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尊重醫生的社會才是“健康”的

2018-08-19 14:17 | 新華社

尊重醫生,本質也是尊重權利和生命。

今天是首個“中國醫師節”。杏林耕耘,不辭辛勞,在此向所有的醫師道一聲——“節日快樂”。

醫師節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後第四個行業性節日。行業性節日通常有著雙重內涵:一是喚起職業群體內向的價值凝聚與職業反思;二是象徵著全社會對某個職業群體的關懷與致敬,對應的是社會認可與權利保障。

就現實看,隨著破除“以藥養醫”的改革持續深化,掣肘醫德涵養的重要因素逐漸消除。相對而言,藉助節日來強化醫師群體的自我職業認同和社會認同,更為緊迫。

在某醫療媒體上,很多醫生在醫師節將至之際發出了五點呼籲:讓暴力傷醫少一些;讓醫師錢包鼓一些;度假休息多一些;工作壓力輕一些;社會尊重高一些。這五點呼籲切中了醫師群體的現實痛點,也需要更充分的權利滿足與之呼應。其點題關鍵詞,就在於“尊重”二字。

尊重醫生,本質也是尊重權利和生命。醫師是個神聖職業,其職責是救死扶傷,所以社會也在“白衣天使”“醫者仁心”等褒揚性字眼中,對他們賦予了很高的角色期待。而尊重他們,讓他們能更安心地投入到救人中去,從小了說,能護衛更多的生命;從大了說,則關乎“健康中國”戰略的實現。與此同時,醫師也是人而非機器,也需要休息和安全感,尊重他們關係到具體個體權利的保障。

遺憾的是,雖然我們常被“突發闌尾炎強忍劇痛4小時 醫生堅持為患者做完手術”、“孕婦醫生堅守崗位 相視一笑成‘網紅’”之類的新聞感動,但無論是“懷孕6個月女醫生連做兩臺手術後席地而眠”、“80後醫生連軸轉72小時 累暈在ICU”等折射的現實,還是傷醫事件的時有發生,都暴露出了醫師群體所處境遇的尷尬。

而要改善醫師處境,就該落腳於幾點:讓醫患關係“和”一些,讓執業環境“安”一點,讓醫生待遇“好”一些。這說易行難,畢竟現實很複雜: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公共醫療資源和軟硬件水平都有巨大進步,但醫生整體上仍處於不飽和狀態。可在職業尊嚴被安全感欠缺、高工作強度等削弱過後,“部分知名大學近年來的臨床醫學專業錄取數連續兩年墊底”等情況,又加劇了“醫生苦累-人手不足”的惡性循環。

然而,再複雜也得去著力改善:在醫藥分開的情況下建立合理薪酬激勵機制和完善多點執業機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調解或糾紛處理機制,仍需不斷深入推進。

從社會層面講,更不可或缺的,是推動醫患關係的切實改善。醫患關係的形塑,有著複雜成因,破題關鍵也不僅在於醫生和患者雙方。但要加以改善,固然需要外部醫藥體制的繼續優化,卻也離不開醫患雙方互信互諒的基礎。所以,醫師節的設立,也該成為醫患雙方彼此增進了解、拉近距離的重要契機和窗口。

所幸的是,當下輿論場對醫患互諒的認同度不斷提升,對醫生勞累表示感動,對“患者病故,家屬向醫護人員三鞠躬”等新聞點贊,都印證了這點。這份認同,也需要在更強的共同體意識、權利意識和積極互動中繼續涵養。

這也連著醫師節的正確打開方式:需要共情而非煽情,需要真正尊重而非抽象讚頌,帶著更多權利思維和問題意識去打量他們的處境。說到底,尊重醫生的社會,才是“健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