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法院“案多人少”怎麼解?

7月23日,記者從自治區高院獲悉,司法體制改革後,寧夏法院共有1080名法官納入員額制管理。與此同時,全區法院受理各類案件數達到歷史新高,法官人均結案數位居全國法院前列,“案多人少”矛盾異常突出。儘管如此,今年上半年,全區法院仍創新舉措迎難而上。

現狀:“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辦案能手一年結案503件

去年收案620件,審結503件,是寧夏法院一線法官人均結案數的兩倍多——今年33歲的銀川市金鳳區法院民一庭法官馮芳成為該院名副其實的“辦案狀元”。為此,自治區高院為她記個人二等功一次。

然而,她領獎時的風光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辛酸。“案子實在太多了,每天一到單位就跟打仗一樣。有時候一天排3個庭審,如果是系列案件,一天要排4個庭審。中間還要接待有些案件的當事人,做調解工作。上班期間,全年沒有一個上午、下午是有空閒時間的。”面對記者,馮芳如是說。

馮芳的同事劉蕾表示,確如馮芳所說,她每天上班幾乎一直在開庭、接待當事人,只能加班擬發法律文書。2016年5月,因工作勞累頸椎病加重,馮芳的左邊胳膊無法抬起,醫院先後兩次要求她立即入院治療,然而她依然堅守崗位,上午在單位處理工作,下午才抽空趕去醫院接受治療。在此期間,她的法律文書都是用右手單手打字成文。

4歲的孩子正是黏媽媽的時候,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儘管家就在單位對面,馮芳還是不得不把兒子送到婆婆家,只有週末母子才能團聚。有次週末加完班回家後,兒子黏上來讓她講繪本故事。可是講著講著,她竟然一頭靠在沙發上打起盹來,嘴裡含含糊糊講著:“被告,你把你提交的票據算清楚了吧?”惹得孩子一個勁地笑話她。

從2014年9月至2017年年底,馮芳共承辦婚姻家庭案件、相鄰關係糾紛案件、債權債務糾紛案件、勞動爭議案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案件等各類案件1314件,結案1197件。僅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收案266件,結案148件。

而她所在的金鳳區法院,共有35名法官納入員額制管理,上半年法官人均結案數171.37件,是全區基層法院法官人均結案的1.65倍,位列全區法院首位。上半年,金鳳區法院全院收案11951件,審執結7026件。預計2018年全年收案將突破21000件,法官人均收案將達600餘件,辦案壓力前所未有。

事實上,在寧夏法院系統,像馮芳這樣的辦案能手有不少,而“案多人少”的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金鳳區法院。

措施:多項舉措解難題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寧夏法院總體呈現出“四升”態勢,即受理數、結案數、未結數、結案率均上升。儘管如此,全區法院仍然迎難而上,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創新服務舉措,提升司法公信。

●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部署運行寧夏法院訴訟服務網,形成與訴訟服務大廳、12368訴訟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同步運行的一體化訴訟服務格局,努力為群眾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的訴訟服務。

●為當事人和律師提供一站式服務,推行網上立案、電話預約立案,為群眾訴訟提供更便捷的訴訟服務。鞏固提升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切實保障群眾訴訟權。

●鹽池縣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夕陽紅”調解室;銀川市中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引進郵政快遞、公告發布、商務打印等便民服務單位;隆德縣法院等山區多地法院均創新舉措,大力推進電子送達,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在深入推進司法公開方面,實現公開案件審理流程信息全面化、便捷化、適時化,其中銀川市興慶區法院2018年第一季度裁判文書上網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在深化司法改革方面,堅持不懈推進司法責任制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團隊建設,強化院庭長辦案和審判管理職責;繼續推進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組織開展聘用制書記員統一錄用工作;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量刑規範化試點,進一步強化矛盾糾紛訴前化解工作。

●在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方面,堅持全區法院信息化一體建設,加快推進全區減刑假釋信息化協同辦案平臺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獄內遠程視頻法庭建設工作;加大“桌面平臺”開發和建設力度;全面推行開庭案件同步錄音錄像,積極探索庭審網上直播錄播,實現了符合條件的生效裁判文書全部在互聯網上發佈、可以公開的流程信息全部能夠在互聯網上查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