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从殷殷嘱托看总书记勤政为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作报告时强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习近平2016年2月1日至3日在江西井冈山调研时强调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习近平2017年1月24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调研时强调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随意挤压。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

—习近平2016年5月23日至25日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习近平2013年2月2日至5日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从殷殷嘱托看总书记勤政为民

通水通路快致富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视察,贫困户马麦志如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的话语。

马麦志家当年的旧房子,如今成了村里的村史馆,几间翻修过的农家土坯房里,分别挂着村里以前的旧貌图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照片。马麦志回忆说:“总书记当时就坐在我家的炕头上,嘘寒问暖,还亲自去我家的水窖前看了看。没想到问得那么详细,总书记的心里真正装着每一个老百姓啊!”

为改变布楞沟村的旧面貌,2013年以来,甘肃各级党委、政府把硬化路修到了布楞沟村,把改善生态环境和促农增收结合起来,栽植以皇冠梨、花椒、包核杏为主的经济林1050亩。

条件好了,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布楞沟人回到了家乡。17岁出门谋生的马大五德,如今在村里建起了现代化的养殖场,还配套建了氨化池、消毒室等设施,不到一年,养殖场陆续出栏2500只羊,15户投资入股的村民获得分红8万元。

2012年底,布楞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元,贫困面高达96%。为增加群众收入,在布楞沟村,家家搞起了规模养殖,户户实施了光伏发电并全部并网投入使用,还试种了黑枸杞、甜高粱等经济作物。2016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5262元。

如今,村里建了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村里的小学也由以前的三年制教学点变成了新建的六年制小学,娃娃们上学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高山乡党委书记马英海感慨地说:“大家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前景,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苦干不要苦熬’的想法取代了‘贫困没治’的情绪,村民们增强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沂蒙精神代代传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迎朝阳……”在山东沂蒙老区的龙顶山上,九间棚村播放着深情的《沂蒙颂》歌曲。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村党委书记、山东九间棚集团董事长刘嘉坤给记者讲述了山村的变化。

4年前的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指导工作。他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刘嘉坤当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几年,刘嘉坤带领九间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佳绩。九间棚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九间棚村4年多来的变化是沂蒙老区发展的一个缩影。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对记者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临沂革命老区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随后,记者来到济南,来到阳光大姐服务有限公司,见到了来自沂蒙山区的秦翠慧。这几年,她在山东省技能大赛中夺冠,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正月初十,她带着老母亲来公司给大家拜年,老人对着总书记视察阳光大姐公司时的照片,连说:“共产党好,习总书记好!”

林区焕发新活力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伊春市、抚远市、佳木斯市、哈尔滨市考察。

时至今日,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所112林班的甄长龙回忆起见到总书记的情形仍激动不已。甄长龙说,最打动他的是总书记的一句话:“全面停伐后,广大林业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我很惦记!”

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的杨剑忠回想起总书记视察时的讲话:“党中央始终关心大家,党和政府的政策会一以贯之,大家还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门路,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总书记亲切的话语言犹在耳。

两年来,林区退休职工刘志敏通过开办食杂店和饭店一年收入近3万元,林区森林防火员贾存革带领当地17名林业职工从事黑木耳种植,林区职工秦瑞亮通过蓝莓、蓝靛果种植、采摘年收入30万元……伊春市遵照总书记视察时的嘱托,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66亿元,同比增长6.2%,彻底走出了全面停伐以来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低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31元,增长6.5%。

抚远市东安村村民刘延辉记得总书记视察时的细节,“总书记很关心咱农民收入,说不能让农民吃亏,还鼓励我们让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提高效益,把国家的粮食安全攥在自己手里”。刘延辉说,如今合作社统一购种、育秧和销售,自家10垧(约150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收入6万元,去年年终分红2万元,加上夫妇俩在社里打工收入的4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革命老区展新颜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这五年来的脱贫成就,话语铿锵。对于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的脱贫攻坚战,革命老区人民感受最深。电视机前,红军烈士后代、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左秀发感慨万千:“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没有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给井冈山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两年过去,小小的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甩掉贫困帽,致富奔小康。

回忆起总书记来到家里的情景,左秀发依然十分激动。“看到我爷爷、红军小号手左桂林的烈士证书,总书记说,你们的前辈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要让你们过上幸福日子。”

左秀发说:“两年时间里村里变化太大了。37栋土坯房全都换上了新装,修起了环村路、停车场。村里成立了黄桃和茶叶合作社,还给村民分了红。”

“我们搞产业、抓设施、兴旅游,2017年接待游客近22万人次,村民收入翻了番,神山村还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神山村党支部书记黄承忠向记者介绍。

两年来,井冈山人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2016年贫困发生率降至1.6%,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2017年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至0.42%。

牢记嘱托忙脱贫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走进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给困难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村民徐学海告诉记者:“当时总书记来到我家,听说我心脏做了手术,就问我手术花了多少钱,报销了多少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学海的眼眶湿润了。

进门问温饱,开口询冷暖。每到一家,习近平总书记都要看看家里吃喝够不够,火炕烧得暖不暖。知道家里有人生病,他就嘱咐当地干部要深入研究因病致贫问题;看到家里有孩子,他就强调一定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德胜村村支书叶润兵告诉记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德胜村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一是马铃薯喜获丰收。在省市扶贫工作队帮扶下,德胜村一年间建设了280个微型薯原种大棚,2017年,每个大棚实现净收入1.5万元。为村民增加收益420万元。

二是光伏扶贫已见收益。当地建设的两座共500千瓦光伏电站,在2017年落成并成功并网,2017年为村里实现收入60余万元。

三是美丽新村建设全面起步。经过反复研讨,德胜村制定了占地440亩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计划建设二层小楼189套、平房31套,并新建村委会、幼儿园、幸福院、展览室等公共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