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嗎?

情感老凱


這是美國一個絕對美妙的意願,問題是它沒有機會實現!它要實現這個願望,代價得比在伊拉克多出上百倍。出了人口、裝備、幅員地貌、執政教派人口比例這些重大因素之外,還有幾項關鍵的要素也會讓美軍撞鐵板:伊朗的經濟實力,當年的伊拉克沒法比;伊朗社會沒有象伊拉克那樣被美滲透了十年;伊朗沒被實行空中管制十年,美軍無法輕易掌握自標;伊朗軍隊的作戰技能比伊拉克軍隊高一個代次不止。

美國要把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這結果太美妙了,它的原油出口也進了美國的壟斷市場,那眼前這場貿易戰世界只有投降,美元至少再稱霸50到100年,僅憑個理由美國也有絕對願望來打這場戰爭!問題是就算把美國自己先打廢了,這願望還是個願望而已。具體原因,前邊的答案已有精彩描述,老鐵權且拾遺補缺,再添點佐料。

一.兩伊的經濟實力不可同日而語

伊朗已經從經濟制裁中脫困,現在的經濟狀況,當年的伊拉克與其沒有可比性。當年薩達姆野心爆棚,為爭石油和出海口,竟然入侵科威特,把自己變成世界的公敵,除在海灣戰爭中被暴虐以外,更關鍵的是被安理會極端嚴厲的制裁了十年之久,在國際人道組織發現伊拉克已經出現飢餓災難之後才出臺了後來有名的石油換食品計劃,也只能根據人道組織的數據在放行數量被嚴格控制的石油,供伊拉克民眾充飢而已,其經濟狀態就可想而知了。

而伊朗通過《伊核協議》使自己的石油正常出口(之前的制裁也沒象伊拉克那麼嚴厲),其經濟已呈現出崛起性恢復增長,這在其敘利亞和也門戰場的表現中已經充份證實。這使伊朗有條件發展其武器裝備,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而且伊朗沒經過海灣戰爭那種大量的損失)這與當年的伊拉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二 . 伊朗社會沒有被西方象伊拉克那樣被滲透十年

當年伊拉克在海灣戰爭失敗後,被嚴厲的軍事管制了十年,在那種經濟環境下,被西方滲透。其社會生態已經嚴重的傾向於西方,使美軍進入伊拉克有點象走親戚一樣被歡迎,在巴格達街頭對美軍的迎接場面,薩達姆雕像被拉倒的場面都證實了當時伊拉克的社會生態現狀,即使是薩達姆獨裁與否,也都是出自於西方人目的刻意的宣傳而已,此前的伊拉克人心裡連獨裁的概念都未必理解。這也使美軍在伊拉克的行動如魚得水。

這種條件,美軍在伊朗就無緣享受了。假如美軍進入伊朗,它將面對8千多萬人口的2千萬支槍和裡邊射出的憤怒子彈,讓美軍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任何時候都得處在心驚肉跳中,茫茫人海中、山間叢林裡到處都可能給徒步行進的美軍官兵來上一梭子彈或者肩扛火箭彈或者迫擊炮彈手榴彈,反正是能送侵略軍回老家的各種彈。伊朗的地形地貌類似於阿富汗,處於這種環境下的美軍得付出多少傷亡代價,還能剩多少戰鬥力?

三.當年美軍對伊拉克的所有關鍵重點目標瞭如指掌

當年的伊拉克被美空中管制了十年,被無休無止的地面核查無數遍,它的所有關鍵要害目標被探了個底掉,由於雙方裝備技術和戰爭理念的代次差距,伊拉克人無從得知己方洩密的嚴重性,以致戰爭一開始自己的電臺、指揮、通迅系統既被悉數打掉,加上美軍強大的電子戰信息戰壓制,使伊軍各部隊無從得到來自上級、下屬、友鄰部隊的任何信息,只能得到美軍想讓他得到“情報、命令、報造”,難怪那些名頭響噹噹的麥地那師的精銳們都奇蹟般地蒸發了。美軍只在費盧傑和提克里特遇到了成建制的激烈抵抗,也讓不可一世的美軍銳氣大挫。如果沒有這些戰前準備,相信美軍將多付出幾十倍代價才能達到作戰目標。

這種條件在伊朗,美軍就完全不具備了,伊朗的電子戰方面在俄羅斯支持下也是相當有實力的,當年的RQ170叛逃事件美軍不會忘吧?美軍失去了這種一邊倒的不對稱優勢,不知道它這仗還會不會打了?

四.兩伊軍隊作戰理論的天壤之別

當年伊拉軍隊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二戰中那種集團衝鋒,陣地固守的作戰模式,這在美軍遠程精準火力的打擊下,基本等同於自殺,美軍完全依靠非接觸式作戰手段吊打伊拉克軍隊,這種戰場優勢到了伊朗這裡將徹底喪失。通過幾年的敘利亞戰爭磨礪,伊朗那支強大的共和國衛隊的戰求思想,兵員作戰技術素質有些方面會超過美軍,這樣的部隊戰時必然獲得俄羅斯方面的裝備、信息、態勢感知等多方面支援,試想它的戰力有多恐怖?而當年的伊拉克軍隊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

面對這樣的伊朗國情民情,面對這樣的伊朗軍隊,如果美國決心把它打成伊拉克第二,它就必須準備付出過百萬人的死亡,十萬億美元左右作戰經費,幾年之內,伊朗沒咋地,美國自己先廢了。其實雙方勝負最關鍵的要素是:美軍是在侵略戰爭條件參與作戰,一是心虛,二是想殺人奪財。而伊朗則是衛國反侵略作戰。為了保命而殺強盜,當然士氣強盛!


鐵嶺鋒


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伊拉克。雖然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相鄰的中東伊斯蘭國家,都與美國關係搞僵了,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如果把伊朗和伊拉克相對比,差別很大的。這是因為:

一、伊朗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同。伊朗國土面積有164.8萬平方公里,人口8200萬。而與之相比的伊拉克只有44.1萬平方公里,3600萬人口。而且伊朗的大部分國土都是山地高原,地形地貌恐怕和阿富汗有得一拼,美國在阿富汗打了18年了,現在還在為剿滅塔利班組織而頭疼,難道又想開闢另一個“阿富汗”戰場,將伊朗和阿富汗一起打通,一起對抗美國大兵?

二、伊朗民族凝聚力較強。伊朗絕大多數都是波斯人,還有25%的阿塞拜疆人,都是信奉伊斯蘭什葉派,另外還有約7%的庫爾德人。伊朗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並沒有太大的矛盾,相處融洽,現任總統哈梅內伊就是阿塞拜疆人。伊朗雖然受到美國壓迫,但並沒有什麼民族矛盾,伊朗領袖並不像薩達姆一樣是強權獨裁者,並非那種高壓維持政權,這點和伊拉克有很大的區別。薩達姆是通過強權讓伊拉克人不敢反抗,但很多人心裡並不支持薩達姆,甚至期盼著美國來解放自己,獲得“自由”。

三、伊朗的政教合一政權但不同於薩達姆。薩達姆後期太自我膨脹忘乎所以,甚至敢稱伊拉克是世界第四軍事,國內採取高壓政策進行壓迫。而伊朗則是一個相當務實的國家,在外交上知道進退。比如美國搞演習的時候他就退避三舍,然後放各種大話威脅,就像一個嘴炮。等美國演習完了,都走了,伊朗軍隊冒出來演習了。包括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而伊朗並沒有馬上退出,這就非常知進退了,而且伊朗目前還是中東什葉派的領袖,也獲得了一些大國比如俄羅斯的支持!

四、伊朗有比較完備的工業。在中東國家中為什麼以色列有些忌憚伊朗,其實就是因為伊朗是所有中東國家中唯一一個有比較完成工業體系的國家,他自己造飛機、軍艦、導彈等,特別是伊朗大量的中短程彈道導彈,數量是非常龐大的,能夠覆蓋整個中東地區,甚至有打到歐洲的實力,與伊朗進行軍事攤牌恐怕損失會不小!


五、伊朗可以通過裡海獲得軍事援助。如果美國能像打擊伊拉克一樣迅速拿下還好,如果一旦拖入持久戰,那麼伊朗會從裡海接受到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這樣美國就要付出更多的軍隊和代價去應付這場戰爭,而且戰後還得負責伊朗的重建和麵對無窮無盡的游擊戰,這恐怕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六、個人理解美國還需要伊朗的存在。伊朗在中東地區不但威脅到了美國,還威脅到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等,包括以色列,伊朗還在,美國就可以控制這些國家;伊朗不在了,沙特、阿聯酋還會這麼聽美國人的話,他們會不會組建一箇中東聯盟來排擠美國呢?就像現在的歐盟排擠美國的存在是一個道理!


綜合來說,美國在新世紀後已經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了,現今部隊都還陷在這兩個地區出不來,美國還花了大量的錢搞重建,然後被這些地區的恐怖分子又給炸爛了。因此美國理想的戰爭應該是利比亞、敘利亞一樣的戰爭,美國只需要在後臺操控別人去打,然後飛機支援一下那些難啃的目標,推翻政權後與美國毫不相干那種,伊朗好像暫時不符合這樣的情況設定喲!


狼煙火燎


伊朗當然不會是下一個伊拉克,美國最想伊朗變成下一個伊拉克,只是伊朗的國力不是伊拉克能相對的,伊朗比伊拉克體量大多了,何況伊朗又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內部比較穩定。

伊朗的領土是伊拉克的幾倍,伊朗人口8千多萬,伊拉克的人口才有3千多萬。伊拉克的領土有一半都是沙漠,美國打伊拉克時,坦克真是開的舒坦啊!伊朗的領土多高山峻嶺,打游擊戰相當不錯。伊朗內部是比較穩定的,伊朗是通過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美國扶持的巴列維王朝建立了現政府,這種光榮的歷史想要分裂伊朗真的很難,畢竟伊朗的主體民族是波斯人,其它族人只佔百分之幾罷了,民族之間相處的融洽,美國想要通過顏色革命推翻伊朗真的不行啊!相反伊拉克國內派系比較多,信仰的宗教都不同,這就給了美國分化的機會哦,伊朗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所以沒有伊拉克那樣宗教糾紛的問題。

薩達姆完全是自己作死,把伊拉克給搞死了,兩伊戰爭,入侵科威特,和美國打了兩次的戰爭,結果就是搞的伊拉克民窮國弱,不亡才怪呢,現在伊拉克想要恢復起來,太難了。伊朗就不同,從來對戰爭都是謹慎的,主要的目標是發展經濟和國防,因為有比較穩定的環境和時間,伊朗的國防建設的不錯,伊朗的近中程導彈就很不錯,伊拉克有什麼導彈啊,除了薩達姆時期的飛毛腿導彈還有什麼啊!在技術開發上,伊拉克比伊朗也差太多了。薩達姆從法國引進的核技術,建立了伊拉克第一座核反應堆,結果竟然被以色列用戰鬥力空襲給破壞了,導致伊拉克沒有了最大的籌碼。伊朗不同,伊朗的核設施分散在各地,有的在地下,不怕空襲,這樣一來,伊朗造出原子彈也是遲早的事,這就是伊朗最硬的籌碼,到時伊朗不會像薩達姆被美國推翻了,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地區影響力上,伊朗比伊拉克強多了。伊朗是什葉派的大本營,在中東地區,什葉派是很大的實力,現在不是伊朗派兵去到了敘利亞境內幫助敘利亞的什葉派武裝嘛,可見伊朗在中東地區是有些巨大的影響力的,在軍事上,伊朗可是數一數二的中東地區大國,這一點上伊拉克是比不了的。總之,伊朗和伊拉克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國家,從美國對伊朗的態度就知道了,美國一直想打伊朗,只是一直不出手,就是忌憚伊朗的國力,你看伊拉克,美國拿出一小瓶洗衣粉說你有生化武器,就出兵打你,你伊拉克能怎樣?伊朗可牛多了,一直搞鈾濃縮,結果美國恨的咬牙切齒,嘴上說打,卻從不出兵,這就是國力的不同啊!伊朗國力強,美國沒辦法,伊拉克國力弱,只能被欺負了!

伊朗的命運掌握在伊朗人的手上,如果伊朗人自己不爭氣,別人是不會幫你的,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己強大了,就不會步薩達姆被美國搞掉的教訓。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美國支持伊朗境內的庫爾德游擊隊,接下來伊朗必然發生內亂,因為庫爾德游擊隊會鬧事。但只要伊朗小心果斷處置,就不會有大問題。

第一,伊朗早點動手,調集最精銳部隊提前完成戰役部署,一旦庫爾德游擊隊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使用雷霆手段解決掉。伊斯蘭革命衛隊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所以解決庫爾德游擊隊就用伊朗國防軍,不要動用伊斯蘭革命衛隊,不要讓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進軍伊朗。

第二,讓伊斯蘭革命衛隊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搞實彈軍事演習,做好隨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準備。

第三,邀請俄軍進駐德黑蘭,哪怕一個連隊也行。

第四,和俄羅斯,敘利亞等國結成同盟,派精銳部隊進駐敘利亞,包圍美國駐敘利亞軍事基地。

第五,做好發射第一波導彈雨的準備,一旦開戰痛擊美軍。

第六,引進s-400防空系統,做好關鍵部位的防空。



美國雖然軍力強大,但實際上很慫,紙老虎還是紙老虎,美國要解決伊朗就必須速戰速決,否則高興的是俄羅斯。所以美國一旦把伊朗一波推不掉,俄羅斯就會在武器裝備方面全力支持伊朗。



而伊朗被武器禁運這麼多年,為了增強是咧,研製出了許多奇怪的武器(俗稱黑科技),這些武器很可能更貼近實戰。



因為伊朗軍隊信息化程度比伊拉克軍隊高,國內人民對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周邊友好國家多(尤其是俄羅斯),又有霍爾木茲海峽這張牌,所以伊朗是塊硬骨頭,美國叫囂了這麼多年也不敢動真格,此次仍然是支持庫爾德游擊隊,還是代理人戰爭,老套路而已。


毒刺劍客


伊朗不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幾乎是肯定的。

伊朗的人口與國土面積都是伊拉克的幾倍,境內多山,且扼守霍而姆斯咽喉要道。伊朗導彈技術較先進,防空能力較強,又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歷來反感美國偏袒它的仇敵以色列。

關鍵是伊朗並沒有象伊拉克那樣去侵犯別的國家,授人以柄。而美國特朗普政府又公開撕毀六國參與的伊朗核協議,全無信譽可言。世界各國普遍同情伊朗,尤其中俄兩大國的力挺,令美國投鼠忌器。

當年的伊拉克戰爭,令美國偷雞不成,蝕把米,彼時尚可師出有名,今時今日,大國早已崛起,一文一武,足以抗衡美國,令其不敢造次。

特朗普是精明的,擅長於極限施壓。但他決不會去冒然發動一場不划算的戰爭,這是他的商人本性所決定,打打經濟戰,以軍事勢力敲鑼打鼓去助威是真。

搞得風雨滿城,然後逼人家坐上談判桌,化被動為主動,毀了舊的,再搞個於美國更有利的新協議,堂而皇之,還顯得他很道義似的。

這就是特朗普的風格。但動武,他還是會惦量對手的。所以,他的鬧騰,就是愛鬧的孩子有奶吃!不信就拭目以待吧!


不扶就不服


伊朗不會成為下個伊拉克,理由如下:1.國土面積大164.8萬平方公里,縱橫都較深,伊拉克只有43.7萬平方公里。2.海上島嶼眾多,相當於無數的航空母艦。3.伊朗人們種族凝聚力強。4.伊朗是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治和宗教融為一體。5.伊文明和文化悠久深厚,波斯文明起源於公元前550年。


小散飛哥


先說說伊拉克的國內局勢。

整個伊拉克境內,分別充斥著三種不同的勢力:

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

這三大勢力之間,此消彼長,相互抗衡,他們在極力排斥外來勢力的同時,內鬥也依舊十分激烈。在薩達姆的獨裁統治下,他大肆發展國內經濟,以遜尼派強權強勢鎮壓什葉派、遜尼派,讓整個伊拉克境內內部相對穩定,三大勢力之間的武裝衝突也漸漸趨於緩和。

正因如此,薩達姆才能夠盡一切可能調動國內資源,不斷髮生對外戰爭。

只不過,美方眼看伊拉克境內開始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凝聚力,遂開始黑虎掏心。

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

這三場大型戰爭中,伊拉克的經濟被眼中拖垮,伊拉克戰爭更是直接將薩達姆政權踢下權利中樞,徹底葬送了伊拉克境內政權一統的高光時刻,此後漫長的歲月中,伊拉克又恢復了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相互廝殺不斷的內戰局面。

反觀伊朗,它曾經也是美國的好友,可它們終究是敵人。

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中東地區複雜的地緣因素。

以阿拉伯人為首的伊斯蘭教,它們希望將中東地區變成統一國家的那一刻,其實美國是無法染指中東任何一個國家的。

只可惜,中東世界內部宗教矛盾不斷,什葉派和遜尼派相互撕裂,為美國進入中國扶持宗教國家相互抗衡強大的政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伊朗這個主權國家和伊拉克有很大的不同。

伊朗的政治體系可以分為兩套班子:

精神領袖和總統。

伊斯蘭教國家幾乎都以此教為“國教”,神權高於一切,伊朗也一樣,精神領袖是整個國家的核心。精神領袖還負責國家的軍隊、法院、清真寺、媒體,可以說是集所有實權於一身,反觀國家總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權力。

伊拉克內部的宗教矛盾不斷,是因為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三方相互掣肘,而伊朗境內幾乎九成都為伊斯蘭教什葉派,內部矛盾並不是十分劇烈。

1976年,伊朗經過伊斯蘭革命之後,美國對於伊朗的經濟制裁頗為恐怖,幾乎想要徹底斷送這個新生主權國家的經濟命脈。

可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伊斯蘭革命之後的伊朗人民,一致槍口朝外。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越強硬,伊朗人民的凝聚力就越強,反而屢屢叫板美國。

伊拉克在戰爭之後之所以迅速墜下中東神探,最為根本的原因在於內部沒有更加強硬的手段整合所有的境內衝突,這也使得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三者之間的矛盾愈加的惡化,一度拖垮著伊拉克境內的經濟發展。

而伊朗則不同,伊朗境內民眾的凝聚力本來基礎紮實,矛盾衝突也相應較少。即便發動大規模的戰事,整個伊朗也絕對不可能從內部直接瓦解,更多的時候,依舊是來自外部軍事壓力的威脅。


歷史總探長


不可能,伊朗和伊拉克兩者之間本身存在著很多本質上的區別,例如政治體制,國際環境等等,這也就是美國雖然能夠輕鬆順利得推翻薩達姆政權,但卻至今無法推翻伊朗政權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薩達姆政府倒黴就倒黴在不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入侵科威特,這一仗,不但讓薩達姆元氣大傷,並且還遭到國際社會長期得制裁和孤立,從而給本世紀初的小布什政府推翻薩達姆政府創造難得的機會。

按理來說,相比於伊拉克與美國的恩怨,伊朗才是美國在中東長達數十年的死敵,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伊朗巴拉維王朝被推翻之後,美國和伊朗就一直處於一種敵對關係,尤其是當時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讓當時的美國政府把老臉都丟到波斯灣了。美國中情局也不止一次的通過各種手段試圖推翻伊朗政府,但一直都沒能成功。

事實上,伊朗之所以沒有像伊拉克一樣遭美國軍事打擊,當中因素並非伊朗擁有比伊拉克更加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是伊朗的總統是通過選舉產生的,能夠減少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而且其最高精神領袖在國內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能夠有效遏制國內的各種勢力對政府的顛覆行為。

此外,伊朗並沒有和當時的薩達姆政府一樣發動過對他國的侵略戰爭,儘管與中東的一些親美國家關係不好,但不至於招人恨到協助美國推翻伊朗政權的地步。此外,歐洲與伊朗之間的能源合夥關係,以及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盟友關係,也是伊朗避免遭到美國軍事打擊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儘管目前美國一直磨刀霍霍不忘要對伊朗動手,但鑑於上述因素的客觀存在,導致美國根本就不敢貿然對伊朗動手,這也就是伊朗不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的最主要因素了。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伊朗和伊拉克對美國的戰爭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1.伊拉克是前車之鑑,聽信美帝的忽悠加上內部分裂,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但現在的伊朗不一樣,暫時沒出現勢力大的反對黨,外加有俄羅斯的幫助,戰爭局面就會完全跟伊拉克戰爭時代不一樣。伊拉克戰爭時,俄羅斯沒出手,導致中東的局勢慢慢變成了美國設計,所以敘利亞俄羅斯開始出手了,那美國就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目標了。

2.眾觀美國發動的多次戰爭,那一次都是為了美國利益和他的國際地位。目前多箇中東國家開始用人民幣結算,美國覺得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威脅。把伊朗變成伊拉克其實是美國最想做的事,假如到了那種地步,整個中東就是美國說了算。即掐滅了人民幣在中東的蔓延,也控制了世界上最富饒的地下石油。

3.特朗普對中國乃至歐盟展開貿易戰,美國國內已有很多反對聲音,要知道美國是2黨派競選制,黨派本身就對立,如果和伊朗戰役一直持續,沒有撈到逾期的好處,特朗普政府也將陷入深淵。


人法自然2019


伊朗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嗎?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要知道他們根本是不同的。原因很多。先來看看伊朗。

一、地理環境伊朗與伊拉克完全不同,伊朗地理位置更加重要,易守難攻。伊拉克多平原不利於地面部隊的隱藏,客觀有利於美歐空中力量對薩達姆的打擊。而伊朗海拔高多山區,而且地形複雜便於隱蔽,有利於保存自身實力的完整。

同時還有兩點,一個伊朗國內擁有大量健全的地下防禦工事,美國的軍事力量很難對伊朗進行徹底的打擊。除之不盡絕對會對美軍造成不可想象的損失,美軍是否真的能夠承受?最大的可能如果戰爭爆發美國陷入了比阿富汗更加痛苦的泥潭。畢竟在綜合實力的各個方面都不是當初的塔利班政權能比的,可是伊朗卻又有阿富汗同等的複雜地理條件。

再個發生武裝衝突,伊朗也完全可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讓國際石油價格暴漲,讓美國投鼠忌器。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國家始終不支持美國對伊朗制裁其中一個原因。再加上美國的行為法理上本就說不過去,必然會造成世界範圍內對美行為更加強烈的抵制。

二、伊朗國內社會因素。因為美國的制裁打壓,造成伊朗國內民眾對美國的普遍反感。同時伊朗主體民族的波斯人佔了絕大多數,其他少部分為阿塞拜疆人和庫爾德人並不會對社會結構和治理產生根本影響。所以相較於伊拉克國內不同教派和民族之間的衝突,伊朗國內社會治理顯然要穩定得多。這對美國企圖從內部瓦解入侵困難的多,會給美軍的軍事行動造成巨大的代價。同時在壓力下,伊朗內部反而摒棄各種矛盾更加團結。再加上伊朗宗教治理的體制和政治上的高度集權,客觀上加強了伊朗國內上下抵抗美國的決心和力量。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伊朗對外非常強硬,而與此同時美國非常頭疼卻投鼠忌器的原因。

三、完整的工業鏈。伊朗的工業體系雖然程度不及美歐國家先進發達,但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的。其實這完全是因在美歐的制裁的痛苦長期的過程中形成的。這點對比於我國也是十分的類似。同時這也極大的增強了伊朗抵抗的韌性和信心。也是我們看到伊朗國內在美歐制裁下始終屹立不倒,國內百姓依然能夠安居樂業,(除了部分外部國家支持因素)就是完整工業體系帶來的的原因了。

四、軍事實力和戰爭動員潛力。伊朗擁有整個中東中亞最為完備的軍工體系,大量的武器彈藥甚至飛機坦克軍艦都能自給自足。只是在先進程度和體量上不足而已。首先說伊朗海軍,雖然軍艦大多體量小也不及美國的先進,可是霍爾木茲海峽本身就不寬闊,更加適合伊朗這種軍艦實施作戰任務,而且數量又多。再加上各種不對稱戰術武器的運用,這些武器他們都是能給美國帶來巨大傷害。

伊朗空軍實力是對比懸殊最大的,雖然自己能模仿美國生產的F–14,但是整體差距太大註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可沒有地面部隊的配合進攻佔領,美國的軍事行動註定難以達成成果。而地面部隊進入伊朗對美國來說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伊朗除了地理上的易守難攻外國內還有兩支軍隊,且人員眾多實力強悍兵源充足鬥志昂揚。超8000萬人口加上政教一體組織結構和集體恥辱感等因素,必然不會成為伊拉克那種軍心渙散腐敗無組織紀律的軍事力量。這樣必然加大美國軍事介入的成本,極大可能完全無法取得勝利和成果。而革命衛隊手中又掌握了大量的各種導彈,據說比我國導彈總數還多得多,這也是長期與美歐對抗與自身所處中東環境造成。雖然先進程度不及反艦能力不夠,卻可以對周邊的美軍軍事基地和盟友國家造成巨大傷害和心理陰影。也是沙特等國害怕伊朗吵著發展導彈的主要原因。

五、外交戰略和國際環境。其實伊朗的野心非常大,想做的是中東霸主和世界強國實現崛起,積極拓展自身周邊國家影響力。利用以色列和伊斯蘭世界國家的矛盾,扶持以色列的對抗勢力,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話語權影響力,這必然給以色列和阿拉伯等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巨大沖擊和威脅。加上地區的動盪教派千年的衝突使得伊朗必然不溶於阿拉伯世界。同時也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構成巨大的衝擊,破壞美元霸權構成的基礎,動搖美國在中東的根基。在自身實力不能與國家戰略匹配的情況下,我看伊朗無疑自尋死路。這才是美國對伊朗恨之入骨的根本原因。

瞭解伊朗後我們再來了解美國。知道美國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什麼?需要達成的戰略目標?

一、保護以色列這顆楔子的安全和穩定,他是美國插手介入中東事物的基礎。這樣美國才可以通過平衡各方利益的手段迫使中東國家不得不妥協把中東控制手中,同時能源各種收益盡入囊中。

二、保證對美國中東其他盟友安全的利益關切,防止沙特等國對美離心離德,阻止其發展導彈核武等武器裝備自己保證安全。一旦這些武器裝備都有了,中東這些國家還需要美國幹什麼?美國不阻止伊朗這些國家也有了藉口擺脫美國,美國的利益同時也無法保證,這也是沙特以色列等國遊說美國動武原因。

世界幾乎所有大國強國都不同意不符合他們利益利益主張,是不同意中東國家發展導彈核武等武器的,這也包括中俄在內。也是我國始終對伊朗保持在口頭支持而實惠不多的原因,當然伊朗本身也不親近中國,其實他骨子裡親近的是美歐國家,想依靠美歐實力成為一個霸權國家,但是美歐又根本不信任他看不上伊朗這樣國家。這點從歷次合作和一路一帶中可以看出,我們也一定要認清,我們難以與伊朗形成密切關係,不符合雙方長遠利益和戰略,靜觀其變反而更加保險。所以不要怪我們現在不買伊朗石油,不是害怕美國,根本原因還是在伊朗本身上。

三、加強對中東能源的控制,加上美國本身就是能源輸出大國。這樣美國除了可以獲得大量中東能源供應帶來的收益,還可以獲得能源供應完全的議價權,進而掌控石油進口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個就險惡了。這也是目前我國目前緊張的一個根本原因,不是怕買不到石油。所有俄羅斯特別高興,這樣在能源安全上更加依賴俄羅斯,也是我國與俄羅斯打交道始終處於劣勢的根本原因。

除了議價權外,還有鞏固和加強美元作為世界貿易實際交易的基礎貨幣的霸權地位。在其他國家貨幣紛紛崛起挑戰美元的趨勢下,如歐元和人民幣等等,美國這才是做到了釜底抽薪。到時候美國還不是為所欲為?還可以把美元用作槓桿作為金融工具手段對世界上所有國家經濟成果進行收割?這才是包括歐洲在內始終不同意對伊朗制裁打擊的根本原因。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能過於支持伊朗,也不能讓美國得逞。

總結:美國的戰略雖好,可是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付出的代價和風險太高,可能即使是美國國力也無法承受的地步。畢竟不同於伊拉克,伊朗的綜合實力更強更團結更易守難攻。再加上世界各大強國因為自身根本利益關切,或明或暗的……你懂的。總之絕對不會讓美控得逞。

這也是雖然利益重大,美國始終投鼠忌器,而伊朗始終屹立不倒的最根本原因。美國真的通過軍事手段,必然陷入泥潭,整個中東必然混亂一片,美國控制的中東成為枉談。畢竟伊朗完全不同於阿富汗和伊拉克現實,客觀也為我國崛起爭取到了更多時間。過去奧巴馬的是通過和平方式手段獲得,奈何伊朗和以色列沙特等國分歧無法調節,美國只能有所選擇。而且伊朗利用了這點持續做大做強成為可能,而這必然是美國利益不允許的。所以換成現在特朗普的強硬政策,所以才發生了美國的退出“伊核協議”等單邊制裁。其實這點我們只要在旁邊仔細觀察,在適當時機幫上一把就好,哈哈😄。

所有我們分析啊,美國的戰略就是極限施壓,期待從內部瓦解,不可能真的採用軍事手段的。但是效果如何,後面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吧!祝賀特朗普這頭犟驢自由的飛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