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一個店,房租4.5萬一年,每天營業額500到600,一個人守店,需要維持下去嗎?

天涯夏慕雪


純經濟學角度分析


按照理論經濟學的說法,只要沒有達到停業點(P2對應的點),就應該繼續營業下去。


圖看起比較複雜, 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這個理論是說,只要收入能夠覆蓋可變成本,那麼短期內就是值得經營下去的。我們經營的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店租這些開不開店都要支出的成本,可變成本是指開店才需要付出的成本,比如按小時給錢的兼職人員啊,開店才需要開的空調電費之類的。

用題主的描述做例子,店租簽了合同年租4萬5跑不了,那麼如果選擇開業,樓主自己一個人做,開業才會有支出的水電啥的花費是200,那麼題主每天還能掙300元,一個月就是9000元,每年還是能掙不少錢的,離停業點還遠著呢。但是如果開店一天的成本超級貴,比每天的營業額還高,那就當然不開了。


而這裡所說的可變成本呢,和日常認識又不太一樣,一般不包括沉沒成本,比如已經拿去進貨的錢,如果無法退貨,決策的時候就不用考慮進去了,要是可以退貨的則可以考慮看是退回貨款比較划算還是投入經營比較划算。


但是,卻要考慮機會成本,打個比方,題主不開店的話能找到其他工作,比如去當個電影男主角啥的片酬5000萬,那當然去拍電影啦。

現實角度


理論能夠給我們提供思考的方式,下面我們結合實際思考一下。


第一,租賃合同的問題。不知道題主的合同是怎麼籤的,有沒有約定如果違約需要作出什麼的賠償,是隻用賠押金呢,還是要把約定租期的房租都給上,這兩種方式的不同決定了我們計算停業點的不同。現在困難時期,可以和房東多商量多商量,多瞭解一下所在地有沒有什麼扶助措施。


第二,預期收益的問題。找出營業額較低的原因,是短期受疫情影響呢還是剛開業知名度不夠客源不廣呢,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以後營業額能上去,到達盈利水平,而現金流又足夠支撐到那個時候,便可以堅持下去。如果是因為行業整體不景氣,店面選址和客戶需求不匹配等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要考慮是否要堅持了。


第三,個人選擇的問題。要是不開店了,題主想去做點什麼呢?如果有更有吸引力的事業,建議可以考慮換個發展方向了。如果真的有很強烈的慾望認為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店弄好,就要好好想想提升營業額的辦法,看看是不是要轉變經營理念之類的。畢竟誰都需要為理想努力一把,付出一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