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借力“一帶一路” 構建泛西北經濟區

【理論】

借力“一帶一路” 構建泛西北經濟區

周克全

北部的京津冀一體化、中部的長江經濟帶、南部的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成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格局。西北五省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與重要性愈加突出,若能借力“一帶一路”,以貫穿五省區的鐵路幹線為軸線,以軸線周圍的節點城市群為基點,以西鹹新區和蘭州新區兩大國家級新區為依託,構建跨行政區劃的泛西北經濟區,則能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重塑我國區域經濟新格局、提升區域發展新活力,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構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要求,西北五省區作為國內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應有之義。

一、泛西北經濟區的基本範圍及其在四大經濟區中的地位

泛西北經濟區由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五省區構成。總面積310.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32.4%;2017年常住人口1018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4%;2017年經濟總量為4.7萬億元,佔全國的6.3%;區域內的人均GDP為45742元。

區域內的五大城市群,是泛西北經濟區的經濟增長極。五大城市群自東向西分別為關中—天水城市群、銀川平原城市群、蘭白西城市群、河西走廊城市群和烏魯木齊城市群,共包括1個副省級城市和28個地級市。

在我國的四大經濟區中,泛西北經濟區面積最大,佔全國32%;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總量最強、人口最多,分別佔全國的50%和佔全國的43%;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最高,為15.8萬元,是西北五省區的3.5倍。西北五省區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板塊中的“塌陷地帶”。

二、構建泛西北經濟區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構建泛西北經濟區有五大優勢。一是政策優勢,《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實現“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努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二是區位優勢,西北五省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關鍵性節點”地帶,使西北五省區的區位優勢倍增。三是人文優勢,五省區的地域文化相融性強。四是產業優勢,五省區的產業佈局梯度性較強,航空航天、汽車製造、機械裝備、石油化工、有色冶煉、鋼鐵煤炭、新能源、石油天然氣、建材、醫藥、特色食品和農畜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已形成互補性局部優勢,同質化現象和內部競爭阻力相對弱小。五是資源互補優勢,西北五省區礦產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構建泛西北經濟區有四大劣勢。一是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化等主要經濟指標差距大。2017年,人均GDP,五省區中陝西最高、甘肅最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陝西最高、甘肅最低;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疆最高、甘肅最低;城鎮化率,寧夏最高、甘肅最低。二是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效應缺乏,城市群之間的經濟關聯度低,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大中城市數量少,對其周邊縣域經濟輻射效應極低,五大城市群中,不同省份的城市以及城市群之間經濟聯繫相對比較鬆散。三是行政壁壘導致區域內合作度低,如西鹹新區、蘭州新區之間經濟聯繫缺乏,關-天經濟區作為西北唯一的跨行政區域的國家級經濟區,區域內的合作度也很低。四是制度頂層設計制約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與激勵制度,依然是按照行政區劃進行。

總體而言,構建泛西北經濟區,優勢明顯大於劣勢。

三、構建泛西北經濟區的政策建議

第一,加強中央頂層制度設計。要創新中央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與激勵制度,增加不同行政區域間經濟合作的相應指標;同時,要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主要包括動力、參與、市場、合作、信息協同等機制,以保證區域內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市場資源的高效配置。

第二,設置泛西北經濟區管委會。這是必要的組織保障,成員由五省區主要領導構成,並輪流擔任主任,直接負責泛西北經濟區的組建、管理與運行,主要職能是按照整體效益和優勢互補兩大原則,負責經濟區內的總體戰略規劃制定、管理與實施,全面負責並推進西北五省區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進程。

第三,大力加強節點城市的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以鐵路等路網為軸線、以產業鏈為紐帶,將五省區城市和各類經濟區連為一體,實現整個區域內各個經濟增長點(包括各類經濟區、產業園區等)產業分工明確、資源配置高效、優勢互補的有機整體。

第四,加強西北城市群建設。以省會城市為核心,構建多個一級城市群(帶),以此帶動二、三級節點城市的發展。即以蘭州為關鍵節點,構建一條西安-蘭州-烏魯木齊橫向城市帶,一條西寧-蘭州-銀川縱向城市帶,形成若干個彼此獨立、分工明確的次經濟增長極,這是泛西北經濟區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

(作者系甘肅省政府參事,甘肅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