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矩陣】思緒,在聚光燈下跌宕

【大矩陣】思緒,在聚光燈下跌宕

今年2月18日晚,重慶市渝北區國博中心,可容納1000多人的場地座無虛席。“2018,重慶公安告訴你”重慶市公安文化基層行慰問演出進行中。

此時,以時代楷模楊雪峰事蹟為題材創作的情景劇《呼喚》正在出演。

母親:……此刻,你在哪裡呢

紅綠燈下,那指揮車輛的身影是你嗎

斑馬線上,那攙扶老人的背影是你嗎

媽的眼花了,媽找不著你呀

兒啊,你在哪裡,你快回家……

妻子:……多少個夜晚我不敢熄燈

怕天黑你找不著回家的門

我不敢入睡,怕睡著了聽不見你進門的聲音……

十六年啦等待已成我的習慣

如今,沒有了等待的夜晚多麼漫長……

燈光幽暗,氣氛憂傷。看著臺上,我的思緒又飛回兩個多月前。

去年11月,市局政治部一位不太熟悉的領導找到我:“市局今年公安文化基層行慰問演出,擬創作一個以楊雪峰事蹟為素材的短劇,請你當編劇。”

“我?為什麼是我?”雖然曾在影視中心從事過編劇工作,也創作過不少劇目,但離開宣傳處已八年,我還寫得出來嗎?何況工作繁忙,我能完成這個艱鉅任務嗎?

“對,你。”領導笑答:“我知道你今年參與創作了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時代楷模楊雪峰故事集》,也讀了你發表在《重慶日報》《重慶晚報》的相關報告文學,知道你手裡掌握了許多素材,你是不二人選。不要猶豫。”

看來卻之不恭。何況,把自己的文字搬上舞臺,哪個文學創作者不希望?我一咬牙:接!時間緊迫,工作之餘立即進入狀態。

但創作的艱辛遠超預期。熬了兩晚,第一稿被斃。原定設置楊雪峰媽媽與妻子二人,因角色侷限,不足以全面反映楊雪峰心繫群眾與戰友的一面,得增加角色,重寫。第二稿不行,太寫實過於冗長,缺乏舞臺表現力,重寫。第三稿不過關,選取事例是以前發表作品裡展現過的,缺乏新意,得挖點大家不熟悉又有代表性的素材,重寫。第四稿,節目組傾向於認可,但節目組請來的專家表示,表現形式最好由話劇轉為情景劇,建議用詩的語言而非敘事性語言,要高度濃縮又接地氣,要採用時空對話的表達方式。重寫、重寫、重寫……

感覺瀕臨崩潰。“我寫不出來。還是請外面專家寫吧,手頭工作都忙不過來呢。”見我垂頭喪氣,領導不緊不慢:“別洩氣,就你寫。好作品是憋出來的。再加把勁,你絕對行。”那神態分明是:想打退堂鼓,沒門,開弓沒有回頭箭。

無奈,悻悻回去,關門繼續。第五稿仍舊不行,大腦幾乎缺氧癱瘓。終於,一個週末,忐忑地將第六稿發給領導。看這回又啥理由被斃?

我差點看哭了……

我捧著手機,手都抖了。

演出時間逼近。很快,節目組經過論證確定了劇本,隨後早已物色好的演員迅速就位,楊雪峰和母親飾演者系市話劇院演員,妻子由專家推薦的一名非專業演員扮演。

是時候檢驗文本質量與排練效果了。我忽然有些緊張。演出當天邀請了部分英烈家屬,不知楊雪峰的親人在場嗎?2018年的2月18日,是楊雪峰犧牲的日子。也就是說,演出當天是他的忌日。我不想這揪心一幕令他們再次難過。

之前聞知,今年1月28日小年這天,楊雪峰生前所在石船大隊的戰友們以及楊雪峰生前的幫扶對象10餘人來到楊家,陪楊家二老一起包餃子,一起吃了頓暖心團年飯。石船大隊大隊長黃長富說:“雪峰是我們的兄弟,兄弟們永遠不會忘記他!”石船大隊的戰友們,也在演出現場嗎?

舞臺上,聚光燈下,身著警服的“楊雪峰”鏗鏘而深情的聲音在迴盪:

……我不曾離去

我雖然倒下,卻站成了一座雕塑

我會在車水馬龍的街頭醒來

在萬家團圓的燈火中醒來

在鳥語花香的山河間醒來

……如果有來世

我還做媽的兒子,我還做雅莉的丈夫

如果有來世

我,依然要做一名人民警察

掌聲打斷思緒。我的眼眶溼潤了。隨後許多電話短信紛至沓來——

“劇本寫得好,樸實又感人至深!我沒法控制自己……”

“楊媽媽的飾演者下來還在流淚,她是用了全部感情在詮釋……”

“謝謝你的傾力創作,好多同事看哭了,我也一晚上沒緩過來……一年了,這是戰友們對雪峰兄弟最好的紀念……”

“情景劇編得好,演得好,我想保存這個視頻。”黃大隊長真的在現場。

最欣慰的是楊雪峰的妻子發來的短信:謝謝程姐姐的用心付出。此劇不僅獻給雪峰,更獻給所有公安民警。願你們青春無悔,矢志不渝,平安幸福!

是的,我們無悔。我們負重前行,矢志不渝。希望戰友們以及家人們平安幸福,希望我,再沒有機會創作此類題材的作品!

文|公安部交通安全微發佈

素材|公安部交通安全微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