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会谈,大同大不同

《非正式会谈》是个好节目。

所谓见面三分情,在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中国、节目、棚内),节目中各国代表虽然有相亲相杀的一面,但总体上十分和谐,处处表现出世界大同的感觉。

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尽管局部战争不断),这种和谐也符合世界大趋势,但是大同中大不同的一面也十分明显。

一个是自信和自尊的区别。

目前的发达国家更自信,目前的不发达国家更有自尊。

这里面又有些明显的阶梯。

美国人的自信表面上没有法英德强,原因很简单,相对而言历史短,没有“老钱”,没有文化积淀,但现实霸主地位使他们有种无可无不可的信心,即使他们在夸赞着旁人,即使英国人嘲笑他们的语言文化来自自己,美国人会大方地配合着笑笑,也不反驳,但那种元气满满的样子让你知道,他们不在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人有些相似,作为西式发达国家中相对存在感低一些的存在(相对于西欧列强、美国。加拿大似乎是美国的延续,澳洲人至今还被翻囚犯流放地的历史),他们面对西欧,会和美国人一样表现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谦逊”,但他们并没有美国那样的底气。

亚非共同的表现是更有自尊。亚非在事实上是人类古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在西欧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又普遍衰落,并被西式国家军事侵略、政治干涉、经济压榨,再加上自身文化过熟原因等导致衰落,所以表现的往往是自信有些欠缺,但是自尊更强。越是古文明显赫的国家越是明显,比如说埃及、土耳其、伊朗、印度等。

两个发达的岛国,英国和日本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对面大陆的强势文明影响下立国、发展,因此千年来形成了对对面大陆长袖善舞的策略,交流和疏远同时存在。两国人都表现出了对自己经济和文化的自信,又因为岛国而有异常独特的文化,腐、二次元等沤出来的文化是中正平和的大陆文化中难以孕育的。

可以看到,中东、北非、东南亚还受到更多传统道德观的束缚,包括妇女地位、婚恋关系、家庭伦理等等,这其中有许多惨痛的故事,但由于长期、浓重的文化惯性,却难以短期内改变。

另一个有趣的是邻国杀。巴西阿根廷,伊朗土耳其,英法,法德,中日等,在历史上有过太多的恩恩怨怨,这就导致这些国家一方面互相了解程度远超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又有太多彼此“看不上”的东西,只有放在一起,必然会有些火花。

有趣的是,上述这些东西,在中国都存在。作为一个祖上阔过,现在又阔起来的文明大国,中国的文化包袱足够多,文化自信足够强,经济自信也在强起来,在中国,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上主流的一切现象。

2019.6 公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