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的畫已迅速地被世人所認可。當然,我說的“世人”指世之知畫之人。畫畫人多,知畫人少,不知畫人對畫的認可或不認可都沒有什麼意義。能得到知畫人一點認可,已大不容易。畫畫這玩藝兒人人可學,能畫者也不少,但真正入門者或畫得好者,真是鳳毛麟角。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春·牡丹

吳冠南的畫在格調、意境、趣味等幾個方面,皆非缺乏理解力的畫家所能比。中國書畫以“散”、“淡”為最高境界,一般畫家甚至不知道“散”、“淡”為何物。世有知而不能者,但絕無不知而能者。吳冠南則是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夏·荷花

數年前,我初見吳冠南,其畫風明顯地從吳昌碩畫中變出,得吳昌碩畫之野氣而增加其厚重。我當時就驚歎,這對於吳冠南來說已經十分不容易。很多人都認為他的畫已到頭了,而發展已不可能了。可是,沒過幾年,他的畫居然有了一個大的飛躍,格調、意境、趣味都進入更高的境界。觀後令人震驚!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秋·菊花

前面提到吳冠南畫的格調、意境、趣味都達到很高的境界。格調、意境、趣味都要靠文化基礎和藝術修養。格調決定藝術的品質,格調低下的藝術品猶如格調低下的人,是不足與論的,不足登大雅之堂的。一幅畫只要格調高了,這幅畫的藝術價值就高了,即使它有很多毛病也沒關係。一幅畫只要格調低下,其他地方再完美也沒用。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冬·茶花水仙

“有缺點的戰士畢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畢竟是蒼蠅”。但格調高的作品不是僅靠技巧,而更重要是靠修養,文化底蘊,審美能力。人的格調不高絕對畫不出高格調的作品。所以,很多技巧很高,造型能力很強,終身下過苦功的畫人能畫出很嚴謹、很準確,結構、光影、透視等都絲毫不差的作品,卻未必能畫出格調高的作品。甚至看不懂格調的高下。這些人僅可稱畫匠,而不能稱畫家。至少不能稱為出色的畫家。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春風大雅

意境可表達作者的修養和情感,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傾向和客觀景象,融合的境界,無意境的作品容易流入凡俗。它是決定一幅具體作品成敗的關鍵,吳冠南的作品意境皆不同流俗,其意境也是體現格調的因素之一。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春風拂檻露華濃

趣味以臻其妙。繪畫有好玩性,確趣才更好玩,齊白石的畫為什麼為更多的人所喜愛,就是因為它更好玩。畫中之趣有筆趣、墨趣、造型之趣、構圖之趣、意境之趣、內容之趣等等,無趣之作品則感人不深。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會向瑤臺月下逢

吳冠南的畫格調、意境、趣味俱存,但格調、意境、趣味是靠用筆表現出來的,我上面說格調之高不是靠技巧,但又離不開技巧,離不開用筆。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一書中強調氣韻、骨氣、形似,但他也說:“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然而現代很多畫家都不能書法,這幾乎是一代人的通病。

吳冠南:知而能者之一

吳冠南 雲想衣裳花想容

而吳冠南卻特重書法,他幼時便臨顏魯公,後著力漢、魏碑刻,於《石鼓文》用功最多,對歷代書法亦頗多留意,他閱讀很多理論著作,知書法之奧妙,並認真修煉,他的書法已達到“散”、“淡”境界。故以書法筆意作畫,其畫便不同凡響,其格調、意境、趣味也都本於立意而歸乎書法用筆,能隨所宜而揮灑,變化不一,俱臻妙境,殊為難得,餘觀而悅之,品而愛之,並樂而為之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