (OK) —F4(OK)—精確瞄準後視點,按F4 (YES) —ESC—選擇"Observation"(觀測),按"確認"一等待測距完畢,屏幕出現目標點座標後,按F4 (記錄)一F1 (OK)記錄目標點座標(如需更改點號及稜鏡高,可把光標調至Pt(點號)行和Tgt.h(稜鏡高)行並按F4鍵修改)一觀測下一點,按F1 (觀測)即可。

2、放樣(座標放樣)

開機及角度初始化完畢,按"ESC"進入測量界面(屏幕有水平角及垂直角顯示),依次按"FUNC",直到F2功能變為"放樣"一按F2 (放樣)一選擇"Stn.Orientation"(測站定向),按"確認"一選擇"stncoordinate"(測站座標),按"確認"一F3 (編輯),按F1至F4輸入測站座標一行輸入完畢,按"確認"當光標跳至Inst.h時,輸入儀器高,光標跳至Tgth時為稜鏡高,全部輸入完畢一按F2 (記錄),在Pt處輸入測站點號(F4為編輯修改),按F1 (0K)(當出現Over write的提示時,說明在儀器內存中有點名相重的點,要麼按F4覆蓋,要麼按F3重新修改點名)一(如果不考慮數據記錄及調用,可跳過上一步)F4 (0K)—選擇"Set H angle"(設罝水平角),按"確認"一選擇"Back sight"(後視),按"確認"一F3 (編輯)一依次輸入後視座標(輸入法參考測站定向,NBS為縱座標,EBS為橫座標,ZBS為高程)一F4 (0K) —F4(0K) —精確瞄準後視點,按F4 (YES) —ESC—選擇"S-Odate"(放樣數據),按"確認"一依次按F2(▲S-0),直到屏幕出現"S-0 Coord(放樣數據),則輸入放樣點的座標(Np,Ep,Zp分別為縱座標,橫座標,高程)一F4 (0K)—依次按F2 (▲S-O),直到屏幕出現S-0H界面時,dHA顯示的即為角度差,水平方向轉動儀器,將該角度差調為00°00'00",鎖緊水平制動,則儀器所指示的水平方向即為放樣點所在的方向,當指揮跑尺人員將稜鏡調整至此方向後,通過F1 (觀測)鍵,即可知道放樣距離差(屏幕上以H顯示)為多少。

3、溫馨提示

依次按ESC鍵進入SET600界面,F3 (內存)一選擇JOB,在Comms setup中可以進行通訊參數的設置(與南方cass通訊,在cass裡選擇索佳SET,全站儀推薦以下設置:

Baud rate:9600bps

Date bits:8bit

Parity:NOT set

Stop bit:1bit

Check sum:No

Xon/Xoff:NO

Cass及全站儀通訊參數設置好後,進入JOB裡,選擇Comms output—選擇所要通訊的文件一按"確認"鍵,但文件名右邊變為Out後,一F4 (0K)—選擇SDR—按"確認"鍵即可。

四、三鼎全站儀

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1、使用中的相關注意事項

儀器對中整平後,請檢查補償器是否打開(一般為開啟狀態)一開機後的常用測量界面,按兩次F4鍵一F2 (補償)一選擇對應的補償類型即可開啟反射體(稜鏡,稜鏡常數,無稜鏡),氣象改正數的設置—測量之前,在開機後的常用測量界面,按F4鍵,找到EDM選項,在此選項中,可對稜鏡和氣象改正數進行設置(注意:在使用帶免稜鏡功能的全站儀時,一定要在EDM裡選擇好對應的反射體,即目標是稜鏡還是無稜鏡)

以上為初次使用全站儀的用戶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以下就三鼎全站儀中的兩個常用功能一一測量(數據採集)和放樣,現作一個簡要的流程描述。

2、測量(數據採集)

溫馨提示:在操作中,輸入數字或字母完畢,按ENT鍵確認輸入。

按紅色鍵開機一菜單一F1 (應用程序)一F1 (測量),自動進入測量設置界面一第一步:F1 (設置作業)一F1 (增加)一按數字鍵盤輸入作業名一F4 (確認),自動返回測量設置界面。

第二步:F2 (設置測站)一F3 (座標)一輸入測站點點號及座標(N為縱向座標,E為橫向座標)一F4 (保存)一輸入儀器高一F4 (確認)。

第三步:F3 (定向)一F2 (座標定向)一F2 (座標)一輸入後視點點號及座標(N為縱向座標,E為橫向座標)一F4 (保存),自動進入座標定向界面一轉動儀器,精確瞄準後視點一F3 (記錄),儀器提示"確認要進行多餘觀測嗎? " 一F1 (取消),自動進入定向結果界面一F4 (確認)。

第四步:F4 (開始),自動進入測量1/3界面一輸入待測點的點號及稜鏡高一按兩次"翻頁",界面顯示座標後一瞄準待測點所架設的稜鏡一F2 (測距),稍等片刻,測距完畢後界面即顯示所測點的座標,如果需要記錄所測座標到全站儀內存,按F3 (記錄)即可,該點即測量完畢。

3、放樣

按紅色鍵開機一菜單一F1 (應用程序)一F2 (放樣)一參照測量中的第一步至第三步(步驟略)一F4 (N為縱向座標,E為橫向座標)一F4 (確認),自動進入放樣界面—轉動儀器,將△Hz調至00°00'00",鎖緊水平制動(溫響提示:此時水平方向不得再轉動儀器,此時望遠鏡所指方向即為放樣點所在的方向)一然後在此方向指揮跑尺人員移動接鏡以對準儀器望遠鏡十字絲中心一按F4找到測距功能一F2 (測距)一稍等片刻,測距完畢後,放樣界面中的下一行所顯示的數值即為放樣距離差,根據該距離差再指揮跑尺人員沿儀器所定方向移動稜鏡至該距離差到達放樣所要的精度時,稜鏡所在的位置即為放樣點所在的平面位置。

五、邁拓MTS-602全站儀

全站儀操作教程大盤點,作為建築施工人員必須掌握!

邁拓MTS-602系列,作為工程型全站儀,具有常用功能全鍵盤顯示的特點(即對於常用功能如:座標測量和座標,都可以直接在鍵盤上按鍵實現,不需要進入菜單裡的應用程序),現就常用的兩個功能:座標測量和座標放樣的簡易操作流程,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測量(座標測量)

將儀器架設好(如架設在一個已知座標的控制點上),對中整平一開機,出現轉動望遠鏡的提示一垂直轉動望遠鏡一圏一按"座標"鍵一F2 (建站)一F1 (測站設置)一輸入已知點座標(N0為縱座標,E0為橫座標,Z0為高裎,輸入時,直接按數字鍵,一行輸入完畢,按▼鍵,光標自動跳到下一行,依次輸入NO, E0, Z0座標)一F5 (確定)—輸入儀器高一F5 (確定),此時測站信息輸入完畢,自動返回到"座標測量/建站"界面一F2 (後視定向)一F2 (輸入後視點座標)一依次輸入後視點的座標(Nbs為縱座標,Ebs為橫座標,輸入時,參照測站設置所述的輸入法)一F5 (確定)一出現後視方位角界面後,精確瞄準後視點,按F5 (設角)一F3 (稜鏡高度)一輸入稜鏡高度—F5 (確定)一按"退出"鍵,屏幕即出現座標測量界面一精確瞄準目標點做架設的稜鏡中心(跑尺人員要使稜鏡扞上的氣泡居中,扶正稜鏡),鎖緊水平和垂直制動—F1 (測量)一等待測距完畢,即可看到目標點的座標。 溫馨提示:以上所述,所測得的座標數據不記入內存,如要使用內存,則要使用數據記錄功能,該功能的操作要求首先輸入文件名,然後在測站設置中,輸入座標完畢按F4 (記錄),後視定向完畢後按F3 (開始測量)一瞄準目標一按"座標"一測出座標後,按F4 (記錄)。

2、放樣(座標放樣)

將儀器架設好(如架設在一個已知座標的控制點上),對中整平,開機一出現轉動望遠鏡的提示一垂直轉動望遠鏡一圏一按"放樣"鍵一F2 (座標放樣)一F1 (測站設置)一輸入測站點座標(N0為縱座標,E0為橫座標,Z0為高程,輸入時,直接按數字鍵,—行輸入完畢,按▼鍵,光標自動跳到下一行,依次輸入NO, E0, Z0座標)一輸入完畢,按F5 (確定)一輸入儀器高一F5 (確定)一F2 (後視定向)一F2 (輸入後視點座標)一依次輸入後視點座標(Nbs為縱座標,Ebs為橫座標,輸入時,參照測站設置所述的輸入法)一輸入完畢,按F5 (確定)一出現"後視方位角"界面,精確瞄準後視點,按F5 (設角)一F3 (開始放樣)一輸入放樣點座標(Np為縱座標,Ep為橫座標,Zp高程)一輸入完畢,按F5 (放樣)一輸入稜鏡高一F5 (確定)一出現"角度差。。。"界面時,轉動儀器,使得"角度差"所顯示的角度調為0°00'00",鎖緊水平制動,此時儀器所指示的水平方向即為放樣點所在的方向一指揮方向:指揮跑尺人員在一起所指示的水平方向上移動稜鏡,並使得稜鏡中心對準儀器望遠鏡中心十字絲,且把稜鏡扶正(稜鏡杆上的水準氣泡居中)一F5 (測量)一移動距離:等待測距完畢,屏幕上距離差一行即會顯示跑尺人員需要沿望遠鏡所示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該距離實際上是稜鏡所在位置與放樣點設計位置的距離差)一重複指揮方向,移動距離,直到方向吻合,距離差達到放樣要求,放樣的實地位置即可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