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佤邦,或称缅甸第二特区或掸邦第二特区缅甸政府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北掸邦第二特区 ,位于阿佤山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金三角,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禁毒的成效,佤邦已然成为了缅甸的小香港,特区高度自治,经济增速高于缅甸内地,官方语言为汉语,教材为中国人民出版社教材,通用货币人民币。去旅游的驴友们需要去当地口岸出入境管理处办出镜证,特区不认可护照。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和汉语,官方行文为中文[3]。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和汉语,官方行文为中文[3]。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面与泰国接壤,首府为邦康市。佤邦下辖勐冒县、勐能县、勐波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佤邦南部地区。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人[4],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元代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

中国古代云南通道形势图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区脱离原傣族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这一名称。历史上的“佤邦”与现阶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区别。“佤邦”这一称呼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证,但有资料证明,自英国殖民时期开始就有人称茫弄以北、缅甸一侧靠近阿佤山区的地方为“佤邦”,其中 “邦”是指防御工事良好、以土司为单位管辖的山寨。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1941年,英国借中国抗战处境艰难,为急于修建滇缅铁路,以关闭公路为威胁施压手段,于1941年6月18日通过政府换文形式,迫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阿佤山地区划定对其有利的边界线, 将部分班老、班洪地区划给缅甸, 史称1941年线。1947年,缅甸宪法规定:今掸邦同盟和佤邦所在的区域,将形成为缅甸联邦的一部分,并从此以后命名为 “掸邦”1948年,中国国民党第8军 、第26军的残部败退缅北,佤邦被中国国民党残军控制。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1941年线”撤回,使包括昆马地区在内的佤山地区又变成了无人管理的区域。国民党残军多次联合当地的敌对武装乘机对昆马地区进行分割蚕食,当地部落武装组织(称自卫队)互相残杀械斗。[8]

1960年,根据中缅两国共同签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规定,中国政府确定将猛卯三角地归属缅甸。[9]

1966年,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6月,以鲍有祥、鲍三板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昆马游击队。[7]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龙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岩城游击队。

1968年,以鲁兴国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户双游击队。缅甸共产党由于作战需要在缅甸北部与东北部建立了根据地,创建了中部军区,即现今佤邦地区。

1969年2月,以赵尼来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绍帕游击队。3月,缅共代表来到绍帕、户双,7月到昆马、岩城。缅共代表与游击队领导经反复协商,对各游击队进行了整编。以户双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4048营,以绍帕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4049营,以昆马游击队的基础,成立了502营,以岩诚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501营[14]。[7]

1971年4月30日,在缅甸共产党江东指挥部的领导下解放了勐冒(傣语“新地方” )。随后又解放了营盘、邦尧、金厂等地区。[15]

1972年3月,缅甸共产党东北军区总部迁到勐冒。8月1日, 缅甸共产党在勐冒地区成立了北佤县政府。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1973年4月和1978年7月,缅甸共产党人民军东北军区司令部与缅甸共产党中央总部相继迁到佤邦首府邦康。组建了北佤县、南佤县、景北县、邦康特区。

1985年9月9日,缅甸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赵明被选为中央委员。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1989年4月17日(一说22日[17]),佤邦宣布脱离缅共,组建了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和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被缅甸政府命名为掸邦东部第二特区,鲍有祥成为第二特区主席兼佤邦联合军总司令,脱离缅共后的赵尼来、鲍有祥等人立即与缅甸军政府谈判。5月18日,佤邦按照果敢模式和军人政府达成口头协定,停止战争,接受军人政府的领导,并将其治理辖区称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合军一般自称为“缅甸第二特区(佤邦),自认为佤邦与掸邦是同级政府)。10月,鲍有祥以起义部队和自愿留下来的缅共人民军为基础,收编了布盟、岩小石、扎跌、麻哈三、鲍来吴、昆俄等十几家“自卫队”,将“民族民主联合军”改为佤邦联合军,由鲍有祥担任总司令。[19]

1996年,佤邦联合军战胜坤沙集团以后,控制了原属于坤沙的位于泰缅边境的一片区域。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1999年9月19日,缅甸政府将靠近泰国边境的部分区域划给佤邦。[21]10月,佤邦大规模向南佤移民,称为南迁计划,计划移民10万人(一说40万人),将北佤山区种植罂粟的农民逐批迁移到南方适合种植水稻、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地区,不再种植罂粟。[2]

2005年,佤邦政府开始禁止毒品的种植和销售。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行政区划

根据2010年信息显示,佤邦政府将控制的北部划分为3县、2特区,勐冒县、勐能县、勐波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23]。南部统称为南部军区管委会( 即171军区),总部设在万宏行政管理区。共计31个行政区,12个区级行政乡。

2008年1月1日,龙潭特区改为龙潭区,属勐冒县管理。

行政区划

地区区划备注

北面地区邦康特区广洪乡、那洛乡、南帕乡、等俄乡、永定乡、芒冒乡

南邓特区南邓乡、拥莫乡、邦空乡、大岩乡、炉房乡、南温坝乡、南邓街

勐冒县营盘区、岩城区、王冷区、昆马区、绍帕区、联合区、纳威区、曼东区、龙潭区、格龙坝区、公明山区、新地方街

展开全部

佤邦辖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北佤与南佤地区之间隔着掸邦第四特区和政府军控制区[27]。北部地区位于东经98°~100°、北纬22°~23°之间,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控制国境线502公里, 即中缅边境145~210号界桩之间。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接壤;北面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与掸邦的曼甘孟、勐杰、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西南面和掸邦的勐洋、勐卡、万塔凯接壤。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南部地区位于东经98°~100°、北纬19°~21°之间,东西距离215公里,南北距离91公里,总部万宏[4],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东临老挝会晒, 南面与泰国清莱府米赛、美斯乐、大其力等地接壤, 国境线约600公里, 北面与西面分别与掸邦的孟东、勐撒、贺勐等地相邻。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相隔约400公里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和缅甸中央政府控制区域。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2019年佤邦为了庆祝成立三十周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参加阅兵的武器甚至有作战无人机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缅北小中国之金三角佤邦

保守估计佤邦正规编制的部队就有八九万,后面还有强大的民兵组织,得意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春风,佤邦正在走上发展的快车到,也祝福佤邦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