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成學校課後校內託管嗎?

簡愛有方


繼7月31日省教育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之後,昨日省教育廳就網友最關心的“民聲十問”進行回應。對於熱點問題之一的“學校對課後託管不積極怎麼辦?”,省教育廳給出了權威答覆。

天河某小學課後託管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資料圖片)廣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攝

課後託管學校不願管怎麼辦 ?

省教育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課後服務工作雖然不是義務教育工作範疇,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廣大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

具體來講,首先各級政府要重視,財政補貼要到位。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後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其次,學校管理服務要到位。各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儘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鼓勵學校與第三方社會機構開展合作,發揮第三方社會機構的專業優勢,共同做好服務。最後,監管督導要到位。教育主管部門一方面要認真指導中小學校全面推開這項工作,另一方面要與綜治、公安、衛生、食藥監督等部門協調配合,切實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並嚴肅查處課後服務變相“補課”以及亂收費等行為,確保課後服務工作規範運行。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楊洋 通訊員龍俊峰


大洋網


我的觀點是贊成學校課後校內託管。因為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性和必要性。

一、從家長方面分析

很多學生家長,他們家庭是雙職工,下班較遲,學生放學後,沒有時間接學生放學,到學生放學的時間段,就會有牽掛,不能安心工作,況且不是一二天的事,是好多年的事,家長希望下班前的這段時間,孩子能有個安全的地方幫忙臨時照應一下。家長們有這方面的需求。

二、從學生方面分析

學生放學後,沒有人接確實不安全,特別城市機動車太多,低年級的學生自理能力,社會分辨能力差,讓人很不放心。不僅放學的路上不安全,家長沒下班前,學生回家後,家裡沒有大人,心裡也會感覺沒有安全感,在做作業時遇到難題,也無法解決。所以學生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三、從教師方面分析

教師一天教學下來,身體也很疲憊,很想早點回家休息。最讓教師擔憂,甚至害怕的是,假如承擔下託管後,被家長誤解,甚至無限上綱上線,給自身帶來壓力和不必要的麻煩,吃力不討好。

四、解決方法

本人認為既然家長、學生有需求,學校可將課後託管承擔下來,但是,家長應交納適當的託管費用。

本來一些家長在學生放學後,就將學生在校外花錢託管的,既然在外面託管時願意花費用,就沒有理由,也不應該要求學校無償託管,要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畢竟教師犧牲了時間,花費了精力,也付出了許多。

作為教師,也沒有必要太計較託管費的多少,不要與社會上的託管費用相比較,就當對學生的關心和愛吧,就把託管當社會公益對待,發揚奉獻精神,把託管費當作一種精神安慰和鼓勵吧。

當然,肯定有部分家長、學生不願意參加學校託管,這好辦,釆取自願報名的形式,決不強迫,報名多少,託管多少,學校根據報名人數可以並班。

課後校內託管後,學生有人代管了,家長也能安心工作,沒有了後顧之憂。學生在一起,大家也熟悉,一起做作業,不懂還可請教一下值班老師,學生還可以一起活動玩耍。值班教師也可在這段時間批改作業,照應一下學生。

課後校內託管,學生安全有了保障,家長工作也能安心,學校和教師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目前只是探討階段,實行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完善,逐步解決。


劍過留香2


學校義務教育期間,對學生校內託管我是贊成的,但工作繁重,責任大,應思考具體的一套管理辦法。


首先強化學生行為習慣。校內託管應重點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教育,主要從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等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提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重點。 這是需耍一套具體的管理辦法。

其次應上晚自習。既然託管對學生學習是主要的,就應該給學生一定學習任務,絕不可能放任玩耍,這樣校內學生安全沒有保障,也沒有達到託管的真正目的。

第三有效培養學生真正獨立能力。校內託管學生的一切衣食住行全在學校,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勞動能力、衛生能力等等諸方面來說是非常有意義,如果我們的學生具有這些基本能力了,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方共管意義重大,學生獨立性那簡直是沒說的。

第四多開設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刊話動能力,特別是與同學的合作能力,使之理解團體的力量,學會有真正的團隊責任感與榮譽感。培養學生愛同學、愛家、愛校的責任感和自尊心。


第五多開設特長班。特長班不光指學生學習,而是根據學生愛好和興趣去開設各種興趣班,如音樂、美術、舞蹈、體育、演講等等讓學生在自已的愛好和興趣中去快樂的學習,高興的生活,充分發揮其特長。

第六利於學生個性形成與發展。學生在校內獨立能力的形成,與團體合作的能力的養成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自覺性非常重要。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得到充分發揮和發展,對培養學生品德修養,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形成意義重大。


總之。實行校內託管任務大,事情多,責任強,學校出發點好,但一定要重責任,強管理。確保學生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孩子的學習是家的未來,對此有更好建議的朋友可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精彩點評。


紫痕613


我不贊成課後校內託管,原因如下:

1.天天喊減負,把學生放學時間減到下午三點半,再來一個課後校內託管,這分明是知道自己錯了卻打死也不認錯的做法。本來好好的,非要折騰,搞得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個個暈頭轉向。換一個高大上的名詞,就想掩飾某些決策失誤,永遠正確了?

2.既然是課後,就應該乾脆利索,別拖泥帶水,模糊界限。放學了,孩子就應該交給家長接管,學校別再來趟這灘渾水。否則,一旦發生點兒意外,以學校為擔責方還好一點,萬一責任落到具體的教師頭上,那就是災難。這可不是教師不願幹,而是不能幹,形勢所逼,教師應該懂得規避風險。不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出事,板子全衝教師招呼了。

3.就算教師敢擔責,能細心照顧好孩子,在託管時間內乾點啥?上課、講作業算不算補課行為,會不會遭到校外託管機構、培訓機構的舉報?畢竟斷了人家的財路。一遇舉報,上級主管部門這個名義上的孃家立馬“大義滅親”的事兒幹得還少嗎?

4.課後託管收不收費?怎麼收才合適?能不能給教師發放補助?發多少才不違紀違規?收費了教師就要面對斂財的指責,不收費就要犧牲個人時間義務奉獻還要承擔未知風險。不上課罵你不務正業、浪費時間,上課說你增加孩子負擔,反正裡外不是人。

我覺得,咱們不能由著某些人胡來,想一出是一出,搞錯了還不承認。法治社會,咱們依法治教。別拿地方法規、部門規章壓人,下位法必須服從上位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勞動法》都在頭上懸著呢,怕啥?


劍客談教育


這個是要雙手贊成啊!當然,我看有的人說什麼老師日常工作滿負荷,不應該給老師增加更多壓力。但是大家想過沒有,你說的這些都是老師相對少的緣故,如果學校把這塊進行社會化運作,專職的課後託管老師負責是不是沒有事情。

現在校外各類託管班真的很不多,不是家長喜歡往那裡送,是沒有辦法啊。北京這邊下午3點多,學校就放學了,不進託管班,你指望爸爸媽媽去接?那有一個人可能就是沒有工作,那怎麼辦,只能每月花點錢找託管班了。

這個時候如果學校推出這種服務,最起碼學長家長從心裡更放心了,畢竟社會上的託管班參差不齊,想找一個合適的,好的託管班實在不易。

不過這樣的話,有可能導致老師的腰包會癟下來,畢竟還有些託管班是老師自己辦的,這些託管班未必是招自己班級的學生。所以別說什麼“滿負荷”,但是因為校內託管,給老師增加壓力倒是真的,但我想這不是主要的。

社會上還有些藝術類的託管班也是不錯,畢竟可以讓孩子增加眼界,這個就看家長怎麼去想了。

最後從實用角度出發,託管班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學校開辦,會更好!


小朋友OR大朋友


對於學校組織課後校內託管,這已然在大部分地區逐步取消開來,是屬於比較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也應該得到大家認可。對於校內託管的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當前教育部門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將學校的放學時間提前,雖然學生的放學時間已經提前,但是家長上下班的時間並沒有什麼變化,這就造成了家長需要上班無暇接送孩子與學生放學時間上形成了比較大的矛盾。為了解決當前家長與學生面臨的困境,學校採用了校內託管的方式。


校內託管是非常符合人性化的教學方式,但我們是不是也要考慮對老師輔導的學生的規定採用人性化的政策。老師在上了一天的課之後,還要進行集體備課和輔導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應該考慮給教師一定的經濟補助,雖然補助不一定太多,但至少是對老師參與校內託管工作的鼓勵。同時,也要根據教師的個人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安排校內託管的排班等情況,做到既要保證學生和家長的利益,又要兼顧老師的合理合法的權利。

此外,在校內託管方面,有些學校採用一刀切的方式,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校內託管。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方式的確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了方便,但學校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組織校內託管,如果有需要的學生和家長,就採用自願報名的方式,尊重家長和學生的選擇,保證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的最大自主選擇權。


東愛雨小公


如果有法律或者法規條文,就支持。

如果沒有法律或者法規條文,就不支持。

現在不管怎麼說,做好自己規定時間內規定的事情,不犯錯。

不在規定時間,你做的其他事情,都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比如說老師上班前一個小時,放學一個小時內出現意外是工傷。

如果超過一個小時,不會被認定工傷。

如果因為

課後校內託管,教師回家途中遇到意外,這個責任誰負責?

只要教師受到保護,哪怕加班都是可以的。

法律是保護教師的最後一道屏障。

只要有政策,我完全贊成學校課後校內託管!


一師者


首先,對於政府,對於學校能夠承擔起校內託管這項職責,我想就應該先給予肯定並表示感謝。


然後,學校課後校內託管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長接孩子的難題,同時孩子也有了課後學習與活動的場所,如果在託管內容上豐富起來,也讓孩子的課後生活多樣化。


其次,課後託管的時間,目前的政策是各地區各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那麼有的學校三點半到四點半,有的學校三點半到五點,最晚的也是三點半到五點半。那麼問題就來了,五點半,有多少家長能夠下班去接孩子。


再次,課後託管的範圍,是人人都參與還是可參與可不參與,現在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 ,尤其一些全職媽媽這樣的福利對她來說可有可無,所以一定會有一部分學生不參與課後託管,那麼允許參與或不參與的度的把握。


還有,誰來對託管負責,現在出現三拔主“主力軍”在參與:第一拔,學校老師,雖然有政府補貼給在校教師,但是說實話,老師們不買帳,身心累了一天啦,還要讓班主任們站崗到最後,老師們現如今“不差錢”,或者說不差這點錢;第二拔,家長志願者,學校老師的人力與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有的學校就發動家長參與到託管裡,這讓家長“情何以堪”,本就是要解決自家孩子課後無人能接無處可去,這回可好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為了孩子也不能拒絕,只好請假;第三拔,校外機構,可以說這三拔中動力最足,最有意願的就是校外機構了,又有錢收,又可以把學生向校外導流,何樂而不為,然而,然而,這又潛在著極大的商業行為...


總之,要形成一個由政府買單,學生受益,社會參與的長效機制是需要時間的。


觀教說育


作為家長,我不贊成學校搞“一刀切”的校內託管。


現在讀小學的應該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吧,獨生子女上有四個老人,老人只要身體沒有大毛病,都是樂於接送孫子孫女的。我不知道大城市怎麼樣,在小縣城裡很多家長都是反對學校搞所謂託管的,這都是一些有時間接送孩子的家長。這部分家長在我們這裡佔相當大的比例,所以每天放學期間,學校門口都是人滿為患,交通擁堵。事實上,不管學校搞不搞託管,低年級學生都是要家人接送的,為了一部分家長有時間接送,而嚴重拖延了其他家長接送的時間,這合理嗎?


更為嚴重的是,現在所謂的校內託管早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校內補課!託管成了為學校創收、為老師創收的重要途徑。很多學校借托管之名大肆為學生補課,收取費用時也名正言順,美其名曰“託管費”。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家長的不滿!



真正的解決之道是什麼呢?應該是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從學生家長的意願,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讓那些真正需要託管的孩子在校接受託管,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搞“一刀切”。而且還要做到收費合理,堅決杜絕老師借托管之名進行補課!


只是,學校願意這樣做嗎?


思想之葦


作為教師,我堅決反對校內託管!

首先,校內託管增加了教師的負擔。教師也有家庭,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也需要休息。現在,教師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已經夠大了,許多教師處在亞健康狀態堅持工作。我們學校接近300名教職工,每年體檢只有不足十個人真正沒有毛病的;四十歲以上就渾身是毛病的不在少數。

我校曾有一個在某中專學校調來的四十多歲的漂亮的女教師,長相比同齡的同事年輕好多。沒過兩年,面色憔悴,比剛來時老了六七歲。有一同歲的老師和她開玩笑說,“你要是早來十年,說不定你現在還不如我年輕呢。”雖是玩笑話,也是實在話。歲月這把殺豬刀,在教師的身上顯得尤其鋒利。所以,教師不適合再增加負擔了。

其次,校內託管會給喜歡汙衊教師的人制造師腐的口實。家長在校外培訓班或者託管機構花一萬,也不會感到不應該。但是隻要和學校和老師打交道,花五千甚至兩千都覺得心疼。極盡汙衊只能事,又是教師缺少師德,又是不講職業道德,反正有的是說辭。即使每個學生收兩塊錢,也會把“教師上不講課下講”的造謠罵的更響,除非教師像和尚、尼姑一樣,不要家不要命,免費為這些人付出,也許能堵住這些人的無恥之口。

再次,校內託管的安全問題將是威脅教師生命安全的一大隱患。有些孩子,正常上課時間都安定不下來,不服老師管教,託管時間可能更不服從管教。一旦學生出現安全問題,一些過度維權的或者不講理的家長,會做出什麼?簡直不敢想象。

基於此,教師不應該再透支身體,搞什麼校內託管,這等於自己給某些人制造汙衊教師的機會!也給自己帶來一些未知的隱患!

所以,作為教師,堅決反對校內託管!堅決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