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通公路,為什麼有的村會修,而有的村卻沒指標呢?

溫馨一輩子87703221


現在的農村基本上都是村村通公路了,正是路好了如今跑的小汽車也是多了,帶動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過也有不少的農村還是沒有修好進村的道路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戶戶通公路,為什麼有的村會修,而有的村卻沒指標呢?

村村通工程已經進入了幾十年了,而通公路就是其中一個項目。至於說為何有的村會先修公路,而有的村還沒有指標,其實這種情況都是正常的,因為修路都是要從近到遠,從易到難,從經濟發達到落後的地區。

老農所在的村就是修路比較早的,可以說十年前就是修好水泥路了,那個時候就我們村通了公路,別的地方都沒有。至於原因還是由於我們村的條件比較好一些。

首先就是我們村距離鎮上比較近,也就是不到2公里的村道,平時走路到鄉鎮的話就是半個小時,所以在鄉鎮上都鋪好了水泥路之後,就是優先修通到我們村的公路了。

除了我們村比較近,只是兩公里的路不需要花什麼錢之外,主要還是我們村屬於經濟比較好的,以前就是因為種植葡萄出名,農民都算是脫貧了。後面不種葡萄了就是轉種菜了,每天晚上農民都會拉著板車到鎮上銷售,而公路沒有修好是很耽誤事情的,所以鎮上就看到這個問題,才是拔款將進村的路都修好了,後面賣菜都方便多了。

可以說我們村就是由於距離鎮上比較近,而且還是蔬菜的產地,幫村裡修公路能夠解決大問題,自然修路的優先級別就是高了。而且十年以前鎮上也沒什麼錢的,也只能夠小範圍先修,其它遠一些的農村沒錢去修,而且修了也沒什麼用,想讓這些村的公路通到鎮上,這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錢的。

所以在修了我們路的公路之後,其它村也開始修路了,都是從近到遠,將距離鎮裡近的村莊修好了,再慢慢向遠的村修過去,這樣都可以將一個個村莊的路都能夠通到鎮上了。

如今還有一些大山裡的農村還沒有通上公路,說實話還是成本太高了。有一些山村只有幾戶人家,而進山的路就有10公路,還需要挖山採石才能夠修,鎮上資金不足的話,只能夠最後才修了,這些山村自然就沒有修路的指標了。

總之,未來每一個農村都會通公路的,不過修路資金需要太多,基本上每年只能夠滿足一些村莊,其實的村莊還沒有分配到指標只能夠等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的。


老王談養牛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每個村通公路,叫村村通公路。戶戶通的不叫公路,叫入戶道路。

阿麗在基層工作,對於村村通公路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那麼,為什麼有的村會修,而有的村沒有指標呢?原因有以下3方面:

一、優先修村村通公路的村,一般村情較好。



如今的農村,對於交通、人居環境改善的投入力度非常大。每年當地政府會規劃一批項目,如修村村通公路,對於村裡矛盾糾紛較少、村幹部辦事能力強的村莊來說,政府會優先上報修路規劃。

因為村情好的村,修村村通公路的時候,基本沒有村民出來阻攔,即使有,經過村幹部的協調,也能得到解決。所以鄉鎮也願意優先讓這些村先修村村通公路。

二、每年修村村通公路的指標有限。



對於農村修村村通公路,每年上級部門給的指標有限,比如,今年修兩個村,明年再規劃3個村,後年再修4個村的村村通公路。這也是如題主所說,有的村已經修好了,而有的村還沒有指標。

三、沒有修村村通公路的村,最終也會有修路指標,只是晚幾年分配指標。



村村通公路,是國家的一個系統工程,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村的交通狀況。現在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如果沒有完成村村通公路,不管是貧困村,還是貧困戶都沒辦法退出的,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

所以如題主所說,沒有指標的村,只是晚幾年分配指標。最終肯定要保證每個村都通上村村通公路。

同樣,如果題主所說的戶戶通公路,指的是農戶的入戶道路都要通向公路,這個情況和村村通公路是一樣的。也是優先修一些村裡的入戶道路,以此類推,最後所有村的入戶道路都會硬化維修。

總結:對於村村通公路、或者村入戶道路的修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終,國家要讓每個村都通上村村通公路,當然入戶道路也是一樣的。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人員,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我爺爺以前在公路局工作的,耳濡目染下也聽過不少農村修路的事情,其中牽扯的利益很多,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的

以前是“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則是“想要更富,要修好路”,所以為了促進鄉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我國實施了村村通道路計劃。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村村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道路交通的村村通,二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村村通。

然而再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各村的條件差異,造成了很多村已經修建成功,而還有的沒有動工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 政策實行有時效性,不可能一刀切

村村通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有著一定的時效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先從易實施、能實施的地方開始,逐步深入、循序漸進,最終達到村村有公路的目的。此外,受到各地地形、地勢和人文方面的影響,道路修建也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不可能按照個人意識而實施。

道路村村通歸根到底屬於工程項目,包括啟動、實施和完成三個方面。啟動和實施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新農村建設速度等進行規劃。故就此來說從啟動到完成之間的時間差,也會讓人產生一種別的村還沒有修建的錯覺。

  • 相關工作不到位

道路修建與硬化擴建等,都會涉及到土地及賠償問題。有些地區並非沒有相關的村村通項目,只是因為賠償問題沒有解決,而遲遲無法動工。土地是農民生存之根基,因為修路而不得不徵用土地時,往往從內心捨不得,於是都希望能獲得一筆較大的賠償款。財政的項目資金又有限,故得進一步協商,由此延緩了建設時間。

我們這以前進行鄉村道路硬化加寬時,因為要佔據一名老人的土地,而老人不願意。即使給他再多的錢也不退讓自己的土地,導致項目施工遲遲無法進行,最後還是老人的子女從外面回家才勸導開。

  • 一些人的不良動機

村村通的最低標準是水泥路,或者重新開挖新修,或者將以前的泥巴路改成水泥路,而這樣則會觸碰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村級公路如果是泥巴路,因為道路坑坑窪窪,每年都需要進行養護,也就是會有一筆道路養護費。但如果修建成水泥路,道路養護則需要專人,此時養護費用直接打給養護人,不會經過一些人的手。

故有些人認為如果村村通項目實施,會使得自己的灰色收入減少,從不會向上申報,也就自然不會有項目的實施。

總的來說,我國村村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即使現在您村子裡面沒有實施,幾年之內也會實施的。而在如今這個社會,光有公路改變不了多少,更需要的是一條條便捷、迅速、安全的道路。只有有好路,才能發家致富。

我是愛茶者九號,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資訊,瞭解農民想法,請關注我,期待和你您的再次交流!

愛茶者九號


現在我們中國還沒有達到戶戶通公路,這樣一個理想目標,關於村村通公路是可行的,人口集中的地方通公路也是能做到到,可你說的有的村修路,有的村沒指標,這種說法不對,2020年全國要達到村村通公路,組與組通公路,並且水泥硬化路面,只是這個村早一點,你那個村遲一點罷了,但是村級公路硬化由國家出錢硬化,組級公路由國家項目出一公里約25萬左右,百姓集資一部分。具體村級組公硬化,應申報,詢問縣,鄉鎮項目部。



走過去坎坷


不請自來。

作為一名村委會幹部,應該說有資格討論這個話題的。

現階段還未實現戶戶通公路的地區,應該是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篇扶貧開發區。這些地區,因為這些地方的政府經濟有限,自然條件惡劣,修路成本較高,導致了戶戶通的發展滯後。

但在這些地區中,還是存在一些基礎建設搞得特別好的村居,無論是危舊房改造、風貌改造、水利塘庫的修繕、還是村委會陣地的建設,都明顯好於周圍村莊。這些村子,是當地的明星村,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強、戰鬥力過硬,能較好、較快的摸清上級組織的戰略意圖,深受上級領導的垂愛。同時,在自然條件的對比上,也相較於其他村莊有比較優勢。

戶戶通之前是村村通、社社通,只有將大網絡修好了,才可能實現全戶戶覆蓋。這需要國家的政策,尤其是資金的大力扶持,現在脫貧攻堅就是在做這件事。今後的鄉村振興,國家會更大力度的投入錢、財、物,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發展瓶頸。

對已經修繕完畢的公路,也會進行加寬、黑化等升級改造,以後的農村肯定會越來越好。

以上。 附幾張我們村的公路圖片……






名字待定QAQ


什麼戶戶交角公路,我村五百多人口連條硬底路都沒有,我希望大家關注關注下。


用戶6379854882437


戶戶通公路並沒有指標,既然沒有指標哪為什麼有的村修了?有的村沒有修呢?要回答這些問題還得從實際情況說起。

最初國家為了解決農村公路基礎設施薄弱,補齊短板,滿足群眾的正常出行需求,實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但是農村地域廣闊,要修公路的里程又長,如果全面開工實施,全面把農村公路一次性都修到位的話,難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要滿足群眾正常出行需求,一方面全面實施存在困難,所以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把公路修至村委會所在地就算完成了“村村通公路”任務。也就是說“村村通公路”指的是從進村到村委會所在地的這段主公路。

後來國家富強了,群眾出行需求也高了,然後又將“村村通公路”延伸至“組組通公路”,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村村通、組組通公路”,目前全國基本上也實現“村村通、組組通公路”的目標。

農村“村村通、組組通公路”屬於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是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出行需要。而我們所說的“戶戶通”是指村、組主公路至農戶家門口的這段路,嚴格意義上講這段路不屬於公共區域,它屬於農戶的私人區域,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嘛,所以政府在這塊是不考慮的,也不會將它納入修路的指標,這也就是村村組、組組通,而戶戶不通的原因。

那為什麼有的村戶戶通了呢?那是因為政府沒有將戶戶通納入投資修路的範圍,但村裡可以將它納入啊!如果村集體有錢的話,召開村民會議一商量,決定戶戶通,然後就修了。如果村集體沒有錢的話,在修村村通、組組通的時候,農戶為了方便自己出行,可以自己籌措資金自己修。

那為什麼有的村沒有戶戶通呢?政府沒有指標修、村集體也沒有錢修、農戶自己又不想出錢修,就戶戶通不了。

當然,影響戶戶通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有的群眾對修公路不支持,甚至阻撓施工,別說這種現象沒有。在現實村裡修公路的時候,我見多了農戶不讓從家門口、從地裡通過的現象,任憑你如何給他做工作,就是不行,所以如果村裡在修路的時候,還請大家給予理解支持,路修好了還是自己走,自己享受交通便利帶來的實惠。


農村一山貨


要想富,先修路,國家提出對農村農業優先發展,所以從2014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撥付數百億幫助地方修建農村公路,提出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但是,國家沒有提出戶戶通公路的說法,公路修到村,這是國家大政策,但村內街道硬化,這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工程,和村村通公路無關。村村通公路由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而農村街道硬化,由村鎮建設部門管理,這是兩碼事。

根據交通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農村公路建設應當逐步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採取農村公路資源開發、金融支持、捐助、捐款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但是,又規定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采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

對於農村修公路,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雖然國家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要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但是,各個地方政府的財力不同,不可能一次性投入資金,只能做出規劃,分期分批地修建農村公路,到最後達到村村通公路的要求。對於我們膠東地區來說,這個目標已經早已實現,但對於某些貧困地區來說,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修公路的時間不是整齊劃一的,有的村會修,有的村卻沒有指標,要等幾年,逐步解決。

而對於農村街道的硬化,這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惠民政策。但這不能叫通公路,因為農村街道和公路是有嚴格區分的,農村街道只限有於村之間生產和生活使用,不是公路管理範圍。這項資金各級地方政府雖有補助,但解決不了所有村莊硬化街道之需,還需要基層群眾自籌一部分。但現在只要牽扯到農村集資,農民往往很難通過。所以,農村經濟條件較好的,有村集體企業的,往往會提前爭取地方財政補助,村集體拿出一部分資金,較早的對街道進行硬化,達到戶戶門前都硬化的目標。而村裡沒有公共資金的,又無法向農民攤派和集資的,只能往後拖一拖,待地方政府財力達到,其他好村已經不需要這部分資金的情況下,才會向貧困村傾斜,解決所有村街道硬化問題。

總之,無論哪一項工作,都不能一刀齊,需要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當然,對於農民集資硬化街道,國家是大力提倡的,畢竟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建設最美鄉村,是國家的需要,也是農村的需要,大家說是不是呢?


齊東晏子


戶戶通公路實則叫村村通,這也是國家對農村的一項扶持,每年都有專項專款下撥到地方財政,不是有些村沒有,應該說村村都有,關健是地方分配問題,具休還得看村幹部的辦事能力,看你怎樣去爭取,經常諮|詢上一級信息,看有多少指標,相辦法爭取到多少,如果村內那一條路需要硬化,打好申請,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全部申請到全部的硬化指標,畢竟全縣或全鄉鎮指標有限,得多少就先做多少。我們這裡剛開始前幾年是採取由村民先集資小部分後再向政府申請,說明還差多少,然後政府直接派施工隊進料幫修後再驗收。這樣的工作要分兩三年來完成的,策略很關健的,你不知道怎樣操作別的村就搶走了,我們這裡已不是村村通而是戶戶通了,我們這裡甚至有些村已申請到文明生態之類的,應該說這就是辦事能力吧。


岑大394


與村民願不願意出錢、指標多少、村幹部能力等方面,都有關係。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在沒通公路的時候,大家盼著把路修通,哪怕是隻能過雞公車和三輪車的毛坯路,相對以前來說也已大有改善;而在經濟和物質條件更加改善的今天,農村居民的出行需求增多,大家又盼著把泥巴路硬化了。



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好些農村的道路早已實現村村通、戶戶通,下雨天出去轉一圈也沾不到多少泥巴;而在經濟相對差一些的地區,特別是山區農村,要實現戶戶通就還要等等。

就算是同一個地區,有些村子的公路修得好,而有些村子卻有很多泥巴路呢?真是指標的問題嗎?刺楸就以同縣域的農村作為基礎分析了一下,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村民怕出錢

同一個地區,有些鄉鎮地勢位置好,而有些鄉鎮的地勢則不算太好,地理地勢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的民風和經濟差異。農村修公路,有多種情況,有需要村民出錢的,也有不需要村民出錢的。

例如,有些村子裡的林業通道就不用村民出錢,還有些連村通道也可能不用村民出錢。

因此,某個村子的村民如果看到鄰村的村民沒出錢就享受到了公路硬化,就希望本村修路也不出錢,所以即便有指標也不願意修,就希望拖到以後可以不用出錢。



二、行政區劃調整

區劃調整很正常,比如有的縣為了符合撤縣改區的指標,就可能會通過與臨縣(區)調整部分鄉鎮的方式來達標。這種操作可能提前好幾年就傳來了,就拿某個鄉鎮來說吧,原來的縣想著過不了多久就劃出去了,所以給的指標少,或者雖然指標不減少但村民出資比例大。如此一來,有些硬化計劃就會擱淺。


相應地,在區劃調整後,為了平衡差距,新劃入的鄉鎮可能會受到格外的厚待,指標多些或者村民出資比例小。

三、村裡積極爭取

在農村,有些項目需要村裡積極去鄉鎮上去爭取,畢竟有時指標有限,而村子又多,不可能直接分配下來,這就需要村上積極到鄉鎮上爭取。

村裡管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脈關係也不同,所以臨近幾個村的公路硬化情況也不太一樣。

四、為平衡發展,會有先後順序

由於給的指標都不定,上面會收集各村的修路計劃,分析比較所報計劃的受益人數和其他方面的情況來綜合分析,從而撥給指標。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硬化道路的分析,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