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全面實行火葬,對此你怎麼看?

偷心64526557


堅決支持維護,我們這邊太傳統了,對於老人過世,辦酒,上山,埋葬,都要看日子,看日子的人呢,都得是先生,先生說你什麼時候能辦,就什麼時候辦基本我們這邊老人過世都要在家停留15天以上,最離譜的一家,停了2個月。雖說死者為大,但是誰受得了,每晚的煙,酒,吃的,用的,都好幾百,而且天氣熱,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發臭,唉,上山立碑還要聽先生的,什麼埋了又不給立碑,又要等多少天之後才能立碑,我們上面的鎮上,屬於單位上的,必須火化,三天上山,死者為大,早日入土為安,多好,


貴州花哥


火葬之後如果依舊造墳去埋葬的話,並沒有減輕什麼負擔,也沒有更加環保。相反火葬還汙染空氣,更加不環保。

現在農村造的新房我幾乎沒有見到或者聽到有人存放棺材備用的,我知道我們村裡幾乎全部選擇火葬(火葬可能並非死者生前意願,只因市場難以買棺材,可能是市場限制買賣棺材,而現在農村95%都是新農房,無老人存放棺材的地方,大家認為棺材太恐怖或者不吉利),江西省興國縣2009年收火葬費1200元左右,在我們家鄉安葬風俗中幾乎不再使用棺材,自然這送葬的隊伍中就少了抬棺材的八個人,而用個骨灰盒子花費150元左右,(其實瓷器製品沒那麼貴,火葬場掙黑錢了。有的骨灰盒子賣幾千元一個,我建議政府應該限制骨灰盒子價格,分高中低檔出售50-1000元),同樣的造個墳。相比屍葬花費都差不多的錢。火葬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於選擇安葬的黃道吉日,可以在日子沒選好之前,在火葬場寄存骨灰盒,收費60元/半年,其實中國人大多數都信佛,都信風水,認為死者有個好風水可以陰澤後人。其實江南人耕地很少,人均才半畝多地。所以自家山上有好風水的人家沒有人會選擇到自家的耕地造墳的。政府為了節約土地,當務之急應該是建立鄉村公墓,而公墓埋葬都應該一律限制面積,限制收費。個人建議限制每個墓地收費在2000元左右,使用期限100年。百年之後另外收費。單墓佔地1.5平方米左右即可。每隔5-10年整一塊山地造墳。造墳統一規劃。做到既美觀大方,又節約成本,多數人都說好看即可。嚴懲藉機貪汙,必然成立鄉村紅白喜事理事會,鄉民大眾評選信得過的人參事議事,造公墓建設成本必須公開張貼通告。我認為圖二墳墓設計的很好,樓梯式斜坡建墓,每個墓地門前都可以朝得見前方朱雀位的遠景。

有些反對設立公墓造墳的理由有兩個:

一,購買公墓普遍的收費高。

二,公墓造的墳地保存更久遠,所以並沒有更綠色環保。而私墓三五十年之後就沒有墳了。

本人觀點:現代人造的墳都是堅石塊加混泥土結構的,哪裡會三十年不見墳?兩百年都還見墳好嗎!而且百年之後,後人又會去重修。可以保存千年!公墓是為了節約土地,也限制面積,當然政府也要防止高收費。各地縣鄉鎮應該出臺限制公墓收費標準。








陳連修


如果農村實行火葬,不讓土葬,我會同意的,這不是一種不孝,而是面對現實。坦白說,火葬現在已經普及了,土葬是不允許的。如果老人去了,執意要土葬,不去火葬的話,只能是偷偷的埋了,不辦喪事,不通知親友。老人操勞了一輩子,就算再想入土為安,這種方式還是欠妥的。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為了土葬的心願,讓老人通過這種方式告別世界,總覺得有些殘忍。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我的一個朋友的奶奶就是臨終的時候不想火葬,就是老人去世的當天晚上就偷偷的下葬了,朋友回來都沒見到奶奶最後一面。後來被一些沒安好心的人給舉報了,經過多方找人打通關係才沒被再次火葬。如果註定要火葬的話,何必這麼折騰呢!不管是偷偷的埋了,還是埋了再火葬,對老人都不是一件好事。剛開始火葬的時候,很多老人都不能接受,但現在基本都能接受了。畢竟,死後的喪事,是老人最後的體面。


菲昊媽媽


關於火葬這民生的問題我實話說兩句,火葬有多地方已經搞了三,四十年,實際情況並沒有造福於人民,反而嚴重問題一大堆,嚴重損害人民利益。一:人先火葬後又再埋,不沒節約所謂的土地資源。二.:先從火葬到後來買骨灰盒等一系列收費非常昂貴。現在生不起,養不起,死不起這是人民的痛。三:火葬場汙染環境非常嚴重,嚴重破壞了生態和百姓的生活環境。四:火葬場的建設經營管理和金錢收入,都是有當地地方官員共同入股謀利的,實際火葬場就是腐敗的溫床,必須要剷除。五:火葬方式不是人類唯一回歸自然的最好方法,應該借鑑更環保,更人性,更綠色,更順民意的安葬方式才是正道,絕不能打著為民造福的晃子謀私利,傷害百姓的利益!


王冠209665485


在我看來,葬禮是對活著人的一種心理安慰,無論怎麼辦死去的人也是無法得知。我雖然還很年輕,但是早就想好了,等我死了以後不要任何形式的葬禮,燒完就撒了,只要撒在一個清淨的地方就可以了。這輩子遠嫁是我最大的心病,如果可以的話把我撒在離我父母近一點就可以了。下輩子絕不遠嫁,太想父母了……


芯芯向倫


有關部門不要官尞主義,要下鄉認真調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學的制度法律法規,首先要了解火葬的有什麼優越性?,按照現實中的民間火葬,最少比土葬還要浪費1/3的費用。當前不論城市裡還是農村裡都是先火化後再土葬,不但沒減少費用,反而多增加了一道工序,多花費了一倍的人力物力,用了洋鼓洋哨同樣還一要使用土喇叭做法事,棺材裡放骨灰盒,其實變成了雙重葬埋,墓地也同樣是按照土葬佔地挖坑,沒點優越性反而花費雙倍的費用。如此多此一舉的火葬,個人意見並不贊同火葬有什麼好處,給死者生者帶來什麼實惠和國際意義?。


曹智深


中國的五千年華夏文明是什麼?五千年沒死人嗎?死了的人都燒了嗎?埋進土裡的把水資源汙染了嗎?

凡此種種情況表明,土葬不是壞事兒。俗話說的好,塵歸塵,土歸土,針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他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死後他要回到土壤中去,歸於大地,那麼就要尊重他們的選擇迴歸大地。但是針對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情況來說只是各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夠,要讓活人明白人死後未必非要佔用多大的耕地或建墳墓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只要將其安葬於地下便可。至於棺木來說那隻能說是國家還沒有過多的去要求,所以多數人還會買很厚很大的棺木,如果國家明文歸定棺木板只能用三公分厚的木板做,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畢竟用棺木比建水泥的對土地有好處。


7754213254365


火葬和土葬各地的形式不同,比如北方像河南淮北更本看不到墳墓,人死了後就在自家的麥田裡挖個土坑蓋上土,上面種一棵小樹也沒碑,就這麼簡單。初次去車子一路看不到墳墓,只看到麥田裡有一棵小樹或幾棵小樹,後來才知道是墳墓,那這種葬法到若干年後下面葬的什麼人也不知道,而且仍然可以種麥子。也沒汙染迴歸自然,也節約成本,死了後燒幾張紙解決問題了。像這種模式還是土葬合理!

那南方就不一樣,南方人2000年左右,有錢人好的墳幾佰萬。像一個小陵園,全套花崗石包刮地面,排埸很大。老百姓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但是現在大墳少了,百姓也做不起,都是骨灰墳很小的一排排。南方早就實行火葬了。像這種墳墓現在估計也要一萬到2萬。但現在公墓地都在山。


鎮浪1054355145656


關於人死後統一實行火葬的問題,網絡上議論紛紛,有贊成的,有反對的,莫衷一是。歷史以來,我們國家的喪葬形式多種多樣,有水葬,有樹葬,有土葬,有火葬,少數民族還有天葬。其實不論那種葬法,只要順民心即可。幾千年來,綠水青山並未因喪葬方式的不同而受到影響或改變。

現在有專家提出改土葬為火葬是為了治理環境的需要,說的冠冕堂皇。其實是犯了官僚主義一刀切的錯誤。對於喪葬形式應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地形地貌,靈活實施。如丘陵和山區農村,亡人一般都是葬在山上,並未減少耕地面積或影響耕種。老實說,現在農村人口多耕地少,你就是要他葬在耕地裡他們也不會幹,因為吃飽肚子才是他們的頭等大事。至於城市則可以倡導火葬先行。

移風易俗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慢慢演化,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用強制手段。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希望某些出謀劃策的專家細察之。


浮生若夢Suhouch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