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看到你朋友圈發的一條微信,就會私下問你怎麼了?

滾滾是我閨蜜


有。

大學剛畢業那年,工作還不穩定,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有一段時間尤其艱難,強烈的自尊讓我無法向父母開口,當時真的體會到了什麼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萬般無奈之下發瞭如下圖的朋友圈,沒有想到的是,曾經的一個同學(好久沒有聯繫了,以為就要相忘於江湖了)很快就私信我,問我是不是缺錢了?說可以先給我轉幾百,讓我度過難關,我說了需要的數額之後立馬就給我轉了賬。(ps:因為換過手機,很遺憾當時的聊天記錄沒能保存下來)要知道,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幾百塊錢對我來說也是雪中送炭。所謂禮輕情意重,大抵如此吧!

後來參加了工作,我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在教師節當天,他又給我發來一個小紅包,祝我節日快樂,那是我在工作關係(同事,家長,學生)之外,所有私人關係中聽到的唯一的一句節日祝福。

這兩件事都已經過去了很久,但至今想來,心中仍感覺到無限溫暖。在這個世上,總有一些人心存善良,能急人所難,用自己的熱情去溫暖他人的心靈。何其有幸,生命中遇到了這位朋友,這件事情所帶給我的溫暖,也將照亮我今後的整個人生。




滄海有文化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位朋友,是我初中的同學,我倆平時都不怎麼聯繫的,只是我過節回家才拉出來喝喝下午茶拉拉家常的。

印象最深的是我爸爸去世的那天,老爸下午3點多已經去世,家人怕我一個人開車路上不安全,全家人都不敢告訴我老爸已去世的消息。只是讓我趕緊回家,我只是往最壞的打算去想,可能老爸快不行了,3個小時到家應該能見到老爸最後一面。結果到家,看見樓下已經掛了黑布簾,哀樂已經響起。我也天真的以為是別人家辦喪事,直到我踏入家中,看到老爸躺在冰冷的水晶棺材裡,真的,感覺天都塌下來了。

晚上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親愛的老爸,您老一路走好”!朋友圈發完,一分鐘不到,我同學立馬問我,家裡出了什麼事?我說“我老爸去世了”,她說叔叔還那麼年輕阿!她說她現在就過來陪我,怕我支撐不住。我說你別過來了,家裡還有小朋友,我沒事的。我同學非要過來,我倆僵了一會,我說這樣吧,“明早你送完小朋友上學,再過來吧”。

第二天9點不到我同學就到了家裡,登了賬,弔唁了我老爸。又陪著我讓我不要太難過,一定要堅強,有需要就跟她說。她出去又買了咖啡給我,說我精神狀態不太好,讓我提提神。我很感動,真的。

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我都很感恩我的同學。有句話說的好,好朋友也許不用太多,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她不用你說就會自動出現,去幫助你,此生足矣,有這樣的朋友,感恩!!




小小張生活記事


從接觸微信到現在,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首先,以前沒有聯繫的親戚、朋友、同學都經過親戚、朋友、同學該加上的都加上了,還加入了各種各樣的群,小學群,中學群,大學群,家族群,朋友群,工作群……剛建立群的時候,各種問候,各種聊,一個星期左右發圖片,以後過節時候能偶爾發個紅包!但我們依然在群裡,只是不說話了而已。



其次,就是朋友圈發動態,好朋友紛紛點贊!有時候甚至秒贊來表示對朋友的關心,以前留言,到後來留言越來越少!現在連點讚的激情都快過去啦。因為朋友圈裡到處是賣貨的!



最後,真正對朋友關注的人,有時候看到朋友發一段心情文字,而且看著就感覺朋友心情不好的文字,再配上看著比較壓抑的圖,有朋友會私聊你,問你怎麼樣啦?是不是心情不好?如果沒有,為什麼會發那樣的文字和圖片?這是對你比較關心的朋友!如果有這樣的朋友,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只有關心你的人,才會關注你發的是什麼?只有關注你的人,才會私下裡問你怎麼了?



好朋友才會問你朋友圈為什麼會發那樣的信息?你覺得是不是這樣?歡迎留言!


幽蘭笑一笑


這兩三年我身邊就一直有兩個這樣的人,且兩個都是異性同學。

開始在我心情低落時會挺感動,後來慢慢的我就有意冷落他們,到如今只是逢年過節才彼此聯絡一下。說起原因,我覺得彼此都是已婚的,男女之間還是有必要保持一點距離。友情可貴,但我多少感覺得到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上學時候,尤其是小學初中階段,我是有點屬於好玩又學霸型的。因此蠻有人緣,不管成績好壞,不管男女同學,只要能聊得來,都經常一起玩。

畢業後,好些同學就沒再聯絡過。這兩個初高中同學也是,說是我以前經常鼓勵他們,幫了他們很多。其實對這些我是沒什麼印象的。自從幾年前的同學聚會上重逢,互相加了微信後,我經常會收到他們的“特別問候”。

不管是大小節日,還是週末休息,他們都會發個紅包,發句問候。一旦我發了朋友圈,能點讚的少不了他們;要是有不愉快的吐槽,立馬能收到他們的微信,一連串的追問。


說實話,我感覺彼此之間也不算太熟,大多會敷衍了事,紅包也幾乎不會收。但他們似乎都挺堅持的,依舊噓寒問暖。我慢慢的少髮圈了,即使髮圈也會有意屏蔽他們。這兩個同學一個和我同城,一個在隔壁城市,都是有點家底的自創業者。他們好像都約好似的,時不時打電話過來,邀我喝茶啊聚餐之類的,我幾乎都是拒絕的。說實話,都不帶家屬,我覺得蠻無聊的。

我喜歡開玩笑,在同學群中聊天挺活躍,我一出聲他們總喜歡和我互動,時間長了大家都拿我們來開玩笑。我覺得心裡不舒服,開始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得當的言行舉止。

後來乾脆退出了同學群,再後來要麼因為忙不接電話,要麼就是隔天才回覆他們。即使回覆信息也是特意保持疏離感,從大概三年前到今年初,慢慢的他們也少聊絡我了,但節假日還是會發個信息和紅包。現在經常從其他同學口中聽到他們會常問起我。我還是覺得自己應該保持距離。


風浪裡淘沙


實不相瞞,還真有一個,我自認為和她不熟,開始我還很詫異,她怎麼莫名其妙的找我呢?雖然我那時心情很不好,很脆弱,但也輪不到一個不熟的人來安慰我,我對她瞭解不多,我又怎麼可能和她推心置腹,我思來想去,前前後後發生的事,得出了一個結論——拉關係套近乎,還是覺得我以後肯定大富大貴現在趕緊處好關係,以後肯定有利可圖,我…… 真的覺得沒那個必要,因為我一起工作的時候就知道她是啥樣的人,沒本事不思進取偷懶耍滑的人,而且她這個人很喜歡拿別人的聊天記錄給我們看,個人感覺不舒服,自己的隱私赤裸裸的展露在大庭廣眾之下……

淡淡的敷衍不深交不得罪不糾纏,過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的事!



愛美女孩乾貨分享基地


有,我身邊有看到我朋友圈發信息,會私下問我怎麼了的人。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往往是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在朋友圈發牢騷後,比較關心我的朋友們有的會在我發的信息下留言問我怎麼回事,有的會發私信問我怎麼回事。

朋友們給我發過這樣的信息,我也給朋友們發過這樣的信息。


朋友圈,指騰訊”微信“上的一個社交功能,2012年4月19日上線,用戶們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圖片,也可通過其他軟件分享文章或音樂分享到朋友圈。而你的好友可新發的照片、文字等內容進行“評論”或“贊”。

剛接觸朋友圈是2013年12月,慢慢熟悉是在2014年,那時的朋友圈中都是認識的好友,看到好友們分享好的文章時,也愛跟著分享,讓我別的好友看到,那時的好文章人們愛稱為“心靈雞湯”。那時朋友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愛分享發佈到朋友圈,我看到後會在第一時間給好友留言,問他什麼情況,如果好友沒有回信息,我還會打電話去問怎麼了。那時的我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會發布到朋友圈,我的好友看到後也一樣會給我留言問情況。這是好朋友間的相互關心,我認為非常好。

朋友圈的瘋狂發展是在2016年,微信“轉發、點贊、分享”可以送各種各樣的禮物,有飯店的套餐、有溫泉票、有100瓶啤酒卡等等,我的朋友在2014年時通過轉發積贊還得到過“小米3”手機(小米3可是2013年下半年才出的,當時售價1999元)。也就是在這一年,我的微信好友中逐漸開始出現“微商”,我發朋友圈的次數明顯減少,天天打開手機都是“微商”刷屏。

2017年10月份起,手機裡的微商達到了頂峰,10月份之前我每天都看朋友圈,10月份之後再也不想看朋友圈了,因為朋友圈已經被微商霸佔。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把朋友圈設置成對好友“三天可見”(因為我都不發朋友圈了),把添加我微信的方式改成了只能用“微信號、二維碼、名片”添加,有效的防止了陌生人(主要是微商)。


現在,我的朋友圈已經被微商霸佔,我已經不看朋友圈,但是我和我的好友共同組建了“微信群”,有什麼事情我們都會在群裡說,依舊是相互關心,相互問候,必境身邊朋友就那麼幾個,玩的時間久了,有感情了,相互關心是很正常的!


人在風上走


有。有的有的讓我溫暖,而有的讓我寒心。

1.問候我的是關心我的人。

我做實驗到晚上十點多,我膽小的一匹,而那個實驗樓存放著很多屍體。我很害怕,我發朋友圈:第一次和眾多屍體只有一堵牆的距離。

緊接著我爸媽就開始給我打電話,問我是不是生病了,讓我別害怕,他們很快就可以過來陪我。後來我抓緊解釋,我爸說虛驚一場,以後別發這麼讓人害怕的東西,還囑咐我多吃點,一個人在外面不用省錢,他們可以養我一輩子。

還有我的朋友,我朋友比較少,但那都是我交心的朋友。

心煩的時候發朋友圈發牢騷,我的那群朋友會一個接一個問候。如果我是晚上發的,早上就可以收到好多問候。

我很溫暖。

2.還有些就是單純看熱鬧的人。

有次我手機丟了,我發朋友圈,說道手機丟了任何信息都不要相信之類的話。

我用電腦登錄我的微信,除了那些朋友說她們有兩個手機可以讓我先用著。

我甚至還收到調侃的消息:那你發的這條丟失短信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還有人說:反正你有錢,換個iphone新款。

還有人問我,找到了沒????這不是開玩笑嗎?

面對偽善的他們,我不禁冷笑。

換了新手機後,通訊錄裡的聯繫人越來越來少,在我看來遠遠比以前通訊錄密密麻麻的聯繫人,真有事情的時候找那撩撩幾個我需要的人那麼困難。




塗十二


還真的有,我老公她姨,因為我老公沒有媽媽,所以她姨特別關注我們。

我朋友圈發個負面情緒,她都會打個電話問老公怎麼了。然後在微信上開導我。我覺得挺正常的,她是關心我們,希望我們無憂無慮,一直好下去。跟你沒有關係的人才不在意你心情是好是壞呢。但是這樣的話下次心情不好我就不敢亂髮朋友圈了,太嚇人了😂😂😂最近我們關係很嚴重,因為透支十四張信用卡,欠了好多好多好多錢,我把老公趕出去一個多星期了,最近他一直睡科裡,我都沒敢發朋友圈,她姨知道肯定又是一頓轟炸





萊子


當然有,這次我想說的不是閨密,是一個相處了十幾年的藍顏知己。

我和他是初中認識,那時候我霸道他膽子小,我經常佔著自己學習成績好去打那些貪玩的“壞男生”的小報告,他還被我打過,後來不知怎麼地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高中我復讀,他上大學,那時候沒微信,只有一個翻蓋手機,壓力很大的時候我發個短信給他他不管在幹嘛他立馬會打電話跟我聊上一兩個小時。



工作後,偶爾去哪裡玩發個朋友圈第一次時間就是他前來“慰問”,還會“痛罵”我一頓不帶他一起出去,我只能“嘿嘿”的笑一聲,說“下次帶你一起。”偶爾心情鬱悶,發個表情到朋友圈,他又來問“今天就一個表情,幹嗎?大姨媽來了?還是失戀了?怎麼地,跟哥說說唄。”每當我生日的那天凌晨12點整,我還沒來得及發朋友圈,就會收到他的微信給“喂,祝你生日快樂,又老了一歲👏,哥明天帶你去吃酸菜魚🐠。”



我倆之間聊天在十幾年的友誼中產生了默契,我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個表情就猜得到我心情好還是不好。現在已經有各自的小家庭小生活,也沒再聯繫了,也很少發微信朋友圈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樣,希望他過得幸福啦。

以上僅個人見解,圖片為引用網絡圖,侵刪。

一個有個性、不傷感的情感傾聽者,喜歡可以點贊,留言,關注哦,有個情感煩惱可以來找我這個陌生人傾訴,樂意做你們的“傾訴瓶”。😝


小吖菜


有的,但是很少,有一次感冒了,很難受,無聊就發了個朋友圈,說最近怎麼那麼倒黴,幹什麼都不順,然後配圖是個垃圾桶。然後就有些朋友就問怎麼了,有的知道我個逗逼性格,就說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我統一回復感冒了。沒多久就把這條微信刪了。

然而私信裡也有兩個朋友問怎麼了,我就說怎麼怎麼地,沒什麼事無聊發個鬧騷而已,然後就開語音通話聊起來了。

人有時候就是患難見真情,你只有不好的時候才知道那些人在乎你,想起來倍感溫暖。可也帶來一些困擾,本來沒什麼大事,讓那些在乎你的好朋友擔心,會覺得心裡過意不去,後來也就很少發這種訊息了。

說起來微信這東西真的很奇妙,剛玩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地,什麼時候,那些親戚朋友都不知不覺的都加進來了,還建立了各種群。所有的群都是同一個現象,剛開始都聊得火熱,發很多很多紅包,後來就慢慢地偃旗息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