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準點,難在哪?

“尊敬的旅客,很抱歉的通知您,您乘坐的……”延誤廣播響起,一位候機的旅客摘下耳機,對照著手中的登機牌,仔細地確認廣播中的航班號。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前一秒還在滿心期許地候機,後一秒卻被告知“延誤時間待定”。

隨著民航知識的不斷普及,讓越來越多的旅客慢慢了解航班運行背後的故事: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空中交通流量限制,甚至是誤入機場控制區的小動物,都可能導致航班延誤。而當面臨航班延誤時,旅客也能通過手機APP等終端來自行查詢航班動態,提前做行程變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使旅客的出行體驗得到提升,旅客對於航班延誤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包容。但是,保證航班準點起飛是航空公司的運行重點。

針對這種聲音,筆者找到了航空數據公司OAG發佈的《2018年準點率綜合報告》,報告彙總了2017年全年近5700萬條航班數據,評估了全球航空公司準點率情況。在OAG的評定規則中,航班到達和離開時間在航班計劃時刻的15分鐘之內均視為準點。在全球大型航空公司中,日本航空位居榜首,準點率為85.27%。數據對比發現,即便在空域更加開放的國外,最佳準點率也只達到85%左右。不禁讓人心生疑問,為何全球最佳的公司準點率水平也只是差強人意呢?

天津航空作為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的國內主要航空公司準點率第一名的得主,截至目前年度累計準點率依然暫居全國主要航司第一位,對回答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於是筆者走近天津航空運行控制中心(AOC),詳細瞭解航班正常率保障中的難點,以及他們為保證航班準點所做的努力。

在實際的生產運行中,AOC的籤派員在放行航班之前,需要逐一評估飛機狀態、起降機場和航路的天氣、通告、運行情況、保障條件等,如果其中某一條件不滿足運行需求,就可能導致航班無法正常放行;航班放行之後,如果起飛機場、航路或落地機場及區域的航班流量比較大,也有可能造成疊加的延誤;此外,如果航班飛行途中遇特殊情況,如航路天氣繞飛、臨時空中調速等,也會延誤航班的落地時間。AOC需要在航班起飛之前,對整個航班飛行過程中潛在的航班延誤進行預判,並從最複雜、最困難的角度出發制定延誤處置預案;當延誤不可避免時,AOC需要及早發佈延誤信息,讓旅客及時調整出行計劃,力爭將旅客的出行成本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還經常出現由於前序航班晚到導致後續航班也被無辜延誤的情況。筆者瞭解到,為了減少前序航班晚到導致的後續延誤,天津航空推出了前序延誤情況下的航班保障流程。通過安排過站機場的加油車、排汙車、清潔人員提早到位,提高客梯車、擺渡車的使用效率,在不影響航班過站工作品質的前提下,與機場保持高效溝通,縮短過站使用時間,每個航班節點都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就能減少後續航班的延誤,甚至可以讓計劃延誤的航班恢復正常。

航班準點是航空公司和旅客共同的期許,旅客順利出行的背後是航空公司各個部門爭分奪秒的保障。航班準點很難,但航空公司一直在追求準點的路上不遺餘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