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施工方案

一、預留預埋

(1) 電氣配管預埋於樓板或牆體內的各電氣箱盒,應保證箱盒口與樓板底面或牆飾面相平,埋設高度和平面位置應整齊,並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本工程電氣配管大部分為PVC剛性塑料管和薄壁鋼管。管子應專用配件相互連接及與接線盒連接。塑料管配管時,禁止用鋼質接線盒,鋼管配管時,嚴禁用塑料盒。

本工程的電氣配管絕大部分採用暗配管,管子配好後應將鋼管口用鐵皮封焊堵口,塑料管用膠帶封口,盒內也應填充鋸木灰或廢水泥紙,以免混凝土等落入管內。配管後應複查,以免預埋管遺漏,管子過伸縮縫或沉降縫時,應按標準圖集上的要求處理。

(2) 埋設電管,不得歪斜進入箱盒。進入落地配電櫃的電管應排列整齊,管口應出地面50mm,管與箱的連接應採用絲扣連接。管口應打磨光滑。管內的毛刺用圓銼打磨光滑,暗埋電管煨彎時,其彎曲半徑應符合規範要求,彎曲處應無裂紋或折皺。有裂紋或彎扁度≧10%管徑的不得使用。

(3) 現澆混凝土樓板配管:

先找燈位,根據房間四周牆的厚度,彈出十字線,將堵好的盒子固定牢然後敷管。有兩個以上盒子時,要拉直線。如為吸頂燈或日光燈,應預下木磚。管進盒、箱長度要適宜,管路每隔1m左右用鉛絲綁紮牢。如有吊扇、花燈或超過3kg的燈具應焊好吊杆。

(4)敷設於多塵和潮溼場所的電線管路、管口、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暗配的電線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並應減少彎曲:埋入牆或混凝土內的管子,離表面的淨距不應小於15mm。 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電線管路,排列應整齊,管口應高出基礎面不小於50mm。 埋入地下的電線管路不宜穿過設備基礎,在穿過建築物基礎時,應加保護管

(5)電氣防雷接地工程的預埋: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接地扁鋼的搭接長度不小於兩倍扁鐵寬度,並三面滿焊。採用柱內鋼筋引上,引上筋選兩根立筋作引上線,搭接鋼筋直徑≧12mm。其搭接長度為6倍鋼筋直徑,必須雙面焊接。按圖利用柱內主筋做引下線通長焊接,從地下到屋面不得有斷點和錯位。柱內引下線上部與屋面避雷帶,其底部與接地裝置應可靠焊接,屋面金屬物體均應就近與避雷網可靠連接。

(6)屋頂避雷網應連接成電氣通路,並與柱內引下線可靠連接,按圖要求做好室內等電位連接。接地電阻在接地檢測點施工完畢後測試一次,應滿足不大於1歐姆要求。

二、電纜安裝

1、施工準備

(1) 設備及材料要求:

a. 所有材料規格型號及電壓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有產品合格證。

b. 每軸電纜上應標明電纜規格、型號、電壓等級、長度及出廠日期。電纜軸應完好無損。

c. 電纜外觀完好無損,鎧裝無鏽蝕、無機械損傷,光明顯皺摺和扭曲現象。油浸電纜應密封良好,無漏油及滲油現象。橡套及塑料電纜外皮及絕緣展無老化及裂紋。

(2) 作業條件:

a. 預留孔洞、預埋件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安裝牢固,強度合格。

b. 電纜溝、隧道、豎井及人孔等處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結束,電纜溝排水暢通,無積水。

c. 電纜沿線模板等設施拆除完畢。場地清理乾淨、道路暢通,溝蓋板齊備。

d. 變配電室內全部電氣設備及用電設備配電箱櫃安裝完畢。

e. 電纜橋架、電纜托盤、電纜支架及電線過管、保護管安裝完畢,並檢驗合格。

2 操作工藝

(2) 準備工作:

a. 施工前應對電線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及漏油、滲油等現象。

b. 電纜敷設前進行絕緣搖測或耐壓試驗。

1kV以下電纜,用1kV搖表搖測線間及對地的絕緣電阻應不低於10MΩ。

3~10kV電纜應事先作耐壓和洩漏試驗,試驗標準應符合國家和當地供電部門規定。必要時敷設前仍需用2.5k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是否合格。

c. 電纜的搬運及支架架設:

電纜短距離搬運,一般採用滾動電纜軸的方法。滾動時應按電纜軸上箭頭指示方向滾動。如無箭頭時,可按電纜纏繞方向滾動,切不可反纏繞方向滾運,以免電纜松馳。

電纜支架的架設地點應選好,以敷設方便為準,一般應在電纜起止點附近為宜。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引出端應在電纜軸的上方。

(3) 電纜沿支架、橋架敷設:

水平敷設

a. 敷設方法可用人力或機械牽引。採用機械牽引可用電動絞磨或託撬(旱船法)(見下圖)。電纜敷設時,應注意電纜彎曲半徑應符合規範要求。

b. 電纜沿橋架或托盤敷設時,應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應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

c. 不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應分層敷設,高壓電纜應敷設在上層。

d. 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沿支架敷設時,水平淨距不得小於35.mm

垂直敷設。

a. 垂直敷設,有條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設。土建未拆吊車前,將電纜吊至樓層頂部。敷設時,同截面電纜應先敷設低層,後敷設高層,要特別注意,在電纜軸附近和部分樓層應採取防滑措施。

b. 自下而上敷設時,低層小截面電纜可用滑輪大繩人力牽引敷設。高層、大截面電纜宜用機械牽引敷設。

c. 沿支架敷設時,支架距離不得大於1.5米,沿橋樑或托盤敷設時,每層最少加裝兩道卡固支架。敷設時,應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

d. 電纜穿過樓板時,應裝套管,敷設完後應將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嚴密。

(4) 掛標誌牌:

a. 標誌牌規格應一致,並有防腐性能,掛裝應牢固。

b. 標誌牌上應註明電纜編號、規格、型號及電壓等級。

c. 直埋電纜進出建築物、電纜井及兩端應掛標誌牌。

d. 沿支架橋架敷設電纜在其兩端、拐彎處、交叉處應掛標誌牌,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誌牌。

3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a. 電纜的耐壓試驗結果、洩漏電流和絕緣電阻必須符合施工規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試驗記錄。

b. 電纜敷設必須符合以下規定:電纜嚴禁有絞擰、鎧裝壓扁、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損,直埋敷設時,嚴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設。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記錄。

(2) 基本項目:

a. 座標和標高正確,排列整齊,標誌柱和標誌牌設置準確;防燃、隔熱和防腐要求的電纜保護措施完整。

b. 在支架上敷設時,固定可靠,同一側支架上的電纜排列順序正確,控制電纜在電力電纜下面,1kV及其以下電力電纜應放在1kV以上電力電纜下面;直埋電纜埋設深度、回填土要求、保護措施以及電纜間和電纜與地下管網間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離均應符合施工規範規定。

c. 電纜轉彎和分支處不紊亂,走向整齊清楚、電纜標誌樁、標誌牌清晰齊全,直埋電纜的隱蔽工程記錄及座標圖齊全、準確。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記錄及座標圖。

d.電纜最小彎曲半徑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4 成品保護

(1) 直埋電纜施工不宜過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後進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時損傷電纜。如已提前將電纜敷設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時,應加強巡視。

(2) 直埋電纜敷設完後,應立即鋪砂、蓋板或磚及回填夯實,防止其它重物損傷電纜。並及時劃出竣工圖,標明電纜的實際走向方位座標及敷設深度。

(3)室內沿橋架或托盤敷設電纜、宜在管道及空調工程基本施工完畢後進行,防止其它專業施工時損傷電纜。

(4)電纜兩端頭處的門窗裝好,並加鎖,防止電纜丟失或損毀。

三 薄壁鋼管敷設安裝

1.施工準備

(1) 材料要求:

a. 使用的管材、器材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並應有產品合格證。

b. 管材及器材的規格型號應符合本標準及設計要求;鋼質接線盒、分線盒、直管接頭、爪型螺紋管接頭、直角彎管、金屬線管管卡、開關盒、插座盒等的規格應與面板、蓋板相配套。

c. 管卡、支架、吊杆及箱盒等黑色金屬件,均應鍍鋅或刷防腐漆;緊固件均應鍍鋅。

(2) 作業條件:

a. 各層水平線,牆厚度線和設備基礎線彈好,配合土建施工。

b. 預製混凝土樓板上配管,在樓板吊裝就位並調整好後、地面做好以前,彈好水平線。

c. 現澆混凝土樓板配管,在底層鋼筋綁紮完後,上層鋼筋未綁紮前進行;牆板配管在鋼筋綁紮後進行。

d. 隨牆(砌體)配合土建施工立管。

2 操作工藝

(1) 工藝流程:

a. 暗管敷設工藝流程:

彎管、箱、盒預製→測位→剔槽孔→螺紋管接頭箱、盒緊固→箱、盒定向安裝→管路敷設→壓接接地→管路固定

b. 明管敷設工藝流程

彎管、箱、盒預製→測位→螺紋管接頭與箱、盒緊固→箱、盒支架固定→管路敷設→壓接接地→管路固定

(2) 暗管敷設:

a. 箱、盒測位;根據施工圖紙確定箱、盒軸線位置,以土建彈出的水平線為基準,掛線找平,線墜找正,標出箱、盒實際位置。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應掛通線或十字線。

b. 暗配的電線管路直沿最近的路線敷設,並應減少彎曲;埋入牆體或混凝土內的導管,與牆體或混凝土表面的淨距不應小於15mm。暗埋牆體的導管,在土建砌牆前,先配好管,並配合砌牆體將導管埋入牆體,在接線盒處預留孔洞,減少在牆體的剔槽。

c. 剔槽孔:磚牆或砌體牆需剔槽時,應在槽兩邊彈線,用快鏨子剔。槽寬及槽深均以比管外徑大5mm為宜。預製圓孔時,樓板上燈位打孔位置,用手錘由板下往上打;預製實心板上燈位打孔,可先在板上面用電錘打孔,在板下面用手錘、銑子擴孔,孔大小比燈盒稍大為宜。

d. 管子切斷:常用鋼鋸、無齒鋸、砂輪鋸進行切管,將需要切斷的管子長度量準確,放在鉗口內卡牢固,斷口處平齊不歪斜,管口刮銑光滑、無毛刺,管內鐵屑除淨。

e. 穩注箱、盒:根據施工管路的要求,加工箱、盒時注意引出管的定向。磚牆、砌體牆及預製樓板的箱、盒,用強度不小於M10的水泥砂漿穩住,灰漿應飽滿、平整、牢固、座標正確。預製樓板上的燈頭盒應安裝好卡鐵和轎杆,在樓板下面裝設託板後再穩注;現制混凝土牆及樓板上的箱、盒,應先安裝好卡鐵或轎杆,將卡鐵或轎杆點焊在鋼筋上;如為木模板時可用釘子、細鉛絲將箱、盒綁紮固定在模板上。

f. 進入落地式配電箱、屏的電線管路,排列應整齊,管口應高出配電箱基礎面不少於50mm。

g. 管路連接:採用直管接頭連接,其長度應為管外徑的2.0~3.0倍,管的接口應在直管接頭內中心即1/2處。根據配管線路的要求採用90°直角彎管接頭時,管的接口應插入直角彎管的承插口處,並應到位,再使用壓接器壓接,其扣壓點應不少於兩點。壓接後,在聯接口處塗抹鉛油,使其整個線路形成完整的統一接地體。

h. 管路兩個接線點之間的距離在下列長度範圍內,應加裝接線盒。接線盒的位置應便於穿線和檢修:

管路無彎時,不超過30m;

管路有一個轉彎時,不超過20m;

管路有兩個轉彎時,不超過15m;

管路有三個轉彎時,不超過8m;

i. 管入箱、盒應採用爪型螺紋管接頭。使用專用搬子鎖緊,爪型根母護口要良好,使金屬箱、盒達到導電接地的要求。箱、盒開孔應整齊,應與管徑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開長孔。鐵製箱、盒嚴禁用電氣焊開孔。兩根以上管入箱、盒,要長短一致,間距均勻,排列整齊。

j. 管路固定: 鋼筋混凝土牆及樓板內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鉛絲綁紮在鋼筋上。 磚牆或砌體牆剔槽敷設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鉛絲、鐵釘固定。

3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薄壁鋼管嚴禁熔焊連接。

檢驗方法:明設的觀察檢查,暗設的檢查隱蔽工程記錄。

(2) 基本項目:

a. 連接緊密,管與器件連接到位。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應平直牢固,排列整齊;管子彎曲處無明顯折皺,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護層大於15mm。

b. 管路的保護層符合以下規定:

穿過變形縫處有補償裝置,補償裝置應平整,活動自如,管口光滑,螺紋管接頭與管子連接可靠;

穿過建築物和設備基礎處加保護套管。加保護套管處在隱蔽工程記錄中標示正確。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記錄。

c. 金屬電線保護管、箱、盒,在整個線路中採用壓接方式形成完整接地,線路走向合理,塗刷部分不汙染設備和建築物。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4 成品保護

(1) 剔槽不得過大、過深和過寬。磚牆不宜橫槽。預製梁、柱和預應力樓板不得隨意剔槽打洞。混凝土樓板、牆等均不得私自斷筋。

(2) 現澆混凝土樓板上配管時,注意不得踩壞鋼筋;土建澆注混凝土時,電工應留人看守,以免振搗時損壞配管及精、盒移位。遇有管路損壞時,應及時修復。

(3) 明配管路及電氣器具安裝時,應保持頂棚、牆面及地面的清潔完整。搬運材料和使用高凳機具時,不得碰壞門窗、牆面等。電氣照明器具安裝完後,不得再噴漿。必須噴漿時,應將電氣設備及器具保護好後再噴漿。

(4) 吊頂內穩盒配管時,不要踩壞龍骨,嚴禁踩電線管行走;刷防腐漆不應汙染牆面、吊頂和護牆板等。

(5) 其它專業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壞電氣配管,嚴禁私自改 動電線管及電氣設備。

四、燈具安裝

1. 普通燈具安裝:

a 塑料(木)臺的安裝。將接燈線從塑料(木)臺的出線孔中穿出,將塑料(木)臺緊貼住建築物表面,塑料(木)臺的安裝孔對準燈頭盒螺孔,用機螺絲將塑料(木)臺固定牢固。 b 把從塑料(木)臺甩出的導線留出適當維修長度,削出線芯,然後推入燈頭盒內,線芯應高出塑料(木)臺的檯面。用軟線在接燈線芯上纏繞5~7圈後,將燈線芯折回壓緊。用粘塑料帶和黑膠布分層包紮緊密。將包紮好的接頭調順,扣於法蘭盤內,法蘭盤(吊盒、平燈口)應與塑料(木)臺的中心找正,用長度小於20mm的木螺絲固定。

2. 日光燈安裝:

a 吸項日光燈安裝:根據設計圖確定出日光燈的位置,將日光燈貼緊建築物表面,日光燈的燈箱應完全遮蓋住燈頭盒,對著燈頭盒的位置打好進線孔,將電源線甩入燈箱,在進線孔處應套上塑料管以保護導線。找好燈頭盒螺孔的位置,在燈箱的底板上用電鑽打好孔,用機螺絲擰牢固,在燈箱的另一端應使用脹管螺栓加以固定。如果日光燈是安裝在吊頂上的,應該用自攻螺絲將燈箱固定在龍骨上。燈箱固定好後,將電源線壓入燈箱內的端子板(瓷接頭)上。把燈具的反光板固定在燈箱上,並將燈箱調整順直,最後把日光燈管裝好。

b 吊鏈日光燈安裝:根據燈具的安裝高度,將全部吊鏈編好,把吊鏈掛在燈箱掛鉤上,非全在建築物頂棚上安裝好塑料(木)臺,將導線依順序編叉在吊鏈內,並引入燈箱,在燈箱的進線孔處應套上軟塑料管以保護導線,壓入燈箱內的端子板(瓷接頭)內。將燈具導線和燈頭盒中甩出的電源線連接,並用粘塑料帶和黑膠布分層包紮緊密。理順接頭扣於法蘭盤內,法蘭盤(吊盒)的中心應與塑料(木)臺的中心對正,用木螺絲將其擰牢固。將燈具的反光板用機螺絲

3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a. 燈具的規格、型號及使用場所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的規定。

b. 低於2.4m以下的燈具的金屬外殼部分應做好接地或接零保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安裝記錄。

(2) 基本項目:

a. 燈具的安裝:

燈具安裝牢固端正,位置正確,燈具安裝在木臺的中心。器具清潔乾淨,吊杆垂直,吊鏈日光燈的雙鏈平行、平燈口,馬路彎燈、防爆彎管燈固定可靠,排列整齊。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b. 導線與燈具、吊扇的連接:

導線進入燈具、吊扇處的絕緣保護良好,留有適當餘量。連接牢固緊密,不傷線芯。壓板連接時壓緊無鬆動,螺栓連接時,在同一端子上導線不超過兩根,吊扇的防松墊圈等配件齊全。吊鏈燈的引下線整齊美觀。

檢驗方法:觀察、通電檢查。

(3) 允許偏差項目:

器具成排安裝的中心線允許偏差5mm。

檢驗方法:拉線、尺量檢查。

五 、開關、插座安裝

1 一般安裝規定

(1)開關安裝規定:(a)拉線開關距地面的高度一般為2~3m;距門口為150~200mm;且拉線的出口應向下。(b)扳把開關距地面的高度為1.3m,距門口為150~200mm;開關不得置於單扇門後。(c)暗裝開關的面板應端正、嚴密並與牆面平;(d)開關位置應與燈位相對應,同一室內開關方向應一致;(e)成排安裝的開關高度 應一致,高低差不大於2mm,拉線開關相鄰間距一般不小於20mm;(f)多塵潮溼場所和戶外應選用防水瓷制拉線開關或加裝保護箱;(g)在易燃、易爆和特別潮溼的場所,開關應分別採用防爆型、密 閉型,或安裝在其它處所控制;(h)民用住宅嚴禁裝設床頭開關,(i)明線敷設的開關應安裝在不少於15mm厚的木臺上。

(2) 插座安裝規定:(a)暗裝距地面不應低於30cm;(b)兒童活動場所應採用安全插座。採用普通插座時,其安裝高度不應低於1.5m;(c)同一室內安裝的插座高低差不應大於5mm;成排安裝的插座高低差不應大於2mm;(d)暗裝的插座應有專用盒,蓋板應端正嚴密並與牆面平;(e)落地插座應有保護蓋板;(f)在特別潮溼和有易燃、易爆氣體及粉塵的場所不應裝設插座。

2 開關、插座安裝:

按接線要求,將盒內甩出的導線與開關、插座的面板連接好,將開關或插座推入盒內(如果盒子較深,大於2.5cm時,應加裝套盒),對正盒眼,用機螺絲固定牢固。固定時要使面板端正,並與牆面平齊。

3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插座連接的保護接地線措施及相線與中性線的連接導線位置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範有關規定。

插座使用的漏電開關動作應靈敏可靠。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安裝記錄。

(2) 基本項目:

a. 開關、插座的安裝位置正確。盒子內清潔,無雜物,表面清潔、不變形,蓋板緊貼建築物的表面。

b. 開關切斷相線。導線進入器具處絕緣良好,不傷線芯。插座的接地線單獨敷設。

檢驗方法:觀察和通電檢查。

4 成品保護

(1) 安裝開關、插座時不得碰壞牆面,要保持牆面的清潔。

(2) 開關、插座安裝完畢後,不得再次進行噴漿,以保持面板的清潔。

(3) 其它工種在施工時,不要碰壞和碰歪開關、插座。

六、 配電箱(盤)安裝

1.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低壓配電器具的接地保護措施和其它安全要求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安裝記錄。

(2) 基本項目:

a. 配電箱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位置正確,部件齊全,箱體開孔合適,切口整齊。暗式配電箱箱蓋緊貼牆面;中性線經匯流排(N線端子)連接,無絞接現象;油漆完整,盤內外清潔,箱蓋、開關、靈活,迴路編號齊全,結線整齊,PE保護地線不串接安裝明顯牢固,導線截面、線色符合規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b. 導線與器具連接應符合以下規定:

連接牢固緊密,不傷線芯。壓板連接時壓緊無鬆動;螺栓連接時,在同一端子上導線不超過兩根,防松墊圈等配件齊全。

電氣設備、器具和非帶電金屬部件的保護接地支線敷設應符合以下規定:連接緊密、牢固,保護接地線截面選用正確,需防腐的部分塗漆均勻無遺漏。線路走向合理,色標準確,塗刷後不汙染設備和建築物。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3) 允許偏差:

配電箱(盤)體高50mm以下,允許偏差1.5mm。

配電箱(盤)體高50mm以上,允許偏差3mm。

檢驗方法:吊線、尺量檢查。

2 成品保護

(1) 配電箱(盤)安裝後,應採取成品保護措施,避免碰壞、弄髒電具、儀表。

(2) 安裝箱(盤)面板時(或貼臉),應注意保持牆面整潔。

(3) 土建二次噴漿時,注意不要汙染配電箱(盤)。

七、防雷接地系統:

1.施工準備

(1) 材料要求:

鍍鋅鋼材有扁鋼、角鋼、圓鋼、鋼管等,使用時應意採用熱鍍鋅材料,應符合設計規定。產品應有材質檢驗證明及產品出廠合格證。

2 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a. 材料的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b. 接至電氣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幹線相連,嚴禁串聯連接。

檢驗方法:實測或檢查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觀察檢查或檢查安裝記錄。

(2) 基本項目:

a. 避雷針(網)及其支持件安裝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外體垂直,避雷網規格尺寸和彎曲半徑正確;避雷針及支持件的製作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設有標誌燈的避雷針燈具完整,顯示清晰。避雷網支持間距均勻;避雷針垂直度的偏差不大於頂端外杆的直徑。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實測或檢查安裝記錄。

b. 接地(接零)線敷設: 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築物變形縫有補償裝置,穿牆有保護管,油漆防腐完整。

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防雷接地引下線的保護管固定牢靠;斷線卡子設置便於檢測,接觸面鍍鋅或鍍錫完整,螺栓等緊固件齊全。防腐均勻,無汙染建築物。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3) 允許偏差項目:

a. 搭接長度≥2b;圓鋼≥6D;圓鋼和扁鋼≥6D;

注:b為扁鋼寬度;D為圓鋼直徑。

b. 扁鋼搭接焊接3個稜邊,圓鋼焊接雙面。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和觀察檢查。

3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防雷引下線暗(明)敷設

a. 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藥皮處理不乾淨等現象。應按規範要求修補更改。

b. 漏刷防鏽漆,應及時補刷。

c. 主筋鉛位,應及時糾正。

d. 引下線不垂直,超出允許偏差。引下線應橫平豎直,超差應及時糾正。

(2) 避雷網敷設

a. 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藥皮處理不乾淨等現象。應按規範要求修補更改。

b. 防鏽漆不均勻或有漏刷處,應刷均勻,漏刷處補好。

c. 避雷線不平直、超出允許偏差,調整後應橫平豎直,不得超出允許偏差。

d. 卡子螺絲鬆動,應及時將螺絲擰緊。

e. 變形縫處未做補償處理,應補做。

(3) 避雷帶與均壓環

a. 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等,應按規範要求修補更改。

b. 鋼門窗、鐵欄杆接地引線遺漏,應及時補上。

c. 圈樑的接頭未焊,應進行補焊。

(4) 避雷針製作與安裝

a. 焊接處不飽滿,焊藥處理不乾淨,漏刷防鏽漆。應及時予以補焊,將藥皮敲淨,刷上防鏽漆。

b. 針體彎曲,安裝的垂直度超出允許偏差。應將針體重新調直,符合要求後再安裝。

(5) 接地幹線安裝

a. 扁鋼不平直,應重新進行調整。

b. 接地端子漏墊彈簧墊,應及時補齊。

c. 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藥皮處理不乾淨等現象。應按規範要求修補更改。

d. 利用主筋作防雷引下線時,除主筋截面不得小於90mm2外,其焊接方法可採用壓力埋弧焊,對焊等;機械方法可採用冷擠壓,絲接等,以上接頭處可做防雷引下線,但需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