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湯匙中子星質量10億噸,假如這一小塊中子星碰撞地球進入大氣層,會被燒完嗎?

黃強


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8千萬到20億噸,一湯匙的中子星,質量確實可以達到10億噸。


中子星和白矮星一樣都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能夠形成中子星的恆星,其質量更大,當老年恆星的質量為太陽的8~2、30倍時, 就有很有可能形成一箇中子星,而質量小於8個太陽質量的就會形成白矮星,但是二者的區別不僅僅是形成它們的恆星的質量不同,它們的物質存在狀態完全是不同的。

白矮星原子結構還是完整的,但是對於中子星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在中子星裡壓力十分大,以至於電子被壓縮到原子核裡,和質子中和形成中子,可以說整個中子星就是由中子組成的,中子星遂因此得名。中子星的直徑一般在幾十公里,但是質量卻比直徑140萬公里的太陽大,如果把地球壓縮成中子星的密度,那麼地球的直徑只有幾十米。


中子星密度巨大,表面引力也是大得無法想象的,其可怕程度僅次於黑洞,中子星表面的物質沒有那麼容易脫離中子星,反而是一旦有什麼物體接近中子星,只要足夠近的話,就會被中子星強大的引力吸住,最終會被撕裂變成原子束奔向中子星。如果想要中子星物質脫離中子星的話,那就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中子星合併,中子星合併相信我們都不陌生,兩個中子星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越靠越近,最終碰撞激發出巨大的能量,同時發射出引力波。由於相撞時速度和質量都很大,所以拋散到宇宙中的中子星物質大多數都不會回到中子星上。

但是脫離了中子星的強引力場,中子星物質也不可能以在中子星上面的狀態存在。之前緊密結合的中子會慢慢散開,變為自由的中子,體積劇烈膨脹,這個時候還是中子但是並不穩定,大概幾十分鐘後就會發生衰變,中子會衰變為質子、電子以及反中微子(以能量的形似釋放出來)。這個過程中也會伴隨巨大的爆炸,物質量下降,同時由中子、質子和電子形成了新的物質,以氫居多,但是也會形成黃金等重金屬。所以可以說中子星物質離開了中子星會變成新的物質,成為星雲最終又凝聚成新的天體。



如此一來題目本身問的就有問題,中子星物質都闖入地球了,怎麼可能還會是原來的狀態,當然一湯匙中子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是不可能被燒完的,而且它自己就有可能爆炸,而如果在撞上上地球時並沒有衰變,直接撞過去的話地球會被撞穿撞出一個大洞,無論哪種情況,對於地球來說都是災難。


鏡像科普


首先可以肯定10億噸物質燒不完的,這是很明確的答覆。不過要是中子星就不一定了。先別噴我,我不知到那些說把地球撞沒的,毀滅的是從何說起?說對對地球而言是恐怖的災難到無可厚非。這裡沒涉及速度和動量是多少,怎麼可能會毀滅地球。



要我說,或許,它真落不到地球上。就算它落到地球上,也不可能毀滅了地球。


6500萬年前那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也沒把地球毀滅。只是造成包括恐龍在內的80%物種滅絕,其質量是估算為1500億噸,撞擊產生的能量高達100萬億噸TNT當量。推測當時造成全球里氏10及的地震。爆炸產生的海浪高達5公里,同時造成地球幾個月的的漫天酸性粉塵遮蔽天空。科學家們在中美洲猶加墩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里之間。

當一湯勺大的物質離開中子星後進入大氣層後,首先會與大氣劇烈摩擦,而在沒了中子星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會這小塊物質絕對不會穩定,它會極速膨脹。在這種極速膨脹和大氣摩擦雙重作用下會釋放巨大能量,使之爆炸分解。其釋放的亮度絕對會淹沒太陽光芒。爆炸威力有多大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會使大氣造成巨大空洞。至於其它小編也無從回答,裡面還涉及一些比如說中子半衰期的現象。到底對地球會有多大影響不得而知,但我覺得總比落地面好。


壹點科譜


一湯匙中子星質量10億噸,假如這一小塊中子星碰撞地球進入大氣層,會被燒完嗎?

大氣層不是萬能的,一般一顆幾或者幾十米直徑以上的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後即無法完全燒完,會有隕石掉落地面,比如車里雅賓斯克的小行星,儘管引起材質比較鬆散在30-40KM的高空解體,但仍然有不少殘骸掉落地面;如果是岩石質或者鐵質的話,那麼這個直徑的下線還可以降低!

中子星物質是迄今為止認為最為緻密的天體,比它更緻密的夸克星僅僅存在於理論中而沒有實際觀測到過,再往上就是黑洞了.....因此這種物質在經過大氣層時,當然也會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但燒掉的部分也許比重極低,99.99999%的質量都會掉落地面,簡單分析下這會有什麼後果!

一、假設中子星不衰變,因為有很多人認為中子星物質已經形成穩定物質不會衰變,那麼其巨大的質量與衝擊將直接穿透地殼進入地幔,留下一個衝擊過後的巨大通道....各位也許會很好奇,一茶匙一點點大的東西穿過怎麼會留下一個巨大的通道呢?

從子彈穿過凝膠的動圖中可以看出這並非只是子彈的直徑,會留下一個巨大的空腔結構,只是凝膠具有彈性會自恢復,但地殼卻不會,因此這個過程中首先岩漿會通過這個管道源源不斷的湧上地面!

這個巨大的質量的物質是沒有什麼結構能支撐它的,因此它會向地心掉落,但這個過程卻有些複雜,因為其產生的引力會讓其他物質附著在周圍而降低其掉落的速度,很多人認為會馬上掉落地心並且地球會因此毀滅於這個中子星的物質內!按理來說應該不會,會從內到外有一個密度逐漸減低的過程,並且會經過漫長的時間下沉到地心,而這個過程中除了撞擊能量釋放和噴湧而出的岩漿影響以及其引起的地質運動之外,應該不會有更多的表現!

瓦肯星的毀滅應該不會重現!

二、假設中子星會衰變,這個結果就比較嚴重了,有朋友論證中子星物質的衰變需要一些時間,而這個時候中子星早已穿透地殼,如果衰變的話其所有能量將在地殼中發生,我們來看看大概有多大的威力!中子星衰變約損失0.15%,那麼參與質能轉換的質量虧損約有150萬噸,太陽的每秒質量虧損約為400萬噸,約為太陽1S中釋放能量的1/3強,這個能量下地球應該是不存在了,至少也要被炸裂了!

E=MC^2=150萬噸×299792458^2=134813276810522646000000000J=1.35*10^26J

地球的引力結合能:2.45X10^32J

這個還沒超過地球的引力結合能,因此地球不會飛散,但未來重新分配質量後的地球已經是一個新的地球了!

或許比這個效果還要更嚴重一些!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首先必須說,想把一湯匙中子星物質拿出中子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只有質量達到太陽1.44倍的恆星,才能依靠強大的引力把自己壓成中子星,失去這樣的引力,中子星物質將無法以中子簡併態存在,也就是說,中子星物質將無法像在中子星上那樣的狀態存在。

那麼既然問題都說是假設,我們就來假設一下吧。一湯匙的中子星物質大約2-5立方厘米,說它有10億噸也基本靠譜,這麼一點中子星物質來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樣的景象呢?常見的說法是由於它巨大的質量,它會受地球引力影響迅速砸向地心,大氣層中的空氣根本奈何不了它,它會穿過地心跑到地球的另一面,當速度降為零之後又會再跑過來,就這樣來回在跑,隨著地球的自轉,它甚至會把地球切一道縫隙,最後停留在地球的中心。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僅僅考慮了中子星的質量和地球引力的關係,忽視了中子星物質本身具有的物理特質。其實中子星物質之所以能保持中子簡併態,是因為它處於極高的壓力環境之下,想一想質量比地球大了33萬倍的太陽,其內部的中心壓力都無法使之成為中子星,地球這樣的環境中更無法保持它的狀態了,所以如果只有糖塊大小的中子星物質來到地球這樣的壓力環境裡之後,它失去原先在中子星上壓力後狀態會迅速發生變化,中子簡併態會迅速瓦解,體積立即就會開始膨脹,並且是爆炸性的膨脹,威力不下於爆了一顆巨型核彈!



但是這並不算完,而是隻是開始的序曲,因為在大約16分鐘後,它又會發生中子分解,這個層面爆炸就更厲害了,即便是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核彈加起來引爆,也難及它的萬分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中子星為什麼叫中子星就知道了,因為中子星物質靠著強大壓力把質子和電子壓到一起形成了中子,把原子中的廣闊空間(原子核和電子佔原子體積的份額非常小)擠掉了,並且它還維持著中子和質子數量的平衡。

而通常情況下,沒有處於原子核裡的中子是不穩定的,它會衰變成質子和電子,最常見的是形成一個氫原子,其半衰期大約就是16分鐘。在這一過程中,中子的衰變將會釋放出能量,發生核爆現象。

那麼這個糖塊兒大小的中子星物質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中能產生多大核爆能量呢?物理學家們通過計算發現中子的質量比衰變分解後形成的氫原子的質量大了約 0.0008的比例,而10億噸中子星物質發生衰變時將會有80萬噸物質變成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關係式計算,會發現這太可怕了,可達幾十億顆核彈的爆炸當量,所以這樣的事就是能試也還是別試了吧!


科普大世界


肯定不能燒完的,足夠毀滅全球,能不能撞爆地球就難說了。現實中不會有那麼輕的中子星,假設以某種方式可以實現存在這樣的中子星,那就可以參考子彈的空腔效應了。



雖然中子星的體積小,以體積來說受到大氣層的阻力會小,但其密度太大了,對其它物質的引力超大,這樣會造成阻力極大。又因為質量的問題,其和地球之間的引力也很大的,所以中子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速度肯定很快,巨大的加速度和越來越大的阻力,不僅會劇烈發光發熱,還會有附帶衝擊波和自爆的危險。



一個幾百噸的彗星正面撞擊地球,都可以造成絕大多數生物滅絕,換個10億噸的正面撞擊地球,真怕把地球都弄爆了啊。不過,要相信地球的大哥們會保護好地球的,木星和土星可是吸引了很多彗星去撞擊它們,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地球。



侶意


重量雖這麼重,但體積太小,就算和地球相撞也沒什麼事,頂多把地球穿透而已,地球幾乎感覺不到,地球會照樣運轉,就像一堵牆被一棵子彈穿透一樣,牆不會倒,如果用推土機去衝一堵牆,那牆一定會倒的道理一樣。


宇宙懸說


首先,中子星物質需要強大的引力來平衡內部原子間的斥力。所以這一湯勺中子星物質在離開中子星的引力範圍後,就會因為內部斥力大於本身引力而發生劇烈的爆炸。

然後不考慮引力,羅曼蒂克一把。假設有一個10億噸的中子星物質碰撞地球?

10億噸不算太大,爆球是不大可能,毀滅全球生物是妥妥的。當然,速度也很關鍵,夠快的話,凡事皆有可能……唯快不破啊!

另外中子星密度極高,熔點可能也非常高。如果保持這種形態進入大氣層,估計是燒不掉。


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根據最新物質粒子理論`物質的裂變,聚合,發熱,化合,燃燒,壓力,摩擦,電磁,光合,引合,等等。主要歸為三類,即電磁,光譜,引力。電磁是電子,及正電子複合體質子,它們是以運動的電磁互感向空間傳播,可攜紅外(光)能。光譜(可見光)是一種可攜能的波動振子單元,來源於物質運動變化釋放。引力是質星的架構與核心,是中性的波動高能振子,存在於紫外線,宇宙射線,並是暗物質的主要成分,暗物質幾乎近直線,比可見光波短,頻高,能大,起始可以窮透星宇,並湮滅。就因其此特性,人類至今乃無法實實在在捕獲到實驗證椐。其實在人類的生產實踐中,物質虧損,湮滅的變化中,一定能存在暗物質的產生,只不過沒更先進的儀器在極限瞬間捕捉到而矣。


思回青華


中子星的密度極大,同時引力也是極為可怕,如果真的有小塊中子星接近地球,強大到可怕的引力會迅速吸收掉大氣層,同時吸收掉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物質,強大的輻射也會迅速殺死所有生物,地球將會不復存在。所以這個事情最好永遠也不要發生。


我為車動力工廠


我覺得它質量這麼緻密,強度一定很大,這簡直和三體裡擊敗整個銀河戰隊的強作用力下的水滴沒什麼差別啊!所以進入大氣層沒問題,絕對不會被燒掉。

但掉到地上後,他體積這麼小,本身產生的壓強會很大,加上他的重力加速度又很大,那麼這地球上的物質都承受不了他的壓強衝擊,就會都被擊破。

我的問題是它會穿透地球嗎?如果穿透了地球,它是飛回太空,還是在地球來回穿透,還是在地球另一頭露頭後不動了?達人解答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