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栽培野生薺菜?

農民也優雅


薺菜,屬十字花科。分佈於世界溫帶地區,在我國內多地廣有栽培。野生自然生長的薺菜一般在田邊、山坡、路旁等常見。薺菜價值高,莖葉不但可作蔬菜食用,且它種子所含的油也有非常大的制用價值,可制肥皂或油漆之用。

薺菜的生長環境:薺菜是一種較耐寒的作物,喜冷涼的氣候,在冬季時一般能受零下的低溫。薺菜的生長期較短,它葉片軟、嫩,對水分要求較高,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適宜土壤溼度30-50%,但薺菜對土壤的要求一般,通常土質疏鬆、通透性好、排水良好、肥沃高的黏質土就可種植,適宜土壤酸鹼度pH6.6.5之間,需採光且充足的氮肥,就可使其能夠生長旺盛,但“忌”溼重、多雨的天氣。

野生薺菜栽培技術,具體以下解析

1、薺菜的栽培時期

薺菜可在“春、夏、秋季”進行栽培。通常多數地區春季栽培時間在3月初-4月播種;夏季栽培是7月初-8月中、下旬播種;秋季栽培是9月初-10月初、中旬播種。華北等周邊地區可進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一般在3-4月播種;秋季栽培在7-9月初或中旬。如果是利用溫棚栽培,大棚種植的,可以在10月至翌年2-3月初播種均可。

2、選地耕作、選肥用量

①選地耕作:選土壤肥沃、疏鬆、深厚、排水性佳、通透性佳、無連作的殘害物、土壤pH6.6.5為宜。選地好後,進行深翻、起壟作畦、畦寬1-1.5米,長度可因地制宜。

②選肥用量:深翻土壤深15-20㎝,畝施有機肥(農家充分腐熟肥料)4200-4500公斤並隨旋耕使土壤與肥料融合均勻,耙平作畦,同時並作好排水溝,防止多雨天氣後地裡積水易引發澇害。

3、播種方法、種子用量、催芽技術

①撒種方法:薺菜以均撒播方法為宜,在播種前以種子1:3的細土進行拌均。在撒種子前,先對畦面澆水,待水完全滲入完後,均撒種子在畦面上,一定要均撒,因後面可不需要移栽或間苗,控制合適種子量即可。均撒種子後,用腳輕踩一下,使種子與土壤緊貼,使種子出苗齊苗全,達到早出苗目的。同時並採用稻草覆蓋在畦面上,待苗出高度在1㎝時,連續兩天在下午時把稻草揭開,白天又蓋上,連續兩天後就可完全揭開稻草,目的的煉苗,防止苗一下受不了高溫,易造成伏苗。

②種子用量:

畝種子量0.8公斤即可,種量過大後期植株過於密集,不利於生長,太稀又浪費土地,因薺菜不用間苗或移栽,如是秋季播種,種子量1公斤為合理。

③催芽技術:種子的休眠期長,儘可能不要選當年的種子,建議選1年半至2年的種子為宜。為了考慮出苗齊,出苗率高,選好種子後,作催芽處理,用清水將種子洗乾淨後,拿到低溫3-5℃的地方進行催芽,待種子開始萌動就可作種,可拿到冰櫃裡頭放置催芽,一般6-7天就可作種。

薺菜栽培的田間管理要點

①澆水技巧:播種後3天后時,保持土壤常溼,在沒下雨情況下,澆小水為主,未出苗前多勤澆小水,利於出苗,但不可畦面上積水,防止澇害。

②追肥方法:春、夏季栽培,生長期較短,通常需要追肥2次。頭次追肥是在2片真葉時進行,二次追肥是以間隔16-18天進行。頭次“畝”施用尿素75-85公斤,二次“畝”施用有機肥(農家腐熟肥料)2000-2200公斤。

如是秋季播種的薺菜,生長期長,通常需要追肥3-4次,以頭次開始施肥算起,每16-18天進行追肥一次即可。以先施用速效肥,後施長效肥,這樣才能保證土壤長期有充分養素供給作物吸收,從而達到高產效果。

③中耕除草:在頭次追肥後15天開始,每間隔20天就要多注意查看地裡雜草狀況,應及時除草,同時並對雨後的排水溝內清理暢通,每當雨後,對一些薺菜植株基部查看,如有出現脫土情況,及時用細土進行填補,目的利於防護根系,且植株不易倒伏,降低病害發生。

薺菜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病蟲害主要是以防止發生為主。1、前期播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再作種。2、選地時,應前茬無殘留的細菌土質為主,選地好後,進行深翻曬墒7-10天,同時並做好排水溝。3、遇到高溫或多雨天氣時,適當做遮陽工作或做好排水措施。4、施肥與澆水方面,應合理施肥,以澆小水為主,勤澆水。防止肥害或澇害。

病害:薺菜的病害最主要為黴霜病,特別是高溫季節及多雨天氣時,易引發,在病發初期選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進行噴霧,或其它藥劑防治。

蟲害:常見主要為蚜蟲侵害。薺菜被蚜蟲害以後,葉片逐漸從綠變黑,且易傳播病毒病,因此在發現時,應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初期時可選用80%敵敵畏1000倍液或其它藥劑噴霧防治。

-End-

以上是野生薺菜的栽培技術方法,以及一些須知事項的知識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三農小管家,每天分享關於一些農技知識,喜歡可關注或點贊、轉發,謝謝


三農小管家


怎樣栽培野生薺菜?說實話,我們這邊主要是以吃野生的為主,因為野外大把的有,人工栽培基本上沒有,但是從其繁殖及分佈來看,應該是比較容易栽培的,下面說下我所瞭解的。


分佈

在我國三千米海拔以下地區常見,在沙漠、草地少見,說明這個野菜在國內從南到北基本上都有分佈。

土壤

我國絕大部分土壤都適合薺菜生長,比如黑土、黃土、弱沙質土都可以,PH值6~8左右,為了高產,可以選擇土質鬆軟、肥沃的土地。

氣候

薺菜比較耐嚴寒,在酷寒時才冬眠,比較適宜的生長溫度10~20度,比較適合霜期短、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的地方種植。

種子

這個主要以採集野生種子,採取人工種植的方式為主,主要用撒播或條播的方法。

栽種季節

人工種植薺菜可以栽種2季,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一季,比8月下旬至九月上旬為第二季。

管理

天氣乾旱季節要多澆水保持土壤溼度,大雨和澆水後要多鬆土、除草,保持土壤通透性。追肥儘量施農家肥,不施化肥,保證其純正的天然本色。


好了,薺菜的種植知識,我就介紹這麼多,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不同建議或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說小龍蝦


怎樣栽培野生薺菜?

薺菜,是常見於道旁、山坡、田野、灘塗的一種野生蔬菜。其又名薺薺菜、花花菜、地丁菜、菱角菜。是原產於東歐、小亞細亞的十字花科薺屬草本 ,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因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因而分佈範圍極廣。在我國,南北均宜生長。

薺菜因富含纖維素、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且嫩葉鮮嫩爽口,清香入味,因而常常被人們採回當做野菜食用。或用之清炒、涼拌、打湯;或用其入餡、制餅、熬粥。據說,早在古代,人們就將薺菜糊呼為“百歲羹”了,說是有延年益壽的作用。如今,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更是多有人工種植。

那麼,薺菜好種植嗎?該怎樣種植呢?這裡,不妨從它的生長習性說起一一

一、薺菜的生長習性

薺菜的適應性極強。其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喜歡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的環境,但也耐寒,耐旱,喜涼爽。因此,既可“富養”,也可“賤”養。

二、薺菜種植

薺菜本為野生蔬菜,具有較強的自播繁殖能力。因此,為了不改其作為野菜的野性,建議露地播種即可。

1.種子採集

薺菜於每年的5月左右結果。採集種子時,選擇長勢較好,莖幹漸黃,八九分熟的果莢揉搓取種,晾曬貯存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因薺菜種子有休眠期,宜當年貯存,隔年播種。若需當年播種,則需浸泡,催芽。

2.種植時間

薺菜的種植時間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在北方,宜春、秋種植;而南方,大部分地方春、夏、秋三季可種植,小部分地方則四季均宜種植。種植時,只須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適時播種就好。

3.種植方法

薺菜既是做野菜種植,其種植方法並不需要象家菜那麼複雜和精細。否則,便失了做野菜的意義。種植時,做好以下工作即可:

a.深翻整畦

薺菜為淺根系草本,耐瘠薄。因此,其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一般的田園土就足以讓其生長得很好。因此,選擇地塊時,不必太過坷求。

薺菜的種子細小,如果土坷垃太多,極易漏至縫隙深處,影響出芽率。因此,在選好地塊後,宜先除去地面的衰草雜物,再將地塊深翻,整畦,剖細,整平,再反覆晾曬。若需進一步殺蟲,也可撒一些草木灰一起翻動,晾曬。

b.施放基肥

當土壤晾曬好,可在畦面墊施一層腐熟的農家肥做基肥,以貯備養份,促進薺菜生長。

c.播種

薺菜既可撒播,又可溝播。

撒播時,因為種子細小,易造成撒播不勻,因此,宜先將種子浸溼,再拌入細土混勻,再後撒播。

溝播時,先在畦面以適當的距離開若干2一3釐米的小溝,再將種粒同樣以細土拌勻,即行播種。

播種完,蓋上2一3釐米的細土,再以細水漫灑至溼潤即可。忌大水衝淋。

三、薺菜養護

正常情況下,薺菜種下十五天左右即可出芽。由此,也便開啟了養護模式一一

1.澆水

薺菜雖耐旱,但其出芽初期,對水的需求並不大,只需保持土壤溼潤鬆散即可。過溼,易致根芽鬱閉,引起腐爛;過幹,則易造成根芽幹縮,不易成活。

隨著薺菜的生長,其對水的需求會逐漸增多。但因是露地種植,且需保持其一定的野性,一般“靠天喝水”就好。但若遇連續的乾燥天氣,則需靈活把握,適時澆水;若遇水澇,則需及時排水。

2.施肥

薺菜耐瘠薄,對肥的需求並不大。平時,只需保持“薄肥淡施”就好。如要保持其“野”性,也可不施肥。

3.除草

薺菜在野外無人問津的時候是草,當被人們採摘回家並端上餐桌,便成了菜。因此,既是特意的蔬菜種植,最好將伴生的雜草及時除去。但若想還原其野性,你也可以不除草或得閒時再除草。

4.病蟲害防治

薺菜在野外自然生長,很少見有生病或是遭遇蟲害。這說明其不僅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還具有極強的抗病防蟲能力,不會輕易遭受病蟲害的襲擊。因此,種植養護中,不需太過擔心病蟲害發生。即使發現病株,將病株及時拔去或是採摘時淘汰掉即可,不建議噴灑農藥,這也是為了守護其作為野菜的野性。當然了,若是病蟲害有嚴重趨向,則是非打藥不可了。必要時,以稀釋的多菌靈或其它防蟲藥物噴灑即可。

綜上,野生薺菜的栽培不僅要有培養家菜般的精心和耐心,還要儘量保持其作為野菜的粗放性和自然性。種植上,在瞭解其生長習性的基礎上,注意種子的收集、種植時間和種植方法即可;養護上,除了水和肥的把控,便是除草和病蟲害防治了。相較家菜種養,貌似輕閒了許多。


土家族阿妹


怎樣栽培野生薺菜?

薺菜是野生蔬菜,薺菜又叫地米菜、地地菜,薺菜的食法多樣,可以作為餃子的餡,可以作為火鍋的蔬菜,可以做菜豆腐等,被消費者譽為天然食品和健康食品。種植薺菜的經濟效益是不錯的。

怎樣栽培野生薺菜?

薺菜蔬長期比較短,可以多季種植,陸續採收。薺菜喜歡冷涼和晴朗的氣候,在氣溫15℃左右和良好的光照條件下生長迅速,22℃以上時生長緩慢。

人工種植的野生薺菜株高可以達到20釐米以上,單株重量大約15克,分別為野生類型的1—6倍,並且葉片寬大、柔軟。

野生薺菜按葉型可以分為板葉型和花葉型,可以根據栽培季節選擇不同的類型種植。初次種植野生薺菜時,種子可以從野外生長的野生薺菜植株上採集。

一、種子採集,在夏秋季節野生薺菜種子成熟後及時採收,野生薺菜種子成熟以後會破裂,所以要提前摘取,連同莢一起曬乾貯藏,選擇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植株摘取種子。


二、播種時間,野生薺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

春季栽培在2—4月份播種,早春氣溫低時可以覆蓋塑料薄膜,出苗後揭膜,或者用小拱棚保溫,這個季節種植的野生薺菜適宜選擇抽苔比較晚的花葉型野生薺菜品種種植。

夏季栽培在6—8月份播種,必須搭遮蔭棚用塑料遮陽網覆蓋降溫和防止暴雨沖刷,這個季節適宜選用板葉型的野生薺菜品種種植。

晚秋栽培在9—10月份播種,用花葉型或者板葉型的野生薺菜品種種植都可以。

撒播或者溝播都可以。野生薺菜可以單作或者與其他蔬菜混作或者間作,因為種子太細小,播種時用細泥土拌均勻後播種。

二、種植土地選擇,種植野生薺菜要選擇肥沃疏鬆並且溼潤的地塊,整地後作1.3米寬的高畦,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基肥2500—3000公斤,這樣野生薺菜生長比較旺盛,產量高,


三、田間管理,播種後和生長期中澆水宜用細水噴灑,出現2片真葉時追施清人畜糞水,以後估根據野生薺菜生長情況決定追清人畜糞水或者尿素。採收前7—10天追一次比較濃的糞水,每次採收後都追肥一次。注意防止霜黴病及蚜蟲。


四、採收與留種,植物株具有10片真葉以上或者花莖高1釐米以下時用小刀挑收,儘量選大留小。

留種栽培在10月份播種,第二年春開花結莢,在種莢轉為黃色時收割,涼幹脫粒。


老周說三農


播種育苗。實踐表明,當年採收的新薺菜種子有休眠期,播後不容易出苗。因此播種前薺菜種子用溫水浸泡2~3小時後,用紗布包好,放在2~5℃的冰箱中,每天用水沖洗1次,種子裂嘴後就可以播種了。隔年種子直接播種就行。

播種。一般大田或空地選用條播即可。播種前先澆水,待水滲下後種子和細土混勻(種子質量的2~3倍的細土即可)撒種,然後再覆細土0.5cm到1cm後。花盆就隨意撒播。

間苗定植。當幼苗2到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4到5片真葉時定苗。株行距適度,具體視情況而定。

苗期管理。薺菜需水多,要勤澆,但不能一次澆透。注意除草。有2片真葉時施用尿素。注意病蟲害防治,一般可選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施。採收。分次進行,在真葉10~13片時即可採收,注意保護幼苗。






陳家v大叔


野生薺菜比普通薺菜更有營養,也深受人們的喜歡,所以種植者也更佳青睞於野生薺菜的種植,那麼野生薺菜人工怎麼種植?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介紹下野生薺菜的人工種植方法。

一、栽培季節

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也可進行冬茬保護地栽培。

二、整地施肥

薺菜生長快,適應性強,耐早,耐脊薄,但也喜肥喜滋,最適合高肥力粘壤土。在播種前,進行土壤深耕,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方左右,施氮磷鉀複合肥50公斤,做到地面平整,無明暗坷垃。然後做畦,畦寬1.2米,長度不限,打畦後澆足底水。

三、催芽

一般情況下,所採集的種子因貯放時間較短,沒有通過自然休眠期,需催芽打破休眠。方法是:用細砂層積處理,將種子與細砂按1:3的比例混勻噴水。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置於花盆內,在背陰下貯放,待有三分之一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或用低溫處理法,將種子浸泡l00-120分鐘後用紗布包好,放於2-5℃冰箱中,每日拿出沖水一次,一週後播種。

四、播種

採取撒播法,每畝用種2-2.5公斤,撒播時可摻細土進行,要求撒種均勻,撒到畦邊界。

五、田間管理

薺菜喜冷涼氣候,播種後應覆蓋遮陽網,一方面起遮陽降溫作用,一方面可減少水分蒸發,在白天蓋網,晚上揭網。薺菜抗逆性強,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發生,關鍵是進行葉面噴肥和使用生長調節劑,可噴施1%濃度的磷酸二氯鉀加0.5%濃度的尿素,或噴施葉面肥惠滿豐400倍液,間隔7一l0天噴一次,期間加噴一次920。薺菜雖然耐早,但在肥沃溼潤的土壤中生長旺盛,要按照見幹見溼的原則灌水,同時,要及時拔除田間雜草。薺菜的採收不是一次性的,在沒有抽苔前,陸續剔大留小,每次採收後結合澆水旌肥一次,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30公斤,待採收完畢,整地播種下茬。


農村阿通


人工栽培以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

華北地區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從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栽培,可於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隨時播種。

田間管理

在正常氣候下,春播的5~7天能齊苗;夏秋播種的3天能齊苗。出苗前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溼潤,以刊出苗。出苗後注意適當灌溉,保持溼潤為度,勿使乾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澇。雨季如有泥漿濺在菜葉或菜心上時,要在清晨或傍晚將泥漿沖掉,以免影響薺菜的生長。秋播薺菜在冬前應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以利安全越冬。

春、夏栽培的薺菜,由於生長期短,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2片真葉時;第二次在相隔15~20天后。每次每公頃施腐熟的人糞尿液2250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秋播薺菜的採收期較長,每採收一次應追肥一次,可追肥4次,施量同春播薺菜。

薺菜植株較小,易與雜草混生,除草困難。為此,應儘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栽培、在管理中應經常中耕拔草,作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壓苗,或拔大草傷苗。

採收時間

春播和夏播的薺菜,生長較快,從播種到採收的天數一般為30~50天,採收的次數為1~2次。秋播的薺菜,從播種至採收為30~35天,以後陸續採收4~5次,長江流域可一直延遲到翌春。

採收時,選擇具有10~13片真葉的大株採收,帶根挖出。留下中、小苗繼續生長。同時注意先採密的植株,後採稀的地方,使留下的植株分佈均勻。採後及時澆水,以利餘株繼續生長。每公頃產37500~45000千克。

薺菜的種植方法

一、品種。

野生薺菜因地區不同,形狀各異,無固定品種。目前薺菜栽培品種主要有板葉薺菜和花葉薺菜兩種類型。板葉薺菜,又叫大葉薺菜,葉頭粗,其葉片大而厚,耐寒也耐熱,生長快,早熟,外觀商品性好;但冬性弱,春栽易抽苔,一般作夏季和秋季栽培。花葉薺菜,又叫小葉薺菜、碎葉薺菜,葉窄短小,葉面絨毛多,較耐熱,耐旱,冬性強,春秋季均可栽培。

二、栽培技術

(一)選地和整地:薺菜的適應性很強,除了利用整地成片種植外,也可利用田埂、風障後閒畦和地頭地邊種植。如成片種植,最好選擇雜草較少地塊,且前茬為蕃茄、黃瓜、玉米、大蒜苗,應避免連作。整地時深耕15釐米,施足基肥,整細耙平,做成2米寬(連溝)的畦,畦高15釐米,以便排灌。

(二)播種:一般採用撒播,每667平方米春播為0.75~1kg,夏播為2~2.5kg,秋播為1~1.5kg。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秋播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撒播時力求均勻,播後用腳將畦面輕輕踩踏一遍,使種子與泥土緊密接觸,以利於種子吸水,提早出苗。如夏、秋期間用當年採收的新種子播種,由於種子尚未脫離休眠期,需到秋季才能萌發。故夏季播種常將種子放在2-7℃低溫(冰箱)中,催芽後再播種。

(三)田間管理:薺菜的抗逆性強,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害發生;薺菜喜冷涼氣候,播種後應覆蓋遮陰網,一方面起遮陽降溫作用;另一方面還可減少地面水分的蒸騰,傍晚時揭開網。出苗後要加強肥水管理,春、夏播的生長期短,追肥一般1-2次;秋播的生長期長,追肥3-4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澆稀人畜糞尿1500~2000kg。薺菜種植的密度大,需水也多,故要經常澆灌,以保持土壤溼潤。夏、秋期間,在遇到雷陣雨後,要於次日清晨用噴壺將濺在菜葉或菜心泥漿沖掉,否則影響生長。

(四)採收:薺菜採收得當,可以增加產量。一般用小刀挑採,留小挑大,但注意收得均勻。苗稀的地方,即使是大苗也要保留;密的地方,苗小也要挑收,使留下的苗均勻生長,提高產量。春播和夏播的薺菜,從播種到採收,一般為30~50天;採收1~2次。秋播的薺菜是一次播種,多次採收,為提高產量,延長供應期,採收時做到細收勤收,密處多收,稀處少收,使留下的薺菜平衡生長。

(五)留種:栽培薺菜要建立留種田,切勿在大田中留種。留種田播種期一般為10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播種量1kg左右。播種出苗後,間苗3~4次,挑去雜苗、弱苗。在抽蔓前期最後選擇一次,剔除早抽羞的小苗,均勻留下留種植株,以12cm見方定苗小留種田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並及時防治蚜蟲。

適時採種是薺菜留種的關鍵技術,以種莢由青轉黃、七八成熟予適度採種期。採種要選晴天上午10時左右,割下的種株就地攤曬,然後在田間鋪上被單,搓出種子。種子揚淨後,繼續曬乾3天,但切忌曝曬。種子充分乾燥後,放在十分乾燥的容器內(最好是缸或瓦)貯藏,並在容器內放乾燥劑。


奔跑吧青春無限


撒種到草坪上,略施小肥


Ahin1003


薺菜需水多,要勤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