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 餘生也晚,基本上是隨著改革開放長起來的。即便如此,我還是能深切地感受到這件事情給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英語熱開始席捲中國,我也成了被席捲者。那時,英語學習的動因還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而現在,我的孩子長到跟我當時差不多的年紀,對她來說,英語已

#改革開放40週年# 餘生也晚,基本上是隨著改革開放長起來的。即便如此,我還是能深切地感受到這件事情給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英語熱開始席捲中國,我也成了被席捲者。那時,英語學習的動因還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而現在,我的孩子長到跟我當時差不多的年紀,對她來說,英語已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成為世界公民的一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也親眼見證了一個市場化的中國是如何一步步展示出它對科學技術的渴求的:最初是自上而下地強調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然後是通過市場把科學技術的價值釋放出來,再然後是教育和研究資源的下沉,這一系列變化在21世紀初喚起了涵蓋全民的提升科學認知水平的渴求,科學傳播的崛起由此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