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安家》這部劇,雖然改編自日本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但是我私以為導演六六的改編和本土化做得非常好。

諸多橋段,很接地氣,富有中國特有的生活氣息。

在最新的更新中,房似錦才來到靜宜門店賣出去的房子,在買到心儀的房子後,並不一定就可以很好的“安家”。有住處,不代表就有家的幸福感,歸屬感。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由海清飾演的高學歷的夫婦一家,這對夫婦在我們看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一定過得很幸福,但是二胎的出生,和父母同住的觀念矛盾,丈夫對自己和孩子的不管不問,無時無刻都是這個家庭存在的隱性定時炸彈。

何為喪偶式育兒?

即使一個家庭在撫養自己孩子的時候所有孩子的事務和家庭事務都有一方負責,另一方不管不問,猶如空氣般存在,根本不盡到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義務。

這種社會現象,在中國普及率出奇的高,許多家庭行為方式也是出奇的一致,在孩子出生後,丈夫依舊如初,工作上班掙錢,而妻子多數辭去工作,一心操持著家裡所有家務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偶爾會有公婆前來幫忙,但是兩方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的分歧,往往誰也看不慣誰的帶娃模式。

在劇中,飾演婦科大夫的海清,就把這個矛盾發揮到了極致,作為剛生下二胎的她,加上自己和丈夫工作的繁忙,就由公婆來帶自己家的大兒子,一場現實生活的浮世繪彷彿就在眼前發生,孩子吃飯非要看著動畫片目不轉睛的看動畫片由爺爺餵飯,母親就看不慣孩子這樣。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第一,害怕孩子近視。

第二,害怕孩子吃飯時候看視頻會噎到。

第三,不能從小培養孩子這種仗著溺愛不自己吃飯還一心二用的壞習慣。

就盡力阻止這一切,但是孩子很聰明啊,仗著爺爺奶奶就可以為所欲為,最後被媽媽嚴厲教育。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爺爺奶奶這邊覺得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不僅沒問題,還可以讓孩子可以多吃幾口,並且省略了哄孩子吃飯的口舌,這裡就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衝突,但是丈夫又沒有合理的從中調停,這隻會讓家庭關係更加惡化!

觀念不一的教育方式,是沒有辦法施加在同一個孩子身上的。

年輕人對孩子都是明理性教育,而老一輩基本上就是無條件溺愛,現在獨生子女居多,一味的溺愛對孩子後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在來說回劇中,預告片裡我們看到海清又找了房似錦或買或租房子,丈夫還表示不理解,其實海清不過是想和公婆分開住,這樣孩子可以在自己良好的正確的教育下成長。

預告片裡,在和丈夫爭吵那場戲,戳中了多少女性朋友的心。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丈夫強調對家庭付出了多少,對她那麼好,連一句謝謝都沒有說過,說實話,這種只站在自己立場的無能咆哮,只能讓自己的老婆心涼。

在沒有房子蝸居在那個彈丸之地的時候,你有給自己包容的妻子說過謝謝嗎?

在忍受著十級痛苦為你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你有給自己妻子說過謝謝嗎?

在你不管家庭內務,妻子不僅還要上班,還要操持家裡老少家務的時候,你有給自己妻子說過謝謝嗎?

一味地去抱怨,只能讓自己的結髮妻子越來越失望。在看到海清說“老大都長這麼大,一塊尿布都沒換過”。其實海清飾演的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這段表演真的是教科書級別的呈現。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安家》有感,喪偶式育兒,一場中國大多數女性的悲哀


雖然電視劇為了戲劇衝突會誇大矛盾,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古往今來,根深蒂固的理念和思想,女性也有獨立享受生活的權利,而不是在結婚後就淪為一個家庭的保姆傭人。

我是一個男生,未婚,我也不是女權,但是我深知我的母親為我的家庭付出了多少,辛苦了多少,我父親對我的管教和教育是極少的,所以我也生活在一個典型的喪偶式教育下,在這裡呼籲廣大男同胞可以更多的時間去把目光放在自己曾經承諾要相愛廝守一輩子的另一半身上多一些。

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溫柔,多一些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