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男生是因為什麼?

秀才江湖


三個因素,從宏觀(社會與個人經歷原因)到微觀(個體當下心理原因):


社會文化因素:

這個社會對男生的期待更高。要買房、要買車、要事業有成、要會寵愛女生、甚至要有腹肌——任何一點都是很困難的,尤其前兩樣。

當今社會雖然男性確實比女性更有一些工作上的優勢(因為怕女性去生孩子,很多單位就不太樂意招女性,這當然是不太公平的),但另一方面總體來說男性也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

在近幾年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工作猝死過勞死的,都是男性!

比如這個新聞——

男子自願加班後猝死家屬索賠50萬 法院如何判決?

https://news.qq.com/a/20170911/011199.htm

湖南27歲程序員猝死!

http://hn.qq.com/a/20161028/024576.htm

女性工作加班猝死的也有,不過數目目前從新聞上看來,還是明顯男性猝死的多。

為什麼男性會更多的因為工作加班而猝死?

①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多的抽菸喝酒(平均而言)

②因為社會文化要求男的賺錢養家、功成名就的期待更高,男的加班起來就更兇狠(男人對自己太狠了!)

③從生理結構上說,因為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健康長壽。(有個關於怕老婆的笑話,間接反映了這點:男人你是戰勝不了女人的,因為她們是——每個月都會流血痛個半死,但是還能工作學習的強大生命!而生孩子的痛感更是其他事情望塵莫及的!)

在討論婚姻戀愛的安全感的時候,男性的安全感更多的和自己的事業、財富水平有關,女性的安全感更多和自己年紀、外貌、身材有關。

通常男人會說:「我這麼窮,我沒什麼能力,我沒法照顧別人,沒人會和我在一起。」

通常女人會說:「我不好看,我胖,我黑,我年紀越來越大了,找對象很難。」

雖然這幾年有所變化(男的開始注意外表,女的開始注意事業能力了),

可是總體上你去問問身邊的人,還是這個老趨勢。

社會的超高期待,對比出個人的「低能力」(其實是正常水平),那自然很難有安全感。

更別提,最近幾年就業越來越難。而且還有類似於《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樣的文章流行。

每一點都在刺激男性本來就已經亞歷山大的神經啊!


個人成長經歷原因

這個原因其實和女性一樣,理論上並沒有性別差異。

總體原則就是:

年紀越小的時候,經歷過越糟糕的事情(主要是家庭、親子關係方面),安全感就越低。

我在悟空問答「男人長期缺愛的表現有哪些?」的問題下對此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8000646615138574/

這裡簡單總三點

  1. 如果嬰幼兒階段(2歲前),身邊沒有穩定的養育者(通常是父母)關心孩子,孩子就很容易沒有安全感。要達到「極度缺乏安去感」的程度,那麼很可能是——孩子的基本溫飽需求都沒有滿足,孩子哭鬧的時候養育者會粗暴的呵斥他或冷漠地視而不見。還有缺乏足夠的擁抱和陪伴,也很可能會導致沒有安全感。嬰幼兒階段,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孩子會形成一個很難改變的信念「我是糟糕的,好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2. 年紀稍大一點之後(3歲之後),孩子隨著年紀的增長,他還是需要養育者的穩定支持和陪伴的。不過孩子有另一個需求——對外探索。這時候按照發展心理學理論(可參考,約翰·鮑勃的《安全基地》)養育者(通常是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意思是,既要讓孩子適當的自己探索環境,又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保護他給他支持。如果孩子想要探索環境,但是父母卻阻止,那麼孩子就會逐漸認為「探索環境是非常危險的,我沒有能力探索環境」——這其實就是一種不安全感。這個是很難的,你要對孩子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事事約束」。

  3. 年紀更大一些之後,尤其是青春期(大概13歲之後),和同輩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孩子那時候更看重朋友,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一個良好的同輩關係的人,往往也會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我能夠融入社會」的安全感。同齡人的關係,是社會關係裡的重要一部分。這個時期,如果被同齡人欺負(或嘲笑)而沒有人支持公道或者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如果被朋友背叛和欺騙,都很容易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


現如今個人的思維習慣和心態

過去的經歷之所以會影響我們,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塑造了我們的思維習慣和基本心態。

過去的經歷的影響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們可以改變當下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心態,也是可以提升安全感的。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會有這些情況——

  1. 相信自己是難以改變的,沒有成長心態。這種人往往有一種宿命論。他們覺得自己過去不安全、現在不安全、將來也不安全。在所有心理裡面,這種心理是最致命的。因為它阻礙了改變的可能。還導致了機會擺在眼前,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把握住機會。

  2. 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但是當下的能力和努力卻不夠。期待越高現狀越差的人,安全感就越低了。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顯得自己就能力很低。導致覺得自己很差勁。

  3. 認為自己很差,並且認為「差」就難以生存,認為自己不會被別人欣賞和喜歡。這往往是因為自己都不喜歡自己。

  4. 哪怕有人欣賞和喜歡自己,也覺得總有一天會失去對方。也就是對「未來的悲觀」。

  5. 很苛責自己。花很多時間在自我指責,經常覺得自己會做錯事,並且難以原諒。也容易因為自己做錯一件事情,就全面否定自己。


這些心態都導致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持續存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比如說:

為什麼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人愛。

為什麼沒人愛?

因為這個人老是悶悶不樂、慌慌張張、杞人憂天。

為什麼悶悶不樂、慌慌張張、杞人憂天?

因為沒有安全感。

為什麼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有人愛……

這就是一個因果循環了。

這個循環的維持,原因(對個人而言)就是上面說的思維習慣和心態。


突破這種不良的思維習慣和心態的關鍵是?

①懂得回憶自己生活中發生過的好的事情。

②記得自己做得好的部分。

③要知道,人是可以成長和改變的。

④付出努力,一定會有回報,哪怕不如預期多,也是會有回報的。

⑤要適當調低目標,實現了小目標,再製定更高一點點的目標。循序漸進。

⑥專注於你的目標。想著「怎麼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要知道「極度缺乏安全感」並不會阻止你前進,雖然有困難,但是不是不可克服的。

⑦想想看,自己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是怎麼有勇氣和能力走到今天的。這也是一種力量。「極度缺乏」不代表「完全沒有」。記住,你是一個沒有被逆境打倒的強者。


照見


安全感的缺乏,不分男女,往往由於下列幾個父母原因導致:

1、爭吵

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第一個環境,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前天。對於孩子來說,家是他的全部,父母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不論處於何種原因,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爭執不斷,甚至夫妻兩口子動手打架,孩子就會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內心極度缺乏安全。

特別是關於孩子管教方面,引發的爭執和吵架,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更大,雖然爭吵的焦點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能更好,但在爭吵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失去理智,爭執的焦點也會發生改變,甚至罵戰升級,此時無辜的孩子會認為,都是因為我的原因爸爸媽媽才會吵架,是我做的不夠好。在以後的行為模式中,做事就會變得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生怕犯錯。

試問,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的安全感在哪裡?

2、哭窮

“這一個玩具就這麼貴,夠咱家一個月菜錢了,咱可沒那麼多錢,再說買了你也就玩個新鮮,現在錢又不好掙......”

“你看,媽媽這件衣服都穿了三年了,你這衣服去年剛買,穿著也合身,怎麼還買,你爸掙點錢容易啊......”

父母對孩子哭窮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適當地對孩子哭窮可以讓孩子懂得珍惜當下的時光和機會好好學習。但是,當對孩子哭窮,慢慢變成了一種口頭禪,孩子的性格也會隨著慢慢發生變化,怕為自己爭取利益遭到拒絕,怕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不好,會變的沒有自信,沒有主見,無法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愛。

所以,停止哭窮吧!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創造優質的成長環境,別把窮過繼給孩子,讓他們活在愛裡,而不是活在窮的恐懼裡。

3、否定

生活中隨處可見護犢子的家長,不管什麼情況首先保護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還有一類家長,當孩子們出現爭執,上來不問青紅皂白,首先是對孩子進行批評、說服自己的孩子為這些爭執讓步,嚴重的甚至還動用武力,對這樣否定自己孩子的行為我們真的很難理解,但的確是事實般存在。

4、失信

有篇古文《曾子殺豬》,講述了古人曾子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言而有信,不惜提前屠宰年豬,用實際行動兌現妻子對孩子的承諾,相信很多家長或者幼兒園都給孩子們講述過。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到言行合一,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必須以身作則。

“你這次單元考試要都90分以上,媽媽帶你去遊樂園”,當孩子把90分以上的成績拿回來後,“老師說了,你們班這次考試都90分以上,要不咱下次吧”

“在家要聽媽媽的話啊,爸爸出差回來給你帶好吃的”“哎呀,這次行程太緊張,下次出差爸爸一定給你帶啊”

生活中類似的和孩子對話的場景,相信你還能說出一籮筐!

為達到自己目的,不假思索地答應孩子事情不兌現,就是失信!看似小事,但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卻不容忽視,如果你是孩子,你會不會這麼想:連自己的父母都說話不算,我還能相信別人嗎?久而久之,孩子在行動上會效仿,在思想上會設防!他會有安全感嗎?

5、強權

“去,寫作業去,作業寫不完,不準下去玩”

“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收不好不許睡覺”

“沒事練字去,寫3張啊”......

很多父母習慣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溝通,不給孩子任何辯解的機會。家長可能意識不到自己說話態度的霸氣側漏,但在孩子看來,似乎除了遵照執行別無它法,只能帶著不情願去草草應付了事。

如果您說沒覺得自己在濫用父母強權,那請問自己:我和同事說話也這個語氣嗎?

不曾想過,這種命令式的口吻,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想說的話的不敢說,想做的事不敢做,有不同意見也不能提,感覺自己就是父母的工具,隨時可能被修理。

家庭裡親子關係的相處模式是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最大因素,如果您的孩子有安全感缺失的表現,家長朋友不妨根據以上幾點自查。


我是米蘭老師,更多親子關係優質內容歡迎關注我!


華雅智航李軍導師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宋紅老師回答,頭條號 逝水流花,歡迎關注。

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也同樣需要安全感。只不過,男人總是以強者的身份出現,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方式亦不像女人那般強烈。故此,往往會被世人忽略掉。

那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男人會有那些表現呢。

首先,他們極其自卑,缺乏自信,總覺得別人看不起他。其次,疑神疑鬼,猜疑妒忌不斷,對自己的能力經常表示懷疑。其三,說話沒底氣,總討好他人,可臉上似乎又寫著太多的不情願。其四,對自己極度刻薄,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做事又總是畏首畏尾,不敢有自己的觀點,主見。其五, 表面淡定從容 ,內心卻患得患失。

而形成男人這種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往往有三點:

第一,環境對自身的影響。原始家庭,生長環境造成男人自小極其自卑。往往這樣的男人,在家庭中總被打壓,沒有自我,從而缺少自信。所以性格所成唯唯諾諾,遇事總往後退,不敢強出頭。而父母情感不和,婚姻離異,也會使得男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渴望愛情,卻又不相信愛情,他們需要人關愛,又不敢敞開心扉,故此他們總是心有疑惑,讓自己活得很累。

第二,自身原因。其又包括以下兩點,一,男人外強中乾,自我能力有限,收入極低,家境貧寒,總認為他人瞧不起。這樣的男人,由於自己能力有限,無法讓自己的生活水平到達自己滿意的地步,更疑慮相伴之人對自己有太多的不滿,所以,內心看不起自己,卻強行支撐,讓自己看上去很Man。二,男人身體有嚴重的病疾,即使如今基本痊癒,依然在內心深處有陰影的存在。所以,總不自覺與他人比較,認為與他人差距甚遠。故此,內心會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怕對方嫌棄自己。

第三,來自外部的原因。讓自己被動地缺乏安全感。其原因也包括兩點。一,自己在情感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曾經付出了全部的真感情,卻被她人欺騙,踐踏,最終讓自己在情感的漩渦中嚐盡苦痛。故此,再次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便會極度缺乏安全感。二,遇到的女人漂亮,比自己有能力,自我感覺無法駕馭,所以,使得自己內心猜疑不斷,猜疑妒忌,安全感缺失。

針對於這種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男人,要從自身,外因多方面進行調整,要逐步恢復自信,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使得自己慢慢地擁有一顆強大的心,及樂觀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想來,這種缺失安全感的這種內心感覺也會漸漸消失。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宋紅,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在婦專委編輯與宣傳工作崗位志願服務多年。於服務期間,接受了職業心理培訓師的初級培訓,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相關基礎知識,並踐行於各種實踐活動。多次被評為協會年度優秀志願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人們常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需要被人保護。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說明了社會要對女孩子要進行一種道德上的偏袒。其實,對女孩子要進行保護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然而,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難道不是倡導男女生平等嗎?以前的思想當中,總是默認為男孩子就是能夠頂天立地的角色,實際上,我們的現代社會,男生也是需要去被別人關心和愛護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缺乏安全感的男生的出現,與其生活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如個性的自卑、生活不順利、遇挫折後不能及時得到幫助或釋懷等。而且如果這種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因為他們不會認識到自己有什麼問題。即使認識到了出現問題,然而社會輿論的導向也不得不逼迫著他們繼續遵循原路線前行。


在初期,很多人都認為男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就是情緒低落,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想,其實就是大錯特錯,因為那些缺乏安全感的男生,每天都活在痛苦當中,情緒持續低落,自卑,經常會有患得患失的心理問題。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尤其是在像別人傾訴然而還是得不到理解之後容易造成性格孤僻,進而加重這種現象,而持續的情緒低落會降低免疫力,從而使男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更加惡化。給個人和周圍的人都帶來不好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韋志中心理網校積極心理學與本會團體系主任餘曉潔,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韋志中心理網校學員、心絲帶心理學志願者周旭,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一定只是針對男生還是女生,人都會有缺乏安全感的一面,如果在正常的可掌控的情況下,沒什麼問題。

這裡主要談談是什麼讓我們缺乏安全感?

第一,心理能量不足,心理資本欠費。對自己的不接納導致了安全感的缺乏,覺得自己應付不了面前的困難,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即將到來的不一定存在的危險。通俗的講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如果題主問的是關於男女關係的缺乏安全感,或可能是因為潛意識中的不自信,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而引起的安全感缺乏,表現為敏感多疑。解決的方法可以是提高自信,建立適度的自尊,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自己匹配的對象。這就是一種門當戶對。

第二,信任危機。對周圍的人缺乏信任感,可能是因為受到過傷害,被人欺騙過,心裡有個結沒有解開,認為人不值得信任。認知心理學的方法是改變不合理認知,全面客觀發展的去看待周圍的人事物,消除以偏概全、糟糕至極和絕對化的不合理認知。精神分析的方法是看到自己那個沒有解開的心結,看見就被療愈,修通。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是改寫過去的不良體驗,塑造未來的積極體驗。

第三,受害者心態。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或者因為症狀獲益而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受害者的角色。

第四,不良家庭環境導致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父母關係緊張或者離異都會造成成年後的安全感缺失。

第五,過度美化的理想客體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就是說把重要他人作為一個客體,而這個客體沒有達到我們理想客體的標準而產生失望感。久而久之,這種失望感投射到外界的客體上,就形成了對現實客體缺乏安全感的現象。

以上五點並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缺乏安全感的男生,多半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過去生長環境的問題。

先說說原生家庭,來自於父母的忽略和無視,長期缺愛的家庭教育,會導致男生完全不懂愛,甚至沒有接納愛的能力,比如有些人,被人家誇獎的時候都會變得很拘謹,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出反應。

所以,他們腦海裡面,更多的是不斷的付出以期獲得別人的愛,缺乏安全感的人,內心是缺愛的,感知愛的能力也會因為從小的缺乏而變得遲鈍,常常無法做到感同身受,或者是產生共鳴。

這樣的人,需要我們更多的包容和耐心,一點點的引導對方,提高對愛的敏感度,學會感受對方的情緒變化,與人正確的溝通。

他們極度缺乏愛,卻又本能的在追逐愛。

會顯得比較的粘人,害怕孤獨和寂寞。所以,他們最應該學會的是獨立,學會愛自己的能力。

而來自於生長環境的因素,多半是因為跟外界交往的時候,缺乏鍛鍊,渴望交際,卻不斷的被拒絕,導致內心長期感到焦慮不安沮喪等等,自卑心理作祟,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只要被對方忽視就會感到不安。

希望這樣的男生,要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多學會觀察別人,學會與人交往,多出去走走,才能夠從別人的經驗裡面吸取更多的方法,學會愛自己,戒掉依賴別人的思想。


歲月不安然


從古至今,女子在人們心中就是嬌小柔弱,而男子則頂天立地,有著保護女子的責任。但是如今社會講的都是人人平等,我們都是人,每個人都有得到關心的權利,不光女性,其實男性也需要。他們很多時候看是堅強,其實也有著玻璃心,很容易就碎掉,只是善於偽裝,男性為何也會有這種情況呢?


安全感也就是對我們自身安全所產生的某種心理判定和感應情況。受到人和地以及事和物還有環境等不同社會影響跟刺激,從而引起一種心理認知和心理感覺以及心理反映。男性極度缺乏安全感時會有這樣的一些表現:



其一,性格往往很內向孤僻,屬於矛盾體。他們的內心很孤獨但是卻不願意同人接觸;他們能說,卻總是沉默;他們過於追求完美了,於是不斷抱怨自己;他們習慣將人拒絕於千里之外,在人多的地方,喜歡把自己藏起來,生怕受到傷害。


其二,喜歡掩藏自己,比較敏感。他們內心比較敏感,老是想一些有的或者沒有的事情,擔心這或者那,每天都活著小心翼翼地,另外他們有什麼話都不願說出來,總是把真實的話掩藏起來。他們的性格很要強,但是遇到事情卻缺乏面對的勇氣,另外特別容易自卑,老是胡亂猜疑,習慣嫉妒那些強過自己的人。



顯然沒有人天生極度缺失安全感,之所以這樣取決於三個原因。


第一,家庭因素。孩子心靈是弱小的,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愛與陪伴。如果長期的暴力和忽略,讓他們開始感到害怕,沒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只有將自己封閉起來才是安全的。

第二,人生經歷重大挫折。人的承受力是有極限的,而失戀,家庭變故,遭受虐待等等,很容易讓性格發生變化,變得沉默和多愁善感。


第三,性格太過於偏執。很多人性格要強,但是能力卻不夠。他們在生活上對自己要求太嚴格了,喜歡追求,但是往往都是失敗。於是,這讓他們的內心很受煎熬,久而久之他們容易產生焦慮感,開始變得小氣甚至愛嫉妒,這樣無形中將自己同他人隔離開來。 那些極度缺乏安全感已經表現出了病態。


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很有可能變成抑鬱症,做出不好的事情,對個人健康很不利的。此時,我們要試著正視問題,從逆境中走出來,多跟人接觸,嚴重的話就要用藥物治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喵蛋說


有很大一部分會是家庭的原因,家境不好或者父母不和諧,會直接的導致男生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成績不如別人,不夠活潑開朗都容易造成一個男生的自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