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最好的教師節禮物,是尊師情懷

今天是第34個教師節,“該不該送禮物”“送什麼禮物合適”等話題再次成為熱搜,各家班級群、家長群等早早掛上了節日祝福,大家都想在這個每年一次的節日裡,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但你知道老師想要什麼禮物嗎?在鮮花、賀卡的背後,老師最想要的,其實是學生的那一份尊師情懷。

感恩老師的關愛

2016年教師節,三十二中教師孫勇收到了一名已經畢業十餘年學生的鮮花。看著眼前已經長大成人的學生,孫老師頗感意外。

兩類學生最受老師關注,成績優異的和特別調皮的,送花的學生屬於後者。十幾年過去了,孫老師還能清楚地記得這名學生日常點滴,比如上課愛說小話、愛打遊戲、功課偷懶等等。“如果天資有限倒也罷了,這名學生非常聰明,所有老師提起他都‘恨鐵不成鋼’。”孫老師回憶道,自己被氣急了,幾次將他叫到辦公室,衝他發火,“對你來說,最好的催眠就是書本!”

多年過去,這名學生將老師們曾經的“嚴厲”記在心上,視為“關懷”,感恩不已。事業上做出些成就,他特意在教師節到來之際為老師們送去禮物,感激老師的諄諄教導。孫老師感慨道:“現在想起來,這個孩子除了學習,各方面都很優秀,孝順又懂事,能夠主動為老師分擔班務,給他佈置的任務,麻溜地就去做了,一點不會偷懶耍滑。”

不久前,孫老師的女兒也走上了三尺講臺。孫老師以自己幾十年的從教經歷,仔細叮囑她:“善待每一個孩子,學會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尤其不能‘唯成績論’,善於發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

打球建立起的友誼

開學前夕,龍子湖實驗學校教師顧瓊收到了一條微信留言,來自曾經的學生小迪。小迪在留言裡向她報喜,稱自己已經通過專升本考試,開學即將踏入安徽農業大學,開始嶄新的大學生活,“我會好好努力,繼續加油,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自己對小迪的期望是什麼?收到短信,顧老師的思緒飛回了十二年前。那個時候,還在上小學的小迪是班上排得上號的“淘氣鬼”,貪玩愛鬧,自控能力差,偶爾還表現出厭學的情緒。通過家訪,顧老師得知他的父親身體不好,母親工作繁忙,兩口子無暇照管小迪,漸漸養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如何教育小迪,顧老師著實費了不少心思。小學階段課業壓力小,重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顧老師卻沒有急於給他“立規矩”,而是先跟他拉近距離。小迪愛打乒乓球,顧老師就成了他的陪練,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幫他撿球。一節課下來,顧老師累得腰痠背痛。但讓她欣慰的是,小迪很快和自己混熟了,有什麼心裡話都會跟她說,“他沒有僅僅把我當成老師,還是他的好朋友。因為對我的這份信任,我說什麼他都願意聽。”

基於這份打乒乓球建立起來的友誼,小迪對顧老師很是信任,學習成績也逐漸穩定下來,脫離了“搗蛋分子”標籤。小學畢業後,師生之間始終保持聯繫。小迪中考後進入安徽科技貿易學校,在顧老師的鼓勵下,他沒有放棄學業,通過“3+2”以及專升本,成功考入大學。“這是我近期聽到的最好消息!”顧老師說:“對於老師來說,沒有什麼比看到學生成才更高興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