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研發的麒麟OS操作系統為什麼不發佈?

剪過短髮風格


華為研發麒麟OS是為了做戰略儲備,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發布的。


聽聽任正非2012年9月在專家座談會上曾經說過的話:


“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並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我認為你們要儘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是要拿下上甘嶺。拿不下上甘嶺,拿下華爾街也行。”


“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操作系統,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很明顯,任正非一直以來就有戰略上的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當年中興事件還沒有發生任正非就講了這樣的話,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的確有先見之明。


從商業的角度上來看,華為使用安卓系統是最佳的選擇,不僅兼容性好,而且在生態、性能甚至是成本方面都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是隨著我們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別人通過卡脖子的方式阻礙我們的發展的事件會越來越多,所以擁有自己的戰略儲備資源顯得格外重要。無論是芯片、操作系統還是其它具有戰略意義的技術資源,必須要有自己的備份,哪怕做的沒有別人的好。


所以現在麒麟OS還不是拿出來用的時候,可能一直不會用,也可能有一天開始和安卓同時使用,甚至有一天超過安卓系統。但是無論如何,自己必須要有!



高挺觀點


華為的麒麟操作系統不發佈,是因為華為認識到了操作系統並不是華為追求的,也不是華為擅長的,所以華為選擇了繼續使用安卓的操作系統,這仍然會滿足大部分用戶需求。


1、華為更擅長的是研發

對於華為來說,華為注重的是研發和產品創新,可以是說非常直男的產品策略,因為重視技術,華為產品以及麒麟芯片,以及攝像等都不錯。

但是在軟件上。華為就弱了很多,可以說華為是沒有軟件基礎的,所以華為也做不好更復雜的操作系統,

2、保守的業務範圍不容易產生競爭對手

任正非曾經說過,「我們做自己的操作系統和芯片是戰略考慮。一我們不是要靠這個掙錢,我們只是為了萬一哪天人家斷了我們的糧,不給我們用了,我們得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和高端芯片頂上去,不至於掛掉。」

所以,任正非的目標是要有補充,而不是什麼都不做,也不是什麼都做。每進入一個新行業。就會樹立不同的競爭對手,樹敵太多不是任正非想看的。

3操作系統行業格局初定

現在操作系統只有蘋果的 iOS 和谷歌的 Android。二者佔據95%的市場份額,攪局者很難發展起來核心競爭力。市場上不需要一個新操作系統。

你認為華為未來會受5g被限制影響嗎?


毛琳Michael


我不是華為的戰略家,很難從他的角度,他的戰略高度思考,他為什麼這樣?因此我只能從自己的幾點想法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安卓現在免費。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app都是適配安卓,並且安卓的功能也不斷的更新換代,在華為手機上使用安卓系統所付出的成本,從現在的時間角度來看,是遠遠低於使用自己的系統,如果更換到自己的系統,其市場份額是值得擔憂的一件事,會不會被其他手機廠商群起而攻之!

2.安卓已在歐盟市場有收費行為

國有重器,而不輕易示人。對於現狀,華為我想應該是安於現狀,但是肯定又不會滿足於現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每一個企業家應具備的憂患意識。現在安卓已因為和歐盟的這種對立關係,對於在歐盟激活的手機,未滿足其條件,已經開始進行收費。

如果哪天安卓對於中國區域的手機進行收費話,那對於所有的手機廠商來說,可能是一種噩夢。所以必須要防患於未然,有了這個系統,則對方不敢輕易的使用這種殺手鐧!我們也要有應對反制的措施。

3.系統可能還不成熟。

東西是有了,但是這個東西到底怎麼樣現在還不得而知。因為操作系統它也屬於一個系統工程,在不同手機上運行的是否流暢,是否有足夠的APP支持等等?

華為的EMUI通過不斷的優化升級,對比我之前使用的MIUI,感覺差不多。前兩天剛剛升級到九,運行的還是非常流暢。不過他畢竟還是在安卓的系統上進行的修改和優化。

4.今後的技術發展是否還需要在手機裡面安裝操作系統?

可能他們已經研究出更牛掰的東西出來,未來的手機可能就是一塊屏幕,只需要接收和發送信息,所有的運算或者存儲都是在華為的主服務器完成,我們的手機並不是一個終端,只是一箇中介,傳播和發送信息而已。那麼既然作為一種中介的話,其形式可能就會各種各樣。

所以隨著技術的發展,會不會存在著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因為智能手機的發展,現在也不過十年的時間,而之後肯定會有某種東西來替代它。


一撲通數學老西的日常


華為研發的麒麟OS,為什麼不發佈?首先華為的麒麟OS是哪裡得到的消息?華為官網說了?有體驗版?有原型機?如果沒有,那麼華為的系統怎麼就認定研發完事了,擱那裡不發佈呢?所以,題主你首先得有事實說有這個系統,其次才是發佈運用等討論。這個問題相當於說“玉皇大帝為啥不拯救汶川地震的苦難民眾呢?”今年七月和十月兩次去華為(因為業務需要,和華為研發深度接觸,同時實際操作和感受了華為為警務工作推的“警務與個人雙工作模式”的幾款手機),至少在研發那裡沒有任何相關說法。也不知道題主從哪裡來的這個“華為系統”的根據。總之一句話,你要問什麼,前提必須是基於事實。你總不能問孫悟空的定海神針鐵從一個大柱子變成一顆繡花針,分子結構會產生什麼變化對吧!


山野樵夫32


不是不發佈,只是時機未到!

隨著華為的不斷髮展,華為手機逐漸成為了國產手機的代名詞。尤其是自麒麟980問世以來,一下把華為手機帶入了世界手機的前列。

我們知道,手機中有兩部分最重要——芯片和系統,它們就相當於一個人的心臟和大腦,缺一不可。可恰恰是這兩個最重要的東西,核心技術一直被美國掌握。可以這麼說,國產手機的命脈被美國掌握,想漲價就漲價,想怎麼收專利費就怎麼收專利費,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華為作為國產手機的老大,自然要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現在芯片已經有了,但為何系統還遲遲不發佈呢?其實早在2012年,就有多家媒體報道稱華為正在著手研發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麒麟OS。雖然當時只是為了配合自家的麒麟芯片進行測試,但這麼多年來,華為一直在對這款系統進行不斷的優化。據華為內部員工透露,麒麟OS是基於Linux研發的,目前完成度已經非常高,整體體驗並不會比安卓差!但目前華為並沒有任何要發佈系統的意向,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系統生態建設難度較大

如果說研發系統很難,那麼完善系統生態就是難上加難。我們知道,一個好的系統必定需要有好的應用做支持。從軟件廠商的角度來看,顯然是越少的系統越好,華為一發布系統,能不能讓這些軟件廠商心甘情願地再單獨為麒麟OS開發一套應用呢?我想以目前華為的影響力還做不到,尤其是一些國外的軟件。


二.用戶使用習慣已定,安卓和IOS用戶粘性度極高

縱觀目前的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安卓和IOS各佔據了半壁江山,多年的使用習慣導致用戶已經離不開安卓和IOS了,貿然殺入市場肯定是血本無歸的。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微軟系統呢?當年微軟為了從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中分一杯羹,推出手機版Windows。要是論微軟在PC端的生態鏈和用戶粘度,那真算得上是無可匹敵的,可結果呢?還不是被安卓和IOS打得頭破血流,最後銷聲匿跡了嗎?

再看看阿里信心滿滿地推出YUNOS操作系統,最後只用在個別魅族低端機上,只能默默地轉向智能家居系統。由此可見,現在想要推出一款得到大眾認可的系統到底有多難。這事關自身手機銷量的影響,華為必須更加謹慎。

話雖如此,麒麟OS已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無時不刻地再警告美國:我們已經有自主研發的系統了,不怕你的技術壟斷!正因如此,美國才不敢對中國手機行業有非分之想!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麒麟OS系統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在理,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哦!


科飛貓科技公社


不是說不發佈,而是沒有必要。


系統容易做,難得是生態

想研發一個操作系統非常容易,可是系統研發出來了,沒有手機廠商來給你適配軟件,那麼用戶玩什麼呢? 無論是IOS 還是 安卓,都是抓住了非智能機向智能機變革的機遇,當時塞班一統天下,可是系統太過老舊,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尤其是4G 時代的到來,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不斷深入發展,手機的功能性向娛樂性轉變。這個時候,iOS 和安卓橫空出世,一大批廠商也看見了商機,紛紛開始做適配軟件。當年,多少廠商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這是時勢造英雄。諾基亞和微軟其實也握到了這扇門,諾基亞 N9 的米狗系統智能化以及操作上都比IOS 和安卓要成熟先進,憑藉英特爾和諾基亞的行業地位,用戶基數,推廣起來完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可是被諾基亞的CEO給坑了,剛剛發佈就夭折。而微軟則完全是因為由PC 到手機,思路沒有轉變過來,不然憑藉當年的Lumia系列,也可以打開一番局面,把生態做好。所以,系統是很容易弄的,難得是生態,可以預見,在物聯網時代真正大變革之前,手機操作系統應該都是 IOS 和安卓為龍頭。而谷歌也已經意識到5G時代已來,物聯網成為未來趨勢,正在開發新系統。


麒麟系統應該是為了有備無患,同時也為未來做準備

任正非任總也說過,做麒麟系統是為了有備無患,而且現在安卓系統還在不斷進步,發展之中。有如此優秀的系統可以使用,華為沒有必要拿出麒麟系統。如今華為手機薄弱項還有很多,這些研發資金都要不斷去彌補不足,除非真的安卓被禁,那個時候政府一定會去扶持,畢竟華為還有十幾萬員工呢,而廠商為了避免失去中國市場,也一定會主動適配麒麟OS ,到時候麒麟OS不僅可以大膽試錯,還可以得到非常成熟的發展,到時候收到損失的也只會是谷歌而已。

除此之外,如今華為手機銷量在全球已經穩坐前三,等到真正在全球用戶基礎非常紮實的時候,在5G時代的風口,另外一場手機變革即將到來之時,華為一定會配合成熟的芯片、良好的通信能力,拿出麒麟系統來搏一把的。


愛回收網


因為安卓是開源的軟件,就是一個框架,實際上很多品牌廠商都在做自己的東西,並不影響使用,而且安卓系統成本很低……短期近期內推自己的系統並不能有什麼變革的使用狀態!而且作為一個生態來說,重新開放的系統要全面完善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也不是說我們做的東西就不好就不用,而是需要一個契機,其實現在的安卓系統已經遇到了瓶頸,各大廠商都在拼硬件!

如果或者比如,AI技術更成熟,應用更完善更廣闊,有可能會打破現在對硬件的需求,那就需要一個更有效率的系統來支持,這個時候我們有能拿得出手的系統,無疑是最好的時機,全面更新換代!

畢竟這幾年硬件發展很快,但也會有瓶頸的一天,這個時候才會有需求對系統進行變革…

就像XP和win10,內核構架完全不同一樣…


關阝X青見


操作系統作為當今科技發現的基礎產業,是未來企業乃至國家發展的戰略依靠,作為華為自己研發操作系統個人認為是華為未來發展的新平臺,之所以沒有發佈,從目前華為在硬件和軟件以及市場需求來看可以緩行。



第一在硬件方面華為手機已經進入行業前三,這不是它的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是與蘋果平起平坐,互為手機細分市場的老大,同時,加快硬件的研發與上下游產業佈局,做到硬件核心為我獨有,附屬器件有可靠且能互換的加工產業。

第二也就是操作系統,我相信華為的操作系統絕不僅僅是個平臺,而已平臺加智能物聯網大平臺,這些功能的實現必須藉助國家網絡水平的提高,比如5G的普及。再有目前的安卓系統既是免費使用的同時藉助安卓可以很好的收集用戶使用大數據(其實谷歌公司也看到這一點,所以才有新系統的加緊入市,肯定是收費的,對企業而不是個人)。

綜合上述分析估計華為系統最早也要在2021年上市發佈。不排除提前發佈,若谷歌新系統發佈而且收費,也不為華為提前發佈的一個好理由!


好攝影


從2015年開始,就有消息爆料華為正在研發自主操作系統麒麟OS,此前甚至華為工程師微博爆料:華為已經在全球佈局下一代移動產品的能力,其中,包括自研GPU、自研SSD芯片都已在路上,而麒麟OS則早在2012年就已開始預研,只不過“現在不是拿出來的時機”。如果消息是真的,那麼未來華為SoC再集成自家GPU,在移動處理器這塊華為將實現完全自主,無需受制於第三方廠商,對於利潤和未來發展是一大利好。

那麼這麼久了,為何還不見華為麒麟OS面世?目前來說中國手機廠商尚沒有研發出真正的自主操作系統,我們也看到很多廠商雖然的系統雖然名為“OS”,但實際上都基於安卓操作系統基礎上的開發,所以國產廠商也不敢把自己的手機系統鼓吹成“自主研發”。比如阿里YunOS,它非基於安卓系統的二次開發,而是在安卓開放標準下的深度定製。

另外華為自研系統,目的只是以減少對安卓的依賴或作為備胎,當有一天谷歌收回對安卓系統開放的權利的是以後,華為傳聞中的麒麟OS也已作為備用的系統。同時,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麒麟OS預計還會基於Android系統架構研發,但會加入更多華為的特色服務和功能。不過,最新的消息顯示,目前該系統的研發還在起步階段,因此想要正真看到這套系統的成型,還需等待。

另外華為餘承東說過:只要安卓保持開放,華為手機就會永遠使用。谷歌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和生態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並讓消費者受益,只要安卓系統保持其開放性,華為智能手機就會永遠使用該操作系統和生態,並基於安卓系統在性能、體驗做些改進,以更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求。”以上表態可以看做是華為對於自主操作系統傳言的一種官方回應,打消了部分用戶的疑慮。不過,餘承東也沒有否定華為自主操作系統存在的可能性,後續進展仍然值得關注。


科技之窗


我想問下題主:如果這個系統的手機發布出來,沒有危險,沒有頭條,沒有遊戲,只有華為自己的軟件,其他公司的App都安裝不了,你會買嗎?買了之後還會用嗎?使用時你會因為各種bug破口大罵華為嗎?

這些問題就是涉及一個系統的生存發展問題。一個好的需要能夠生存需要兩個條件:

一、大規模的測試。沒有長期和大規模的使用測試,是不能讓一個系統完善的。在沒有達到出錯bug很少的情況下,華為推出新系統,難道是想找罵嗎?比如,你正在打電話時,手機突然重啟,你是什麼感覺?或者電池一天三衝,也能讓你心懷喜悅?

編寫一個系統不算很難,難就難在系統的測試。沒有人願意用一個滿是bug的系統,哪怕你有再多的愛國感情。

二,系統生態。你華為的系統,我微信為什麼要開發和你華為系統匹配的軟件?我有什麼好處?你的系統如果成果了,有我的利益嗎?失敗了,我為此花費的費用,你華為承擔嗎?

在蘋果和安卓這麼好的系統情況下,是否支持你華為系統,對於我騰訊公司毫無利益,對你一個系統不多,少你一個系統不少。

沒有開發者開發的app,華為推出新系統,不過是回到只能發短信,打電話的功能機時代。請問,你會花幾千塊錢買一臺功能機嗎?

系統測試和生態,是一個系統能否存在的條件。而這些可不是華為自己能夠做到的。有錢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