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名稱】:郎世寧《心寫治平》手卷

【類別】:字畫

【年代】:清乾隆年間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珍品

【文物現狀】: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收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簡介】:

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繪製。

絹本著色,高52.9釐米、長688.3釐米

原存圓明園的“乾隆及后妃圖卷”,為郎世寧等宮廷畫家所繪。圖卷展出時的文字說明為:“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寧等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嬪的畫的像。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其中皇帝、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其餘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

畫卷上所繪的13位人像,均為頭戴冬吉服冠、身著冬季龍袍的半身肖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乾隆皇帝、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大幅全身朝服像,如出一人手筆。儘管服飾稍有變動,而面龐神態則一模一樣,從繪畫技巧及設色風格著眼,應均出自宮廷畫師郎世寧之手筆。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乾隆帝后及11位妃嬪肖像畫卷,系專供乾隆皇帝玩賞,而不是畫給外人看的。這些真實寫照的肖像,從服裝色彩、頂戴佩飾一絲不苟的描繪中,顯現出這些人物在宮廷中的地位差異。

乾隆皇帝:頭戴冬吉服冠,紅纓頂,海龍皮帽,冠頂銜大珍珠一顆;身著明黃色龍袍,領袖邊供為石青緞繡五彩雲金龍,加海龍皮領。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皇后頭戴冬吉服冠,用海龍皮帽簷,冠頂一等東珠;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身著明黃八團龍袍,石青緞領袖上繡彩雲金龍,外加海龍皮領。

乾隆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原配,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李榮保為察哈爾總管,其弟為協辦大學士傅恆。富察氏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二十二日,雍正五年七月16歲時,奉雍正皇帝之命,賜封為皇四子弘曆的嫡福晉。弘曆登極,25歲的富察氏被立為皇后,並於乾隆二年舉行冊立禮。皇后畫像即為這一年所繪,富察氏時年26歲。她生有二子二女,其中僅存活一女,封和敬公主。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率皇后東巡,駐趙北口,至曲阜謁孔林,至泰安詣岱廟,登泰山。三月駐濟南,幸趵突泉,侍太后閱兵,幸歷下亭。三月十一日迴鑾,至德州登舟,不料皇后突然病逝,年37歲 。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貴妃頭戴冬吉服冠,海龍皮帽簷,冠頂東珠一,耳飾如皇后,用二等東珠;身著皮領金黃緞繡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具為石青緞繡五彩雲金龍。

貴妃:即慧賢皇貴妃高氏,大學士高斌女,初隸包衣,後入滿洲鑲黃旗。嘉慶二十三年,命《玉牒》改書記佳氏。初侍藩邸為側福晉,乾隆二年十二月封貴妃,畫卷上的貴妃像當為本年所繪。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死,追晉皇貴妃。諡號“慧賢”。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隨孝賢皇后梓宮,自靜安莊送往勝水峪地宮安葬。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純妃:話說滿清第一美女)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嘉妃:即淑嘉皇貴妃金氏,上駟院三保女,吏部尚書金簡之妹。初隸內務府漢軍旗,後為正黃旗包衣人,賜姓金佳氏。金氏初入宮時賜號貴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封嘉嬪,乾隆四年生皇四子永誠,乾隆六年十一月晉嘉妃,畫卷上的嘉妃像應為本年所繪。乾隆十一年生皇八子,乾隆十二年生皇九子。乾隆十四年晉嘉貴妃,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一子。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死,被晉為淑嘉皇貴妃。(這位是朝鮮人)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令妃:即追封的孝儀皇后魏氏,內管領清泰女,本為漢軍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族入滿洲鑲黃旗,稱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九日,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年十一月封令嬪,乾隆十四年四月晉令妃。畫卷所繪令妃像,應為此年所繪。乾隆二十四年晉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晉為皇貴妃。孝賢皇后死後,乾隆不再立皇后,故由皇貴刀攝六宮之事。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崩,年49歲,諡號令懿皇貴妃。她一生共養育6位子女,顒琰(嘉慶)即其中之一。乾隆六十年九月,顒琰被宣示為皇太子,十月追諡令諡皇貴妃為孝儀純皇后。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舒妃: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侍郎永綏女,生於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初一日,乾隆六年14歲時被選入宮,賜號貴人,同年十一月冊封為舒嬪。乾隆十四年四月,葉赫那拉氏晉封為舒妃,畫卷上的舒妃像應為這年繪製。乾隆十六年生育皇子,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死,時年50歲。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敦妃:汪氏,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女,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入宮,封永常在。時年17歲,比乾隆小36歲。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十七日晉為永貴人,十月初十日封嬪。乾隆三十九年九月晉妃,畫卷之敦妃像應為本年所繪。乾隆四十年生皇十女,乾隆四十三年因擅殺宮婢,降為嬪,3年後復妃位。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死,卒年61歲。其女即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豐紳殷德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妃頭戴吉服冠,海繡帽簷,頂飾東珠一,耳飾如貴妃,用三等東珠;身著金黃緞繡五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均為石青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順妃:即被降為順貴人的鈕祜祿氏,總督愛必達女。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進宮,初封常貴人,年18歲,比乾隆小38歲。乾隆三十三年封順嬪,乾隆四十一年六月晉順妃,畫卷上的順妃像應為本年繪製。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順妃降為貴人。當年十月二十八日入葬,卒年41歲。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嬪頭戴吉服冠,海龍帽簷,冠頂帽簷,冠頂飾東珠一,耳飾如妃,用四等東珠,身著香色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循嬪:即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總督桂林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十七日。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進宮,初封貴人,復封循嬪,畫卷上的循嬪像應為本年繪製。乾隆四十四年十月行冊封禮,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晉循妃。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死,嘉慶四年九月十一日以貴妃禮入葬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嬪頭戴吉服冠,海龍帽簷,冠頂帽簷,冠頂飾東珠一,耳飾如妃,用四等東珠,身著香色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慶嬪:即慶恭皇貴妃陸氏,陸士龍女。生於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二十四日,乾隆初年入宮,號陸貴人。乾隆十六年六月封慶嬪,畫卷之慶嬪應為本年繪製。乾隆二十四年晉慶妃,乾隆三十三年晉慶貴妃。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死,卒年51歲。因仁宗(嘉慶)幼時為妃所鞠,撫育周全,與生母無異,故喪禮辦得非常隆重,追晉為慶恭皇貴妃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嬪頭戴吉服冠,海龍帽簷,冠頂帽簷,冠頂飾東珠一,耳飾如妃,用四等東珠,身著香色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忻嬪:即忻貴妃戴佳氏,滿洲鑲黃旗人,總督那蘇圖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五月二十九日。乾隆十八年進宮,乾隆十九年間四月封忻嬪。畫卷之忻嬪像為本年繪製。乾隆二十八年晉忻妃,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薨,詔以貴妃禮嬪葬。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嬪頭戴吉服冠,海龍帽簷,冠頂帽簷,冠頂飾東珠一,耳飾如妃,用四等東珠,身著香色緞繡彩雲金龍,海龍皮領。

穎貴妃 :巴林氏(1731——1800),蒙古鑲紅旗人,都統納親之女,生與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六年冊為穎嬪,二十四年為穎妃。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嘉慶帝稱為穎貴太妃,居壽康宮。嘉慶五年穎貴妃七十壽辰,嘉慶同母弟永嶙送去壽禮,無兒無女、寡居深宮的穎貴妃十分高興;嘉慶帝得知,十分光火,叫來弟弟訓斥一通,指責他不和自己請示就擅做主張。有了這番訓斥,穎貴妃的古稀壽辰也就索然無味了。二十天後,穎貴妃去世。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乾隆皇帝的12位后妃標準畫像(郎世寧繪)

畫卷上的后妃女子,進宮時間有先後之別,地位有高低之差,故排列順序也應合情合理。但仔細孝查畫中人物身世,我們卻發現了排列上的差錯;再看畫卷上的裱作痕跡,則更加露出了破綻。 展開畫卷,為首者是乾隆皇帝弘曆。其畫像旁正楷書寫“乾隆元年八月吉日”8個小字,標明瞭作畫的時間,當為乾隆登基時的“御容”。畫面上,乾隆頭戴冬吉服冠,身著明黃五彩雲金龍冬裝龍袍,面目清秀,神采奕奕,風華正茂。

乾隆帝的確是一位十分幸運的皇帝,他12歲那年,其父雍正帝汲取康熙末年諸皇子奪嫡的教訓,在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就將立儲之事安排妥當。他把弘曆的名字寫好,密封在錦匣之中,收藏於乾清宮內“正大光明”匾額之後。13年後,弘曆登極,繼承康、雍大業,清朝進入全盛時期。他在位60年,又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掌實權達63年零4個月之久,卒年89歲,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和自身壽命最長的一位皇帝。乾隆對自己的一生充滿了自信,對他入承大統也無比自豪。在畫像左首,鈐有“古希天子”圓章,此為乾隆70歲壽辰的美稱;畫像右則,蓋有“八徵耄念之寶”方印,這又是乾隆80歲華誕的嘉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