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網絡時代,顏值的價值愈發突出,被稱之為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其實,看臉這件事情從古至今從來就沒有間斷過。

看臉,是認識一個人的開始。

''長相''作為人的固有特性,自古以來也沒少得到青睞。人天生具有追求美的事物的本性。美的事物讓人產生愉悅感,能夠獲得精神層面的享受。因此,古代詩歌繪畫雕塑等藝術中''美人''、''美景''、''美物''總是成為創作的對象與主題。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對於一個人來說,其外貌長相是其他人在接觸時第一層能獲知的信息,如果這個人的外貌長相是美的,自然而然能讓別人對其產生好感。但歷史上就有這些醜男,醜的可以,卻都留下了芳名。

顏值拖了他的後腿,但才華賦予他翅膀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曹操與楊修因為一個雞骨頭較勁的那段時期,叫作三國時期。但在文學史上,這個時期有另外的名字,它叫作建安時期。

公元201年,劉備被曹操追得無路可走,去荊州投奔劉表,這是三國時期一段知名的歷史。在建安時期,也有一次被世人熟知的投奔,很巧,被投奔一方也是劉表,那就是往前退九年,公元192年,因關中地區動亂,王粲南下去投靠劉表。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但劉表對待他們的態度大相徑庭。劉表能把選繼承人這種掏心窩子的話跟劉備說,以至於讓蔡夫人對劉備心生怨恨,可對王粲,劉表甚至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身邊人問起,劉表說:''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軀體羸弱,不甚見重''。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裡也明晃晃地寫道:''粲年既幼弱,容狀短小''。

現實就是這麼殘忍,王粲就因為顏值太低而坐了十年的冷板凳。直到公元203年,曹操南征荊州,劉表病逝,曹操見到了王粲,問他的理想是什麼,王粲說:''我就是要作詩。我希望有一個平臺,不關注相貌,只注重才華。''從此,王粲飛黃騰達。

飛黃騰達到什麼程度呢?在文學這個範疇裡,不管誰是能臣,誰是奸雄,只關注文寫得怎麼樣,詩作的好不好。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建安時期裡,文學圈裡有兩個爆紅的組合,一個叫''三曹'',一個叫''建安七子''。論名氣,''七子''不如''三曹'',畢竟能說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人很多。但''七子''裡有一個人的名氣在當時可不輸給才高八斗的曹植,這個人就是王粲,被梁朝的文學評論家劉勰稱之為''七子之冠冕''。

比如,從漢末到唐朝都有詩人寫過一個題目,叫《七哀詩》,以反映戰亂、瘟疫、死亡、離別、失意等為主要內容。這個題目曹植寫過,杜甫也寫過,但第一個寫的人,是王粲。再比如''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這兩句,建安時期的名賦,它出自王粲的《登樓賦》

他輸了顏值,卻贏了天下文章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我覺得還有一件可怕的事,那就是跟你文采差不多的人卻比你帥一萬倍。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在《世說新語》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當時的文人潘岳,說起他的另一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就是''古代美男子之稱''的潘安。

潘安年輕時經常夾著彈弓走在洛陽的大街上,遇到他的婦女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牽他的手,在他的身邊圍繞,久久不願離去。有時候乘車出行,婦女們就會往他的車裡扔水果,等到他回家已經有滿滿一車的水果了。

跟他同時期的左思聽說了這件事,心想憑我也是文學圈的大咖,怎麼你能載回一車水果,我就不能拉回一車鮮花呢?於是,便也效仿潘安的樣子在大街上游蕩。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讓左思往往沒想到的是,婦女們看見他也是萬分激動,但既沒有去拉他的手,也沒有往他的車裡扔東西,而是群起而攻之,往他的身上吐唾沫,等到左思回家時,已經溼身了。

在比帥這件事上,左思輸慘了。但在另一件事上,卻讓他聲名大噪。

西晉,眾所周知,司馬家族這個皇位來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們更在意別人怎麼看,怎麼說。皇室成立一個特別小組,每天盯著朝臣、市井,看有沒有人在製造不和諧的言論。一旦有,抓到了便要封,殺,搞得那個時候人們都不愛當文學家了,問世的作品也少之又少。

有一個人,卻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在這樣慘淡的文學環境裡脫穎而出,這個人就是左思。那一年,左思遊歷了三國時期的三座都城--洛陽、南京、成都,回到家寫了極富文采的三篇文章,總稱《三都賦》,一時間內洛陽城內廣為流傳,人們競相抄寫,最終導致''洛陽紙貴''。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典故。

''洛陽紙貴''不是因為紙好,而是因為左思的文章寫得真妙。

他的顏值影響孫子前途,但他的才華紅到今天

北宋的孫光憲在他的《北夢瑣言》裡記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官至常侍,可能是受遺傳基因影響,寫作挺厲害的。後來這年輕人遊歷四川時想憑自己的文采再牟個一官半職,卻不想被人當面拒絕。拒絕的理由很簡單:長得太像你爺爺了。

他的爺爺是誰呢,如此坑孫子?

《甄嬛傳》有一首歌,歌詞是: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段歌詞其實是唐五代時期一首絕美的詞,叫作《菩薩蠻》。詞的作者是五代大詞人、''花間派''的鼻祖--溫庭筠。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這個溫庭筠到底有多有才呢?據說他的才思極為敏捷,古人因拱手時兩手相交而成為''叉'',溫庭筠可以在別人拱手八次時作成八首詩,世人稱他為''溫八叉''。這個名字也許聽起來不是很美麗,但卻是讚譽他的才華。

不僅詩作得快,音律也十分在行,凡是有孔的樂器他都能吹奏,凡是有弦的樂器他都能彈撥。又能填詞,又能作曲,還能演奏,而且據說溫庭筠的歌喉也不差,這要是放到現在,就是天才原創歌手。

溫庭筠的醜在百年之後影響了孫子的前途,是無心的,也是偶然的,但他的才華讓他紅到今天,是有心的,也是必然的。

歷史醜男:輸了顏值,才華賦予他們翅膀,流傳千古


結語

看臉,並不是只有今天這樣,自古以來就是。這些人都很醜,也都因為貌醜而出了種種滑稽之事。可時至今日,我們在談起他們的時候,卻很少說到他們的醜,更多的,還是傾慕他們的才華。

為什麼?

還不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