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商业大潮面前,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

我们或许从雷军、黄章的商怨情仇中可窥得端倪。


英雄不问出路

雷军:1969年生于湖北仙桃,毕业于985武汉大学,大学四年级创办三色公司,赶上中国互联网第一波的发展浪潮,28岁即成为金山软件总经理,虽然中间也有波折,但也可谓英姿勃发,顺风顺水,走的是正规建军,步步高升的路子。

黄章:广东梅州人,高中被学校开除,沉迷于研究电子产品,16岁单枪匹马到深圳特区闯荡,干过码头工,当过颠勺厨,但凭借着一股聪明劲,27岁当上新加坡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后来又自创MP3品牌-魅族,走的是屌丝逆袭的野路子。

而2007年的一场移动互联网大潮,将两人的命运轨迹机缘巧合的交织在了一起。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一支iPhone箭,雷军、黄章来相见

2007年6月29日,乔布斯发布iPhone智能手机,将手机通话、音乐播放和互联网集成到一个Mini移动设备,给停滞不前的手机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破坏,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新方向。

智能手机时代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这是2007-2008年黄章和雷军都先后意识到的。

2007年底,因为与董事山求伯君的经营理念分歧,雷军辞去了金山总经理的职务,准备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在未找到新的方向前,雷军专职做了一段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不少成功的项目,包括:凡客、拉卡拉、UC浏览器、卓越网、好大夫等。

这一段经历,对雷军的人生至关重要:投资不同行业,与各色人物和创业团队聊想法、促执行,让雷军不仅吸收到了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和卓越企业家人物的商道:如凡客的以微博为载体的粉丝病毒式营销,如UC浏览器在手机端的应用前景,同时让他的视野和格局升华了,不再局限于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而是可以从资本、消费生态、产业发展周期、经济发展阶段等等角度去看待企业,顺势而为的经营哲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型的。

而此时的黄章,已经先雷军一步,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并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与乔布斯从iPod转向iPhone类似,黄章也从MP3转向智能手机,并发布了对标iPhone3GS的M8,无论是硬件还是UI,都坚持比苹果好一点点,极其重视用户体验,这在中国品牌=山寨机的时代,引发了国人的追捧狂潮,一经发售,营收破5亿,连法国电信和沙特王子都成了粉丝。

同时,黄章采用了一系列手段,以保证M8热卖:

A/广告中堆叠硬件参数,走发烧友路线,让国人觉得M8比苹果机更好。

B/口碑&粉丝营销,利用魅族论坛和各大手机论坛,让粉丝免费传播M8发布的信息。

C/饥饿营销和期货策略,通过延期交货和先交预付款策略,解决小公司的资金和库存压力,2008发布-2009年交货,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下降了,同时雇佣了在魅族专卖店排起长队,营造热卖气氛。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不错,小米初期的营销正是这些策略的威力加强版,更加系统化,更加方法论:论坛换成了更具传播力的微博,线下排队变成电商抢购,UI和用户体验比魅族更上一层,硬件堆叠、对标苹果/三星,更加如火纯青。

那么这些方法是黄章交给雷军的吗?部分是,两人确实在就如何做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频繁交流,并经历过一段甜蜜期。

2008/2009/2010年间,雷军正在努力寻找自己下一个人生方向,iPhone的发布让他觉得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行业大有可为,M8的消息让雷军豁然开朗:原来中国人也可以搞China-iPhone。

于是,在珠海市高新区领导的介绍下,雷军得以认识到了黄章,两人一见如故:一样的偏爱技术,一样的重视用户体验,一样的极客理念,

英雄惜英雄。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甜蜜与暴击

在此后的数月中,雷军、黄章两人,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在珠海,就智能手机的未来趋势,开发理念,营销策略、架构建设甚至供应商选择和财务运营都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黄章的冰箱里存在雷军爱喝的可乐,以备两人随时畅聊;雷军也随身带着一部M8,见到自己的商业朋友,就狂夸魅族手机如何如何好,魅族如何是中国用心做事的公司。商业互吹和彩虹屁齐飞。

雷军有意投资魅族,和黄章一起开启中国智能手机新纪元,并提出了魅族估值10亿,雷军入股30%,黄章并没有表示拒绝。雷军还提出以5%股份,吸引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手机界大牛林斌加盟,黄章犹豫了,他不想稀释自己的股权太多。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黄章微博截图

就在黄章犹豫期间,两人的爱情激素消退,一些问题渐渐暴漏了出来,雷军发现:黄章这个人偏执、理想主义、控制欲强,不重视团队:当时,雷军劝黄章应该给魅族一位技术很强的高管股份,黄章的回答竟然是:他走了,我也能做。对于一个产品经理,这或许是优点,对于运营一个公司,则是致命的缺点。

雷军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当初离开金山,就是他的金山合作人求伯君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一直有挑战微软霸权的民族情绪,但雷军认为理想主义不能当饭吃。

雷军在黄章身上,看到了更偏执版的求伯君,同时黄章强烈的自我中心和不重视团队,让雷军怀疑与其合作前进的乐观性,于是就有了自己单干的想法,在与黄章保持联络期间,雷军秘密组建了小米团队,做安卓的深度定制优化-MIUI。

黄章的这一犹豫,竟成永远,此后两人越走越远,逐渐疏离了。

雷军觉得做手机也不太难,自己也能干,2011年8月29日,小米手机1千台工程纪念版正式发售:产品理念、营销策略与魅族如出一辙。

闻听此消息的黄章勃然大怒,感受到了‘背叛’、屈辱和委屈,我还没完全决绝呢,你怎么就不能争取一下?我‘毫无保留’的与你沟通了手机产业的‘机密’,你这是赤裸裸的‘偷师’。

“我们中了圈套”,黄章在微博上表达被甜蜜暴击后的愤怒。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资本、团队和风口的猪

对于黄章的指责,雷军的回应寥寥,只在一次采访中不屑的说:“我比他做的时间太长了(指互联网从业资历),我和他过去交往就那么几个月时间,聊过几次,我有跟他交往和邮件一系列的东西。我只想说一条,那是他(黄章)的一家之言”。

站在雷军的立场上,这样的解释不无道理,所谓的粉丝经济和饥饿期货营销,雷军或许在别的地方,早有接触(例如他投资的凡客就是互联网粉丝经济的先驱之一),天下聪明人不是只有你黄章一个,你这一套并不新鲜,你觉得了不起的秘密,我觉得其实一般;更重要的是,小米手机真正畅销的核心是高性价比,这点和魅族的中高端定位并不一致。

但无论如何,黄章对于让雷军快速了解智能手机行业还是极大帮助的,特别是在争分夺秒的风口期,时间就是金钱。

这也是雷军的优点,善于吸收和学习,并总结成方法论,用于指导实践,著名的七字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就是他金山创业时期、天使投资人时期以及和黄章交流后经验思想的集大成。

而黄章却停留在过去聪明带来的巨大成绩中,唯我独尊,实事求是的说:在中国市场经济初创时代,法律、规则都不是很健全,也没有市场既得利益者打压,一片蛮荒,单纯靠着聪明和勇气,可以杀出一片天地,但2010前后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法律、规则相对成熟,商业逐渐发达,竞争日趋激烈,并有跨国巨头虎视眈眈。

这时候,新的产业革命到来,不能再依靠个人单打独斗,而应该依靠最顶尖的团队,最专业的系统方法论,最强大的资本,快速抢占市场,在风口关闭前,利益最大化。

在2009年后的中国智能手机风口期内,黄章并没有引入资本和打造强大团队的意识,他错失了快速崛起的飓风,把机会让给了小米。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时势造英雄,但性格决定英雄命运

直到2015年,黄章才有所觉悟,引入阿里9亿美元投资,而这时智能手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魅族与小米的距离越来越远:小米销量7000万台,魅族销量2000万台。

距离小米越远,黄章越心不能平,像个祥林嫂,每次小米发布新产品,总会讽刺一番:“不是我教他做手机,他懂个屁”;“贱人贱己贱行业”。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当公司遇到困境,黄章总喜欢归结于外因,怨雷军、怨李楠、怨国家政策:在魅族一代发布后,黄章狂言: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但在2011年魅族二代发布会,突然归隐。原因是中国知识产权局要求魅族停产M8,因为侵犯了苹果的知识产权。这让他感到心灰意冷。这种挫折面前的不坚韧,不解决问题的态度,是一个企业家巨大的性格缺陷。

反而是雷军,在每次公司有苦难时,带头冲锋,2015年小米供应链出现问题,销售断崖式下降,雷军紧急撤换联合创始人周光平,亲自接手,最终度过了危机。显示出雷军的坚韧和大局观。

2018年,小米手机销量已1.19亿台,魅族则沦落为400多万台,已经是萤烛之光之于日月,黄章再如何辱骂,也改变不了结局。

从黄章和雷军的恩怨和人生路,我们可以看到时势造英雄,但英雄的性格,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同样是少年英才,雷军更坚韧、更勤劳,更善于学习,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视野、知识和人脉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黄章则囿于过去的才华和成绩,固步自封,自我麻醉。不喜欢团队合作,不接纳资本,不广交朋友,更不自我更新,怨天怨地怼宇宙,把自己进化成科技界祥林嫂,终成为时代洪流的落跑者。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魅族黄章为何结怨雷军,8年来不遗余力’攻讦‘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