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為什麼入奢容易,入儉難呢?

這先要從“奢”字說起。“奢”其實是一個形聲字,“者”指非農家庭,“大者”指城市裡的大戶人家。按現在人的說法就是指富豪家庭,土豪家庭。不過,我們多數人所理解的“奢”字多是花錢沒有節制,過分享受的意思。

就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所認識的“奢”就是貪圖享樂。

人的本性就是這樣,餓了就要吃飯,冷了就要穿衣,困了就要睡覺。不過這些基本訴求一旦跟“奢”字聯繫在一起之後,就會變成另外的樣子。

吃飯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吃出特色;

穿衣不僅要穿暖,還要好看,穿出品味;

睡覺不僅要睡著,還要睡好,睡的舒服。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讓外人羨慕不已,以此來滿足自己的享樂之心。

誰不願意去享福?

正是因為我們天生擁有一顆享樂之心,所以使我們更願意去接近“奢”。

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開心怎麼幹,這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吃過山珍海味之後,就不願再嚥下這粗茶淡飯;

穿過錦衣玉帶之後,就不願再披上這衣衫襤褸;

睡過匡床蒻席之後,就不願再躺在這破磚爛瓦。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誰也不會盼著自己家徒四壁去過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由此可見,由儉入奢易屬人之常情,本性使然。

不過,人一旦開始瘋狂的追求“奢”就極有可能滑向“遭罪”的深淵。因為“奢”能沉醉你的心,麻木你的神,最後迷失自己成為“奢”的奴隸。

有太多人因貪圖享樂走了一條不歸之路。

因此,我們要時刻警惕“奢”字的誘惑,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兒,有多大錢幹多大事兒,千萬不要為了追求一時“奢”引來一生“恨”。

雖然我們每個人對“奢”的認識都不太一樣,但是它絕對是我們想要得到卻又感覺比較吃力的。因為凡是我們能夠輕易得到的東西或感覺就不能稱之為“奢”。“奢”對於我們來說是有稀缺性的。

遠離“奢”你會認為自己活得很普通,但是可以持久;

接近“奢”你會認為自己活得與眾不同,但是那只是曇花一現,僅此而已。

因為“奢”不是常態,且“奢”沒有終點。

我希望過上“奢”的生活,偏偏自己是個普通人。於是,我選擇了平凡,也算是德配其位吧。

因為夠那些夠不著的東西,太累了。

聲色犬馬、山珍海味、燈紅酒綠、豪執千金、美女香車,這樣的生活對於我來說是“奢”生活,但不是我的生活。

過自己的生活,不要奢求太多,幸福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你可能會覺得我沒有追求。也許吧!因為追求的路太苦了,所以我想歇下來,找回失去的自己。

此生能做回自己已是幸事,何必非要活成他人。

我曾經也有夢想,為了夢想奮鬥了好多年,後來我才發現曾經的夢想並不是自己的夢想。於是,我開始問自己:我的夢想在那裡?兜兜轉轉好多年,最後落回原點——做自己。

做自己對於我來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做別人:處處都要表現出自己事業有成,收入不錯,有房有車……

生怕別人看不起,生怕別人說我沒出息,所以我要努力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看起來混的還算可以的普通者。

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真累!

其實,自己幾斤幾兩自己心裡清楚。為了虛榮心,打腫臉充胖子的時候很多,吹牛說大話的時候很多,唯獨做自己的時候很少。

虛的東西多了,自己就會覺得不踏實,就會覺得累。

於是,我放下了所謂的面子,想著踏踏實實地做回自己。

不去觸碰那些所謂的“奢”,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雖然日子過得普普通通,但是心裡踏實。

這才是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