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上班,早到的人與掐點上班的人有什麼區別?

黑駿馬19


說說我自己吧。

我在進入實習單位的時候真的是滿懷憧憬,每天我都會早到十到二十分鐘。

但是, 我每次到公司的時候都沒有人,只有部門經理在辦公室。

時間久了我發現很多同事早上都是準點上班,下班也是卡點走,而有些人卻經常遲到。

在公司實習的三個月中,我總結了一下,提前到單位的員工總是工作狀態很積極,平時很少有偷懶的時候。

而那些經常遲到的員工,工作的時候就有些糊弄,時常會因為馬虎犯一些小錯誤。

我轉正不久公司就有了裁員計劃,這次裁員的目標就是上班遲到的人。留下的員工都是平時兢兢業業提前到公司的人,原以為公司領導看不到大家的努力,從那時我才明白自己的付出總會被看到,只是領導不會說出來罷了。



我覺得吧。

1. 提前到公司的人工作態度端正,總是充滿熱情。

提前到公司說明此員工對工作環境很滿意,而且也想提前進入工作狀態,避免因為疏忽導致工作失誤。

平時也會盡心盡力的做事情,就算犧牲一點休息時間也會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好。

2. 掐點到公司的人會合理安排工作計劃,不浪費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合理的運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卡點上班的人不會佔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工作,總是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所有的工作安排。

如果當天有加急的任務也會在第二天完成,很難接受加班的情況。

3. 領導更喜歡那些提前到公司的員工。

以公司的利益考慮的話,當然是喜歡這種全身心為公司考慮的員工。一樣的薪資,他能為公司做更多事情。但是掐點到公司的人也沒有錯,他可以盡到自己職責以內的義務。

歡迎關注苑燕兒,一起分享職場收穫,一起成長。

苑燕兒


我在企業上班的時候,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公司八點上班,我一般都是七點一刻左右到公司。當時,生產部長也去的很早。每天不是他第一,就是我第一。

因為自己去的早,我比較欣賞早到的員工。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掐點上班怎麼了,我又沒有遲到。你雖然沒有遲到,但是在領導心中的印象是不一樣的。我這麼說不是信口開河。我們老闆有時去的也很早,到辦公室後,他喜歡站在窗口向外觀望,上班情況盡收眼底。有一年,公司裁員。他特別提出我手下一個員工堅決辭退。後來通過秘書得知,這個員工每天都是掐點上班,被老闆看到多次,所以老闆對他印象特別不好。

在很多領導眼裡,早到和掐點上班有五大不同。一,早到的員工,工作更加勤奮,經常掐點上班的人,工作比較懶散。二,早到的人更有時間觀念,經常掐點上班的人,時間觀念淡薄。三,早到的人,會比較自律。經常掐點上班的,紀律性要差一點。四,早到的人,工作條理性比較強,經常掐點上班的,工作沒有計劃性和條理性。五,早到的人,執行力和工作效率比較高,經常掐點上班的,工作態度和執行力比較差。

職場有一句話,心態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小的上班時間,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人生的機會可能就藏在這些你忽視了的小事裡。就如我提到的那位生產部長,他就是因為去的早,老闆對他印象很好,所以把他提拔了起來。所以,不要總是抱怨懷才不遇,在你抱怨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你注意這些上班細節了嗎?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上班,有人早到有人掐點到,還有人遲到,這大概就是人生百態吧。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對待工作的態度也不一樣,想法也就不同。下面就我個人的真實案例來說說。

以前我上班,一般傾向於掐點到單位,反正沒遲到,是吧?或者有時坐車比較順利,就比上班時間稍早一點,總之,在沒有遲到的情況下,我每天都是按我平時的那個點出門口,然後坐車,再到公司。

這種掐點上班的日子在我們單位輪崗後就發生了變化。前年單位要對敏感崗位進行輪崗,我本不是敏感崗位,但因為有相關崗位的證件,不幸要被調到敏感崗位上去。因為好久沒有做過了,現在的東西和以前又不太一樣。我的神經高度緊繃,生怕哪裡做錯了。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我決定每天上班提早一個小時到單位,事實證明我這樣做是對的。

一、早到一個小時,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然後照著一樣一樣的做,做完一樣打個勾勾,這樣的好處是,不至於手忙腳亂的,沒有頭緒, 一整天下來,工作有條有理;


二、因為早到了,我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做事情,假如有做錯了的地方,能及時的改正,可以在要完成工作的時間節點前完成工作,不會給人拖拉的印象;


三、因為要提前一個小時到,出門的時間也提前了,這個時候的公交車地鐵沒那麼多人,也不怎麼擁擠(這算不算是個意外收穫)。

四、最後,早到一個小時,你就不用下班後再多上一個小時。是不是很開心呢?

雖然現在早就適應了新的工作,但這個習慣卻保留了下來,每天面對工作都是從從容容的,工作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個人認為,只要不是遲到的員工,都是好員工。雖然這個好也要一分為二的看,每天早到的員工,他們工作態度積極,對未來的工作充滿著希望,知道規劃工作,做事有條理;但並不能說掐著點來上班的員工就不好,工作態度不積極,他們或每天要送小孩上學,或路上塞車,或真的沒必要提前回單位,如果有什麼事情,我相信有事情的那一天,掐點上班的員工一樣會提前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到單位的。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詩茹625


上班早到和晚到的區別嗎?

我覺得是每個人的個性差別導致的。雖然有住得遠近的原因。

我是屬於那種早到的。可以參加討論了吧。

我現在46歲,單位是國企,要求刷卡打考勤。只要是八點半到崗就行。我看了看身邊的同事,到單位的時間早遲,跟個人性格有很大關係。

比如我,一般七點起床,梳洗完畢,開車出門,最多十分鐘車程,大約七點四十五十分到單位。然後,我可以在單位院子裡找到免費車位停車,然後去單位餐廳,花幾塊錢,慢條斯理一邊看看早間新聞,一邊美美地吃喝早餐。然後上樓打卡上班。既躲過了交通高峰期,又照顧好了自己的腸胃,還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給自己消除“起床氣”,保證微笑著迎接新的一天的開始。

我有一個勤奮的同事,住的跟我離公司距離差不多。她不在單位吃早餐,但也是早早就到了。然後在座位上看書、聽書學習。我很佩服她!每天將近學習一個小時吶!基本上,一個辦公區,每天就是我跟她兩個最早到。

也有個同事會掐著八點半保證準時打卡到。我觀察過,我們存在性格差異。如果我們同時出差坐高鐵,我會是那種早早到車站等候的人,她會是掐著時間到車站,很快就進站那種人。平常看走路的步態,我都是腳步匆匆那種,而她卻是那種不疾不徐很從容的。所以,她的職位比我高。我覺得是她的工作能力之外,她還有“貴人相”。

當然,更多的八零九零後的年輕同事,匆匆忙忙一邊走一邊往嘴裡塞東西一邊往辦公區跑的,多是貪睡晚起了或是打理孩子被拖延了。

不管早到晚到,只要沒有遲到,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區別。

都是勞碌的“上班狗”麼。





雲是鶴家鄉680


我和老公早上6:30起,6:50送娃上學後在麥當勞一杯咖啡一個漢堡坐到7:50,7:58到達單位,換好衣服8:02左右,從上班時間8:00來看,我遲到2分鐘。但是我是辦公室公認的能幹,此評估來自辦公室的主任和天天過來工作麻醉醫生,我二甲醫院的腸鏡室護士,工作努力幹活麻利,堅決踩點上班。相反辦公室另一個同事,上班一定比我早,幹活是辦公室公認的懶,工齡長技術差。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有沒有工作心和職業道德


支持死後器官捐獻


作為一個天天踩點的人來告訴你踩點和早到的人最大的區別是啥。


我在現在的公司上班3年,被大家稱為“踩點大王”。是的,我就是那個每天踩點上班的人。我們公司每個月給我們四次遲到的機會,兩次是5分鐘內,兩次是填寫系統“忘記打卡”,但是我每個月前10天就把機會用完了,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天天踩點。


同時我們部門有一個同事每天都能早到半個小時,並且她住得比我遠多了。


我們兩人的區別在哪呢?


第一,不用為了趕打卡而急急忙忙。


因為我們公司電梯難坐,需要排很長的隊,每天到樓下已經趕不上了,只能去爬樓梯,還得急急忙忙地爬。


為了踩點,一大早就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的。我同事呢,每天提前到,做電梯也很寬鬆,還不用排長隊等待。


第二,早到的人能更快速投入工作。


因為我自己踩點,每天到了公司我得花費大概十多分鐘的時間緩緩,還得吃個早餐,換個工裝,磨磨蹭蹭,差不多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這時候我才開始正式投入工作,而我同事早就完成一部分工作了。


每天早到的人能比踩點的人更早的投入工作,一天的工作效率也更高。


時小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剔除掉上下班由班車接送的情況。班車接送基本都是掐點上班。在那些沒有班車,自己上下班的員工中確實存在早到和掐點上班的情況。

首先,看看早到上班的人。

我沒有仔細研究過早到上班的其他人,但我屬於早到上班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強迫症”。我上班總會提早至少半個小時到公司,看看郵件,把前天晚上寫好的工作計劃再過一遍,檢查一下有沒有什麼遺漏。工作計劃中有比較棘手的工作會事先在腦子裡再過一下,看看怎麼做更合適、更有效。尤其對於那些需要與員工溝通、老闆溝通的事項以及溝通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會提早到公司考慮,並利用早到的時間思考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問題)的對策。我這種早到的人,可能“應變能力”差一些,所以要提前計劃好、設計好自己怎麼做效果會更好。另外,像我這種早到的人,心比較重,工作壓力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會大一些,這種心理壓力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可能是自己的靈活性少一些,所以早到會讓自己在對當天各種問題有了對策的框架後,心理上才會感到有了“依靠”和安慰。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掐點上班的人。

那些掐點上班的人,可能自信心會更強一些,應變能力會更好一些,對靈活性的掌控能力會更好一些。他們做事不慌不忙,似乎可以隨時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掐點上班的人,也許不像我這樣的人每件事情都要計劃,他們心裡也許一直有一個“計劃抽屜”,遇到問題,就隨時把解決這個問題對應的那個“小抽屜”打開,應對問題。他們工作起來也很從容,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工作的時候隨時打開心裡的“小抽屜”,生活的時候會把那些“小抽屜”關上,避免那些“小抽屜”的工作或問題打擾自己的生活。

無論早到上班還是掐點上班,他們之間的區別沒有好壞之分。每個個體對工作和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都會有自己的工作習慣。不過,這種區別確實可以反映不同的人的心理差異。


耕然夫


一個早到,一個掐點到,我就是哪個沒有特殊情況永遠早到的人。

我從上學到上班,和人約會等,我都是早早到,從來不遲到。

記得有一次我媽和我約好去看個親戚,那時候是冬天,我媽給我說讓我早上7點到他和我爸住的小區門口,我6.50開車準時到。

我媽後來說起的時候,就說:我就知道你一向遵守時間,嚴於律己,所以哪天我只說一遍。

如果遇到別人的話我就要說幾遍,不停叮嚀。從這句話就可以知道你平時早到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認為你守信用,對事情比較認真,做事肯定不拖拉,嚴於律己。

早到的人一般在工作上也會是哪個提前完成任務的人,提前完成任務還會想著法子多幹,或者在幹完工作後反思總結經驗的那個。

這樣的人如果遇到重視才能的領導,很可能會被重用。

尤其是哪些私企或者用業績評定人的公司,只可惜我就職的是行政單位,領導不太看重工作,看重關係和是否會拍馬屁的。

那個掐著點上班的人,根據我一向觀察,工作上多一點都不會幹,是個狡猾的傢伙。


謝汶青


⭕️我有十幾年沒有打過卡了,我們規定九點上班,如果沒有約好的客戶和事務,我一般也是基本到十點半左右。員工們自己打卡,九點上班很少有遲到的。

⭕️其實過於糾結了,有這想法未免格局太小

我以前也這麼把人分類看,其實等自己開公司以後就發現。

1、在我規定的時間前到就沒錯啊,我沒有理由要求人家早到。

2、早來的也許是因為其他事情,比如送孩子、搭順車什麼的,不代表他勤快愛崗。

3、掐點來的沒錯啊,你通知九點上班人家沒遲到啊,你通知幾點哪裡集合人家沒遲到啊!時間是我定的,我沒有理由因為有人早到就去責難按時來的人。

4、公司裡有人也這麼給我彙報,誰誰誰平時就是掐點上班一點都不積極。我對打報告的人就一個評價,格局太小。要是中層也這樣認為,那就是準備淘汰的對象。因為你把工作之外的感受帶到工作當中了,人家掐點來,沒遲到、沒犯錯、作為管理者要是這都不能區分,那憑什麼當我的中層。


⭕️講個真實小故事:

五年前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正逢學校蓋樓在別的學校借讀一年,那時候我早上要送孩子,基本上八點不到就到單位了。我到沒什麼,但是公司裡有些平時來得早的人就相互轉告,發現我來得早,是不是要看大家考前紀律啥的,各種猜測。然後她們也越來越早。直到有個別人也是八點左右就到單位,基本上提前一個小時了。沒過幾個月,其他人也都八點半都全部到了。

一年後,孩子回原學校上課了。我又像原來一樣十點以後到,有天行政經理弱弱的問我說,咱們到今年冬天能不能改回原來的九點上班。

我詫異的說我們什麼時候改時間提前了呢?結果人家說,去年看你來得早,大家都往前趕,怕我說她們,大家自覺的提前半個小時上班🤭😊😊

這就是亂猜上級想法


KAWAI


我是比較贊同早到的,對踩著點上班的人不太喜歡。先說說我的經歷吧!

八年前我進入當下的這家公司,一無所知的職場小白一個,公司的工資一般,只能勉強算市場中等水平,不過績效獎金還不錯。當時來北京兩三年了,依然身無分文,怎麼多賺錢呢?除了工作也沒我找到其他合適的方式。我只能拼命做績效。

早上六點起床,六點半出門,騎車一小時到公司,差不多七點半到公司,吃個早餐,泡杯茶,不到八點就開始工作。

差不多半年之後,我已經算個熟手了,工作駕輕就熟之後,早上的時間就用來學習、讀書。如此,堅持了七年,直到我搬到自己買的房子裡住,離公司遠了,只能提前半小時到公司了,不過我把這個學習讀書的時間改到了晚上9點到12點。

早起其實好處還很多的:

一、鍛鍊身體

從一百八十斤到一百四十斤,天天騎車上下班,早起確實給我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改變。

二、讀書學習

那些年幾乎每週一本書兩本書的速度,讓我迅速補充了工作所需的知識並且一直在提升。

三、工作如意

因為提前工作,很多工作都是趕著領導做,領導非常欣賞,升職加薪年終獎等收入喜人。

四、培養自律

堅持七年,讓自己變得非常自律。

相比踩著點上班的同事,他們九點前帶著早餐到公司,來了公司以後去個廁所,擦擦桌子,泡杯茶,吃早飯,開電腦,看新聞,等正式進入工作狀態都9點半了。我想沒有哪個領導喜歡這樣的下屬。

公司裁員的時候,問我裁誰。我對下屬做了評估,天天踩點上班的人工作績效往往一般或差,裁員就從這些人身上下手。

最後,做一個總結:我希望年輕人如果沒什麼事早點到公司,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總比在家睡大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