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性的婚姻你還談什麼愛情?

無論多好的情感專家也無法真真體會一個老光棍的暮年淒涼;無論多深的學者也給不了“愛情”一個確切的定義;無論多優秀的心理教授也不能切身感受一個無性婚姻中的悲哀。因為專家有老光棍沒有的婚姻,學者有自己的愛情,教授有無性家庭中的性。當這些專家、學者、教授沒有婚姻、沒有愛情、沒有性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的高高再,也不會講那些看似高深莫測又讓我們似懂非懂的道理了。

沒有性的婚姻你還談什麼愛情?

我們不是專家,不是學者,也不是教授,只是一個擁有婚姻的普通人。對婚姻的認識往往是建立在美好的愛情之上,總是片面的認為只有收穫了完美的愛情才有兩個人的婚姻關係,卻忽略了、準確的說是避諱了另一個最重要因素的存在——性。

為什麼要有婚姻,其實沒有必要高談闊論,說白了就是為了規範性關係。人之所以區別於其它動物,就是因為有了情感思想,當建立了婚姻關係,性又被規範後,情感思想得到統一,就出現了愛情。簡單的說,只要有婚姻,就一定會有性的存在,至於愛情存不存在,只有參與了婚姻參與了性的人才有感受。

總有一些人高調的宣稱,只要能捕獲完美的愛情,就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婚姻,性僅僅是架起愛情和婚姻的橋樑,或者是愛情和性的調味品可有可無——多麼荒誕的說法,足以讓人噴飯。什麼叫橋樑?什麼叫調味品?失去了橋樑,愛情與婚姻將無法到達。沒有調味品再好的飯菜也會食之無味。

沒有性的婚姻你還談什麼愛情?

在過去那個貧瘠的年代,有太多太多的婚姻就是為了生命的延續,和愛情無關。在掀起新娘的紅蓋頭之前,他們可能不曾謀面,接下來就有了性的關係。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更沒有愛情可言,繼承香火和男人的洩慾工具則是女人的職責和本分。如果非要說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個愛情的話,那也只是一個人間悲劇。

現在日子好過了,我們的追求和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尤其從語言表達上更為含蓄,高調的稱為了什麼愛情,其實說白了不就是想和誰發生性關更為愉悅嗎?不就是把性關係提高到另一個檔次嗎?用現在的一個現象更能說明這個問題——出軌和婚外情,無論出軌也好,婚外情也罷 ,他們的藉口往往就是因為沒有完美的愛情,實質上就是為了和別人發生性關係找的一個藉口而已。

沒有性的婚姻你還談什麼愛情?

人性的弱點就在於為體現完美自我刻意編造謊言,真沒有把自己看得那麼神聖純潔,我們誰都想在性的前提下,有個完美的愛情,因為只有這樣的婚姻才更加幸福。但沒性呢,所有的假設將不復存在。

如果把婚姻看做一件衣服的話,性就是紐扣,愛情就是繡在衣服上的圖案;如果把婚姻當做飯菜的話,”性”就是鹽,愛情就是香油;如果把婚姻看做一座高樓大廈的話,性就是鋼筋,愛情就是室內的裝修;如果把婚姻看做一輛車的話,性就是燃燒油,愛情就是玻璃水!愛情之能給婚姻錦上添花,性才是婚姻中的雪中送碳。

沒有性就沒有必要談愛情!

沒有性的婚姻你還談什麼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