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央企上半年營收同比增10.1% 整體負債率穩中有降

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介紹2018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生產經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收入利潤持續快速增長,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152.8億元,同比增長33.9%。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有17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20%,43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10%;實現利潤8877.9億元,同比增長23%,有37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5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累計上交稅費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47家企業上交稅費增速超過10%。

其中,央企高質量發展主題體現在四個方面:

1.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提高。上半年比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利潤增速比第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從運行具體指標來看,成本費用壓降的成效明顯,上半年成本費用的總額增速低於收入增幅0.7個百分點,百元營業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資產週轉也是有所加快,到6月末“兩金”佔用流動資產的比重同比下降了2.1個百分點,資產現金回收率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持續提升。上半年中央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總值同比提高8.7%,人均創利同比增長24.4%。

2.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盈利能力增強。今年上半年,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152.8億元,同比增長33.9%,高於中央企業平均增幅10.9個百分點。增利額佔中央企業利潤增量的比重的78.6%,也比一季度提高了9.7個百分點。其中一些重要行業,比如石油石化、冶金、火電等行業的效益增速超過30%。

3.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動能加快成長。今年1-6月份,通信企業數據流量和互聯網應用等新業務快速發展,新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的51.9%,超過50%,同比提高了5.1個百分點。火電企業新能源板塊利用率明顯提升,實現利潤139.5億,同比增利44.1億元。另外,高性能玻璃纖維、集成電路、微電子等產品也快速增長。

4.企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今年以來,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高度重視中央企業的風險防範工作,包括債務風險、金融業務風險、國際化經營風險、安全環保風險,這方面的力度普遍加大,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例如,中央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到6月底是66%,比年初下降了0.3個百分點,體現出抗風險能力在不斷增強。

去槓桿工作成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整體負債率穩中有降。6月末,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66%,比年初下降了0.3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2.負債結構持續優化。

中央企業帶息負債規模同比增長4.9%,增速比年初下降2.3個百分點,低於權益增速3.9個百分點。66%的負債率,負債裡面帶息負債佔到40%左右,這幾年帶息負債的增長低於權益增長的速度,表明降槓桿的重要成效。

3.重點行業同步改善。軍工、通信等行業負債率在持續改善,此類行業負債率原來就不是很高,對於冶金、發電等負債比較高的行業,負債率也出現明顯下降,建築行業負債率也在同比下降。

4.重點企業成效顯現。為抓好降槓桿減負債的工作,國資委對於負債率高的企業列入重點管控,重點採取措施。現國資委重點管控的企業平均負債率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此外,18家企業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簽訂框架協議5000億左右,現在落地已經超過2000億,這也推動了負債率明顯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