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棠溪)站未來或將替代廣州火車站 並引入兩條高鐵線

項目計劃工期60個月工程總投資約220.21億元

金羊網訊 記者宋昀瀟 通訊員雲宣、方洽旋報道:近日,白雲(棠溪)站項目進入環評公示環節。最新環評透露,白雲(棠溪)站將引入京廣高鐵,建設廣州北到棠溪的京廣高鐵聯絡線,同時預留廣湛高鐵等需同步實施的工程。因此,白雲(棠溪)站未來不僅將替代廣州火車站承擔廣州普鐵客流,還將承擔部分高鐵功能。

承擔廣州普鐵客流 還引入了兩條高鐵線

白雲(棠溪)站的建成,是廣州火車站進行改造的先行條件。在市政府發佈的“十三五”規劃中,白雲(棠溪)站被定位為廣州鐵路樞紐主要客運站,未來將替代廣州火車站承擔廣州普鐵客流,規劃設計日均發送量7萬人,與現在廣州火車站差不多。

據最新的環評公示,白雲(棠溪)站將引入京廣高鐵,建設廣州北到棠溪的京廣高鐵聯絡線;同時預留廣湛高鐵等需同步實施的工程。其中,京廣高速鐵路聯絡線正線為雙線,設計速度160公里/小時,其它普速鐵路為雙線,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局部80公里/小時。項目計劃工期60個月,工程總投資約220.21億元。

總的來說,新建白雲(棠溪)站工程就包括了新建廣州白雲(棠溪)站、大朗客整所(預留大朗折返段)、既有廣州機務段適應性改造、新建京廣高鐵聯絡線廣州北——廣州白雲段,既有京廣線大朗——廣州白雲——廣州西段改擴建,以及預留廣湛高鐵等需同步實施的工程。

其中的廣湛高鐵,據悉是第一條廣州通向粵西的設計時速達350公里的高鐵,該線路自白雲(棠溪)站引出,途經廣州、佛山、雲浮、陽江、茂名、湛江,終至新湛江站並與湛江西高鐵樞紐站銜接,覆蓋珠三角和粵西沿海走廊,預計2022年建成。

此次白雲(棠溪)站環評的公示,意味著其離正式開工建設邁進了一大步,白雲(棠溪)站開工指日可待。

大手筆投建周邊配套 未來有6條地鐵+6條市政路

承擔如此的重要作用,白雲(棠溪)站周邊的相應配套不可或缺。其中,219億元的大手筆投入,將用於投建配套交通樞紐項目,這個數目已相當接近白雲(棠溪)站總投資額。“6條地鐵+6條市政道路”的豪華配備,已足夠讓市民對該站點的繁華前景充滿無窮想象。

今年8月,白雲(棠溪)站配套交通樞紐項目(第1標段~第2標段)啟動施工圖審查招標。招標公告介紹,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工程,主要包括為白雲(棠溪)站所配套的廣場、長途汽車站、停車場、周邊市政道路和換乘地鐵站等。

樞紐配套場站工程佈設於白雲(棠溪)站東西兩側,與鐵路站場(房)空間佈局交織,形成無縫銜接交通接駁換乘體系;地鐵預留工程方面,白雲(棠溪)站共預留6條地鐵線路,包括八號線北延段換乘通道、十二號線及4條預留地鐵車站的土建工程,周邊配套3條市政道路,道路總長度約14.45公里。

廣州市發改委立項文件顯示,上述工程總投資達219億元,該項目是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設是實現多種交通方式便捷換乘、方便旅客出行、完善區域路網、改善區域城市景觀的需要。

而根據隨後8月8日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白雲站及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周邊道路網絡建設實施方案》,該片區規劃建設白雲二線等6條市政道路。也就是說,除去上述著手招標的3條市政道路,未來這裡還有3條市政道路在規劃中。

周邊城市更新同步謀劃 小坪村全面改造項目已獲批

對於白雲區而言,隨著白雲(棠溪)站的落地,其周邊片區城市更新改造自然要同步跟進,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進而引發區域城市面貌全面蛻變的必然進程。目前,白雲(棠溪)站片區的城市更新已在謀劃之中。

早在今年年初,在市城市更新局就明確了白雲(棠溪)站的城市更新動向:項目更新範圍東至機場路,西至石井河,北至黃石西路,南至棠溪鐵路貨場,用地面積628.6公頃。

白雲(棠溪)站項目準備落地的同時,白雲區已同步謀劃周邊的城市更新、基礎設施配套、商業、房地產等。經過前期的梳理分析後,該片區的城市更新涉及白雲區棠湧、棠溪、小坪等多個村社和部分國有用地。

據悉,白雲(棠溪)站片區內,除了該站片區收儲項目外,主要包括小坪村全面改造、棠湧村全面改造、南粵物流及周邊國有舊廠更新改造、站西片和站南片更新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其中,小坪村全面改造項目已獲批,南粵物流及周邊國有舊廠等更新項目已列入市城市更新年度計劃。

目前,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周邊片區城市更新改造規劃方案、白雲(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及周邊城市更新片區工作方案及拆遷補償原則,已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白雲區在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的同時,同步推進其餘四片(站東片區、站南片區、站西片區、小坪片區)土地整理和項目審批,加快建設開發,為站場周邊配套市政道路提供用地,籌集整體工程建設資金,改善城市環境,併為後續產業植入提供載體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