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領改革風氣之先|開發商拖著不辦房產證,房管局管不著?誰來監管?

齊魯網7月29日訊 當前,山東正全力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在攻難點、治痛點、疏堵點上下功夫。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對放管服改革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群眾辦事還有哪些不順暢、不方便的地方?

變相壟斷,質次價高效率低

山東省建築設計院施工圖審查中心是省內具有超高超限審查資質的一類圖審機構,總工程師王總介紹,施工圖審查服務由政府購買,2016年底開始要招投標。可是全省17城市對招標書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規範。去年一整年,他們不得不頻繁修改標書。

山東省建築設計院施工圖審查中心總工程師王先生告訴記者,“全省各地的招投標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還弄了好幾輪,有些廢標,有些參加的人數不夠,單位不夠,我們在前一輪的標就作廢了,從新再做,從新再做就又不一樣了,我們又得改。”

該統一的沒有統一,很多城市特殊的規定,都是為特定中介機構專門設置,無疑變相地造成區域性市場壟斷,質次價高效率低在所難免;而該區別的又沒有區別,又大大增加了外來中介機構進入市場的難度。為了讓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加速,山東推行施工圖、消防、人防三審合一,都由圖審機構完成,同時明確規定審批時間必須控制在7天之內。然而,在他們看來,這個時限對超高超限建築是不合理的。

山東省建築設計院施工圖審查中心總工程師王先生表示:“超高超限的,特別是一些複雜的超限工程,有的可能僅有兩千平米,但是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和我們同時審二十萬平米的住宅小區可能相當。對這個超限工程、複雜工程應該適當的加長一些,不能和住宅、辦公樓一樣對待。”

買房多年, 證件齊全卻拿不到房產證

臨沂市青棠灣小區居民們,一直都有一個煩心事兒,房子買了很多年,但房產證始終辦不下來。

臨沂青棠灣小區業主耿先生談起自己的經歷,始終耿耿於懷,“2008年買的房到現在還沒法辦房產證,氣得(不行),天天給我說今天能行明天能行。”

臨沂市青棠灣小區開發商則表示:“(房子)為什麼能賣,我們是有預售手續的,在房產局有備案,合同哪裡出的,房產局出的!”

當記者問及不辦房產證房管局管不管的問題時,青棠灣小區開發商回答得很理直氣壯,“不管啊,這有什麼好管的”。

在業主們看來,房子的土地證、預售許可證等手續都齊全,開發商硬拖著不給辦證,誰能來監管呢?

臨沂市國土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我們這邊沒有監管權,只要(開發商)資料齊全,他們不來辦證的話,我們也不可能讓他們過來辦證。”

“一次辦好”落實不到位,群眾獲得感不明顯

眼下,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進“一次辦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但仍存在著上面雷聲大、下面雨點小,各部門各地落實不積極、不到位等問題,群眾的獲得感仍然不明顯。

有辦事群眾表示,早上來排隊,下午才能辦,窗口需要排隊很長時間的,能不能多設幾個窗口,改善一下。

還有的建議,如果能網上預約就更好了,就像醫院排號一樣,哪個時間段約多少個號,大約多長時間看完,這樣的話來了就不用排隊了。

“一次辦好”曝光臺:

1個月以來, 山東廣播電視臺“一次辦好”曝光平臺上,也收到了大量辦事企業和群眾反映來的訴求。

網友煙雨斜陽在山東臺微信上留言,滕州市領取退休人員獨生子女費一次性補償,設置了一道道門檻,一個個證明,許多信息計生委和社區都有卻還是讓群眾一趟趟地跑。

一位東營網友在齊魯網《陽光連線》上反映,今年4月他發現身份證名下有前科信息,經確認為8年前民警輸入錯誤導致,可多次聯繫東營警方、省公安廳均沒有結果,至今沒有刪除錯誤信息。希望有關部門關注群眾需求,及時回應。

閃電新聞記者 於凡 王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