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山東人喝酒厲害?厲害在哪裡?

腐腐腐腐腐女-


山東人喝酒厲害是自古至今出了名的。很多歷史傳記,詩文小說中也有記載,如“三碗不過崗的打虎英雄武松”,等等。

這種方式喝酒是山東人性格,文化的一種具象表現,下面我來具體分析:

1.山東自古是農耕大省,糧食產量富足,為釀酒業的發達也創造了先天條件。很多老輩山東人下地幹農活,到吃飯時為了緩解疲勞和助眠,都會來半斤白酒下飯菜。久而久之,酒量也就變得越來越大,就變成了一種喝酒的格局。

2.俗話說得好:酒後吐真言。山東人性格豪爽,愛結交朋友。當朋友相見時,自然少不了推杯換盞,因為此時此刻酒量的大小在山東人眼裡代表著情誼的深淺和人品的忠厚。在魯中,魯北,魯西南地區,尤以白酒為此地區老百姓的最愛。居家日常進餐基本上人均每天半斤白酒。若有朋友組局喝酒,那至少1斤每人打底。甭管你是會不會喝白酒,酒場如戰場,必須實打實的喝下去,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

魯東地區,特別是青島,因為啤酒城市的原因,青島本地人更愛新鮮出廠的扎啤和散裝啤酒。特別到夏季海鮮豐盛之時,青島小哥們每人6斤打底。4人以上的話會選擇啤酒屋聚餐,都是一桶40斤原裝鮮啤打底的,這也是青島獨有的啤酒文化,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狗子哥歡迎小夥伴們在疫情正式結束後來我們大青島“哈啤酒,吃嘎拉”






尋找本味的狗子哥


我姥爺家是山東聊城的,我初高中都是在那裡上的學,有六年多的生活經歷。

自從見識了山東人喝酒,才知道內蒙朋友稍遜風騷,東北朋友們都是弟弟了。為啥這麼說呢?

你問的問題是厲害不厲害,可沒單說是酒量。論酒量山東人不見得比得過東北和內蒙的,東北和內蒙喝酒有些相似,大碗喝,一口悶,講究的是速戰速決,在我們那嘎達酒桌上就是倆字:別墨跡,幹了。有墨跡的最後不是喝倒了,而是被性子急的幹倒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這山東人喝酒那真是,可以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我姥爺家早上擺了一桌席請親戚來吃飯,等我下了晚自習到十一點多了他們還在喝。。。我就納悶了,以為換了幾桌子人了,結果一看還是早上的那盤子的土豆絲,一人只吃了朝著自己的那個角,愣是吃出了五角星的形狀,至於酒喝了多少斤我真不知道,但是這個持久性的確讓我這個東北來的長見識了。

真事兒,你如果有山東特別是農村來的朋友你問問。能喝不算什麼的,那得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才敢說自己厲害的。哈哈哈

就問你們,服不服?服不服?


寶哥下廚


你好😊

我老家是山東省臨沂的!很多人都知道山東人喝酒厲害!那是有根據的哈哈!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山東大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到今天為止雖然沒有大碗了,但是酒量還有多少有點的!

再者就是山東人好客。在山東人眼裡和親朋好友一起喝酒,你喝不醉我就不能醉,你沒喝好我就有罪。只有把你喝倒了這才是真感情!

山東人就是抱著一種捨命陪君子的理論去喝酒。這才是山東人喝酒厲害的結晶


小蝸牛VLOG


你好,我個人觀點:我覺得那都有能喝酒,愛喝酒的人存在,比如我是河北人,平時自己一個人喝也就一杯三兩酒,倆人喝的話就是一瓶,每人半斤酒,如果三個人喝的話,就是兩瓶,每人七兩左右,如果四個人喝,那就是每人一瓶了。我酒量也不大,其實就是看喝酒的氣氛,大夥能聊一起也有共同話題就多喝一點,沒有喝酒氣氛,喝一點圓圓場也就算了,也不是陪領導,求人幫忙,非得硬著頭皮,豁出酒醉,喝到吐,那就不是喝酒,是遭罪了。


快樂胖子的幸福生活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要說山東人能喝,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小時候看的98版的《水滸傳》,梁山好漢們總是離不開酒,上山下山要喝酒,凱旋歸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縱覽梁山一百單八將,找不到一個不會喝酒的,而且大多人都嗜酒如命。更有武松喝十八碗酒後,還把老虎給打死了,成就打虎英雄美名。

在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公司有兩個山東的。有一天我們公司年會之後,大家相約一起去吃燒烤。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到了燒烤攤,那兩個山東同事竟然點了一瓶白酒。當時我們都感覺挺意外的,因為我們已經要了兩箱啤酒,而且就四個男的,還有兩個女同事,她們也不喝酒。當時就覺得這倆人不會是想當著女同事的面,給自己炫一把。

我平時喝啤酒也就兩瓶的量,超過兩瓶就會上頭。在我們剛喝起勁是那兩個山東同事竟然拿雪碧兌著一瓶牛二喝起來了,感覺他們好有酒量,而且連著一人喝了兩瓶啤酒。我當時就覺得是不是山東人各個都像水滸傳裡那麼能喝呢。最後喝完倆人感覺還沒盡興似的,我們幾個同事都跟我一樣對他們佩服啊,但我們也覺得白酒兌著雪碧喝肯定很傷身子,大家都勸他們以後不能這麼喝。這是我頭一次見白酒兌雪碧,而且是倆山東大漢。

在我們中國,喝酒可能成了一種大家溝通交流的媒介了。感覺大家在酒桌上談事好像酒只要喝到位了事情也就能辦下來。

但是我覺得能喝酒不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能夠拿出來顯擺的事。喝酒沒什麼,如果是為了應酬喝多點也可以理解,但是為了證明酒量去喝,那就太不值當了。

不管山東人能不能喝,我我覺得大家還是少喝為好,畢竟酒都是傷身體的。






小馬過江GM


因為山東在太行山的東面,東為陽,陽光先照耀的地方,那麼華東最北方的大地上,人都比較陽光,直率,陽氣也足!先天就有喝酒的基因。

不過也要分地區。山東大漢,山東大妞到現在都不是吃素的,又是孔孟之鄉,自古豪傑之地,性子都比較直爽,聽山東人說話就知道了!

山東人喝酒厲害在哪裡?

生猛!豪爽!一杯透到底!直接!敢喝!酒量無底洞!遇到一個厲害的山東人,就像非洲大地的平頭哥,不服就幹!還一口氣真的幹完了,這是一種氣勢,瞬間感覺這人喝酒像涼白開。

還有一點厲害的是,雖然本土白酒普遍低度,但什麼酒都能喝,高度的低度的都行,喝雜酒也行,而且續航能力超強,一旦遇到一個能喝的山東人,起碼是喝的比較嚇人,你倒它不倒,你喝多了屁話繚繞,人家照樣把你安慰好。

看過老王之前問答的,可能有印象。我描述過一個聊城的朋友,身材幹瘦,但手勁極大,酒量超強,一般情況下,晚上回家就是一杯白酒,兩瓶啤酒的生活。無論陰晴圓缺,颳風下雨,人家照樣喝。朋友聚餐,無論喝多少,穩坐釣魚臺。說句題外話,聊城朋友在二胎沒有放開前,就生了三胎了!

山東本土有名的白酒不多,但香型豐富,魯菜之地竟然也孕育了豐富的酒種,即墨黃酒、煙臺葡萄酒。但都被青島的大名壓下去了。整個山東,魯西南的白酒酒風最盛行,也是最能喝白酒的地方,聊城就屬於此地。 臨沂同樣酒風盛行!甚至是和它鄰近的江蘇徐州,也號稱“喝不倒的江蘇小綿羊”。

山東人比較好客,過去吃飯喝酒最講究,那一套都是古風的遺留,也是禮儀之邦的儀式感,喝著喝著就合成了民風。當然飲酒能力也變得強悍了!

山東人普遍都能喝酒,當然也有不喝的,我的一個山東同學,老家萊陽的,酒量很好,現在舉家搬到了上海,有一年出差去臺灣,和一個臺灣人喝威士忌,居然喝的胃出血,後來說雖然喝不慣,也得喝,咱山東人兒,奶奶個熊誰怕誰!

山東人喝酒不能說第一,但喝酒的氣勢和直爽確實沒得說。有的山東人甚至在夏天把白酒放進冰箱保鮮室儲存,喝的時候再拿出來,說喝著爽!

聽聽,齊魯大地上的大漢們多麼會享受白酒。值得一提的是山東水餃比較出名,餃子就酒,可能就是他們發明的!






樓蘭餐廳老王


有人說內蒙古人能喝酒,有人說東北人能喝酒,這都是北方比較冷的區域,所以喝酒保暖的需要。可是最新的統計結果是山東人的人均飲酒量是第一名,你是不是有點迷糊呢。山東人在酒桌上那可是受孔孟之道影響很大,不小心你你就會喝多的,不信你看。

這是山東一般的酒局座位表,你能對上自己的號嗎?別的不囉嗦,就給你說說怎麼喝吧,一般開始有主陪開始先來4個或者8個。然後就是副陪來4個。接著三陪敬各位一圈,接著四陪敬各位一圈。這樣一整圈下來有的人就受不了了,可能一斤白酒就沒了。然後就說各位交叉這來,反正誰也少不了,就是兩人兩人的來,至於喝幾杯,那就是兩人的感情問題了。

山東還是中國最早生產的啤酒省份,當然得加上之一。

中國最早的啤酒廠在哈爾濱,由俄羅斯人於1900年創辦。

但由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啤酒企業,在山東,而且是由山東人創辦的。

它就是煙臺啤酒,由王益齋聯合李介臣等人創辦的,當時叫醴泉啤酒公司,一個很有中國味兒的名字。

特別想提的是,很快他們就打進了上海灘。當時的上海可是東方夢巴黎,是外國人在中國最聚集的地方,啤酒由3家洋品牌啤酒企業牢牢控制。

但煙臺啤酒幾個市場騷操作,把洋啤酒搞得緊張不已。他們當年的營銷操作,現在看來仍堪稱經典。

不過,近百年後,煙臺啤酒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輝煌。

3、中國啤酒第一品牌——青島啤酒

說到啤酒就不得不提青島啤酒。

一提起青島,很多人就會想到“吹海風,吃海鮮,喝啤酒”,每年夏天還想到青島啤酒暢飲一番。

哈爾濱啤酒創辦僅3年後,1903年,德國人就在青島創辦了青島啤酒,位置就在登州路56號。100多年過去了,青島啤酒的總部仍然在這裡。

進入21世紀後,青島啤酒通過兼併 、投資建廠等方式在全國各地建起了很多生產基地,但很多人喝青島啤酒時,還專門去找登州路56號生產的青島啤酒。

前幾年,青島啤酒還專門出了一款啤酒,叫1903年。

青島啤酒是中國為數不多走出國門的啤酒,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從內地到香港上市的企業,也是中國啤酒的第一品牌。

4、中國第一瓶威士忌、第一瓶白蘭地、第一瓶大香檳出自山東

除了啤酒和葡萄酒,中國第一屏威士忌,第一瓶白蘭地,第一瓶大香檳,也出在山東的青島。

生產出這些中國第一的,也是德國人,公司叫福昌洋行。生產設備甚至橡木製貯酒桶,都是德國人從國外運來的。

1930年,另一家德商企業——美最時洋行青島分公司成立,當年收購福昌洋行的廠後,加大了威士忌、白蘭地、大香檳的生產。

當時,青島是德國的殖民地,有很多德國人,顯然他們是瞄準這些德國人來的。

5、山東喝酒有點亂

山東人不僅酒量大,喝酒豪爽,還規矩多,善勸酒,一度成為很多人的負擔,這也是很多外地人不敢和山東人喝酒的原因,其實山東人也不勝其煩。

而且,山東人喝酒一度有點“亂”。

比如“三中全會”,就是一頓酒,白酒、葡萄酒、紅酒都喝,先喝白酒,再喝紅酒,最後喝啤酒“透一透”。喝過酒的人都知道,摻酒很容易醉。不知道這是不是山東人想顯示,自己白酒、啤酒、葡萄啤酒等全都有。這有點任性了。

再比如,在煙臺等膠東地區,還有一種喝法叫“深水炸彈”。一個大杯子盛啤酒,一個小杯子盛白酒,然後把小杯放進大杯,一口乾掉。啤酒裡混著白酒,酒味不知道怎麼樣?

在魯西南,還有端酒的習俗,就是主人給客人端起酒,讓客人一口乾掉,而自己不喝。現在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喝法類似灌酒,但追究原因,是當年窮,酒珍貴,主人不捨得喝,讓客人喝,表達的是山東人的好客、仗義。

最近幾年,這些習俗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山東人在酒上,也一直與時俱進。







L沒有水的魚L


1、你知道山東人對一個人失望透頂怎麼說嗎?“算了算了,你快哈啤滴吧”[呲牙]開個玩笑。

2、第一,好客山東人,待客敬酒多,不但要喝好,也要喝多[呲牙]喝得自然多。

第二,喝酒規矩多,主配帶幾個,副陪敬幾個,三陪四陪輪番敬。一套下來,不得不醉。

第三,喝酒理由多(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都能成為喝酒的理由[呲牙]),喝得自然多。

第四,山東人性格豪爽,喝酒進度快,日照、威海、煙臺“三二一”喝法,應該聽說過吧。

第五,山東人體格魁梧,酒容量大。

第六,白酒廠多,青島啤酒,煙臺張裕紅酒,適應各個酒種,酒量大[呲牙]




下酒菜


山東人的好酒量?這個一定是外省人給封的,作為河南人說下自已的看法。

首先我說下自己看法,河南山東相鄰,口音,習俗很多相似,但酒文化不同,我覺的河南人酒量也不賴,北方大多高度酒,包括河南,五十度以上的酒是主流,而山東多以低度42到38為主,自然感覺量大。

再者山東酒文化濃厚,門道很多喝過幾次,至少比我們河南喝的時間長,慢,而河南人多以玻璃大懷為酒具,喝的快。

北方人身高馬大,大多比南方人能喝,猶以山東人為最,全國平均個最大,自然能多喝點。


中小微企業小老闆


山東人喜歡喝酒是指白酒,個人認為1:酒廠較多,度數低;山東各地的酒廠較多,一般酒的度數都在42度以下,我們這邊以38度居多。2:山東人性格豪爽,憨厚老實,能喝一斤絕不喝七兩,特別是梁山好漢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3: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從小就筷子沾沾放小孩嘴巴里。根據統計山東人以日均飲酒83.1ml遠超其他友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